高校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1-08-15王雪婷
王雪婷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093)
高校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雪婷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200093)
微博,作为时下最为火热的网络新媒体,具备门槛低、易互动、及时、真实等优点。目前不少国内高校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因此,高校须对微博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利用其培养并管理“学生粉丝”、积极与学生互动、组织话题讨论和各种创意活动,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现状;利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达1.95亿,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年轻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亦成为了微博的重要用户群,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充分认识微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发挥其优势,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微博及其特性
“微博,就是每次发布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与人交流最快的网络传播平台。”[1](P1)自微博诞生以来,全球的微博用户数量每天都在爆炸式地增长,它引爆的“微革命”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过微博,其中45.3%的人“经常上”。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2]微博之所以如此风靡,究其原因在于与以往的传媒相比,它具备了许多新特性。
第一,门槛低。传统的媒体,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还是电视,人们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源、渠道以及一定的资金才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就是后来兴起的网络博客,也需要博主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时间精力。而发布微博只需要短短的几句话,140个字,也许只需要1分钟。这样一来,任何一个平民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除此之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身边各种各样的媒体工具来发布微博。
第二,互动性强。大众在以往的媒体面前往往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每天被动地阅读或者收看媒体发布的信息。而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使得大众能便捷地分享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人交流,从而实现互动。并且这一切都是在网民围观的状态下进行,这使得信息传播和评论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网民之间的沟通对话也就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半径也因此急速扩大。
第三,及时性。一般来说,微博用户都在自己的手机中安装了微博客户端,这令他们能随时随地发布微博。很多人通过微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第一时间分享给他人,从而实现了“现场直播”。自微博流行以来,许多热门突发事件的第一报道者都并非专业记者,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微博用户。他们图文并茂的现场直播常常迅速引来大量网民围观热议,而后续的更新更使事件的传播速度加快,并扩大事件的影响范围。
第四,真实性。一是很多微博用户都使用自己的实名或者接近实名的昵称。因为要有效使用微博,需要你身边的朋友迅速找到你、关注你。昵称与实名越为接近,你就越容易被找到。而且各微博平台也都推出了实名认证服务,这无疑增加了微博的真实性。二是各个微博平台都规定用户每条微博字数必须在140个字以内,这样短小的篇幅,再加上人们一般每天要发好几条微博,许多人就不会对每条微博都字斟句酌。这样,微博的内容就更贴近博主的真情实感。而传统媒体的信息往往都是长篇大论,且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与修改,其内容多多少少都含有加工与修饰的成分,难免会掩盖作者真实的想法与情绪。
二、国内高校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许多高校正是看好微博的上述优点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截至2011年10月15日23时04分,已经开通新浪官方微博的中国内地高校共220所,粉丝数目最多的是复旦大学,粉丝数达171318人。这其中也有高校的微博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从现状看,还存在较多不足。
(一)高校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突出,重视程度还不够
目前,在新浪高校官方微博中,博文内容绝大部分都是高校的新闻和通知,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谓凤毛麟角。以新浪高校微博中粉丝数量第一的复旦大学微博为例,截至2011年10月15日23时05分,共发布微博1873篇,其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共计134篇,仅占其总微博数的7.15%。很多高校目前对其微博的定位主要还是学校的信息发布,并未有效地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根据缔元信(万瑞数据)统计分析,微博主要用户群中,63%以上的用户具有本科学历,用户以18~30岁年轻用户为主,其中,18~25岁(符合大学适龄阶段)的微博用户达36.4%。[3]由此看来,微博已经渗入大学生们的生活,而每一个微博事件也都可能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其教育工具也应该与时俱进。高校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与管理,发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微博,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然后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互动,在交流中得到反馈,从而调整教育计划,在下一次发布微博以及互动时则更有针对性,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微博的及时性与真实性还能使高校通过分析学生们的转发和评论内容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比如对热门事件的看法等,而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博文的发布与管理缺乏合理规划
现有高校微博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不仅数量比较少,而且在仅有的那些微博中,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为例,其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大部分都是复旦榜样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介绍。显然,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一种形式内,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无法被充分利用。
事实上,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上网喜好,如果不“投其所好”,不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则很难达到。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未来的教育活动及资源的利用合理统筹,从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循序渐进地实现教育目的。而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在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与理念。因而高校应该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吸引大学生关注高校微博,发布他们感兴趣的微博并与其互动,从而对大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目前的高校微博,绝大部分的微博内容还仅仅限于学校的新闻与通知,有的高校微博甚至成为了其“网招办”。博主与粉丝的交流也仅仅限于一些学校政策、新闻、活动的咨询问答,思想交流少之又少。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都需要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内化,才能真正地起作用。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认识和确认基础上的实践活动”[4](P288)。微博作为一个网络新媒体,其显著特征就是互动性强。如果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无法充分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利用高校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建议
面对微博掀起的“微革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紧切时代脉搏,利用微博这个新阵地,创造出更多吸引大学生的工作方法,对其潜移默化地施加教育影响。
第一,培养并管理学生粉丝。任何一个微博要提升影响力,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高校微博应争取广大学生粉丝,吸引其互相关注。如果学生觉得你的微博有趣,则可能会转发或者评论,这样,参与互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随着信息的传播半径不断扩大,高校微博的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高校微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吸引培养学生粉丝。
一是主动搜索并关注学生。现在,高校微博主要还是等待学生去关注自己,很少有高校微博主动关注学生。显然,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并不利于高校与学生在微博上平等交流,容易与学生拉开距离。而如果高校主动搜索并关注该校的大学生不仅会令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通过一个学生找到其他的学生,挖掘潜在的粉丝。
二是发动学生使用微博并互相关注。高校应发动学生使用微博,推荐高校微博,吸引学生并互相关注。在高校的网站、博客中提供高校微博的链接,加大高校微博的宣传,提高高校微博的知名度。
三是管理大学生粉丝。对于已有的大学生粉丝,高校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适当的分类管理,比如按照年级进行分类,并把发表过激烈言论的学生加以特别备注,方便日后开展工作。
第二,积极与学生互动。在与学生实现“互粉”以后,还要积极主动关注学生的“转发”内容,利用“评论”与“私信”功能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跟进学生转发的内容,可以了解其感兴趣的话题,不仅有助于掌握学生的情况,还能在获取学生的喜好之后,有针对性地发布学生喜欢的微博,从而吸引他们。而“评论”功能不仅可以在高校微博自己的页面上使用,也可以在学生的微博中就学生发布的微博进行讨论交流,在互动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于一些涉及隐私的话题,或者需要重点交流的学生,则可以使用“私信”功能,开展一对一的对话。
第三,组织话题讨论。如果只是讨论别人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会比较被动,很多信息都掌握不了。所以,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会影响到学生成长的热点问题。高校应在其微博上主动发起话题讨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做话题讨论的组织者,也要成为参与者,亲身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学生在微博中交流。这样有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能在第一时间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组织各种创意活动。就像出售商品需要做营销活动一样,运行一个微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粉丝。高校也应在微博上开展一些学生们乐于参加的创意活动,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手段,从而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2011年6月13日下午,新浪微博发起名为“献血倡议——当代雷锋郭明义带着大家去献血”的活动,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就有近六万微博用户关注该活动,并把其迅速推上当日热门话题榜。无论这些关注的用户最后到底是否献血,他们的转发和评论都增加了活动的热度,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且愿意参加献血这种公益活动。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往往比简单灌输来的明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所以,高校完全可以模仿新浪,在自己的微博上推出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枯燥的说教化为生动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高校可以在一些特别的节日(比如学雷锋日、世界献血日等)设计一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博活动,在学生参与的同时,适时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总之,利用高校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系统地规划与管理,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微博作为一个年轻的媒体,还有很多潜能尚待开发,在未来,一定有更多的新功能可以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二者的契合点,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1]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中青在线.94.3%青年表示微博已改变自己的生活[EB/OL].http://article.cyol.com/edu/content/2010-08/24/content_3388700.htm,2010-08-24.
[3]缔元信.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59dc428915f804d2b16c165.htm12010-09-06.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G641
A
1673-1395(2011)11-0130-03
2011 -09 -28
王雪婷(1988-),女,江苏江阴人,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