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会计与金融:协作共进
2011-08-15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徐思远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徐思远
一、G20与FSB的努力
其一,国际趋同。“制定全球会计准则的根本动因,当然在于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融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则赋予制定全球会计准则更多更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无疑是向全球会计准则的大步迈进。金融危机之初,为及时有效遏制金融市场动荡,七国集团(G7)要求金融稳定论坛(后改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采取措施。而估值问题和会计准则问题成为了论坛的重要议题。随后,为使全球能够互相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与FSB对此次金融危机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筹划相应的对策,倡导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鼓励世界各国,特别是G20成员国能够加紧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早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建立全球会计准则就有很高的呼声。因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顺应国际环境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在一个迫切需要国际资本的开放金融市场中,良好的会计准则和披露规则能够消减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成本差,这无疑对外部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外部融资和经济增长。而且,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迎合了资本市场国际化这一大趋势。可以提高各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减少国际投资者的分析成本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并使国际融资者免于编制多套财务报表,从而降低融资成本。面对国际资金的涌入,融资企业需要有一个更为透明、充分的会计披露制度以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从而增强其对资本的吸引力,达到双赢。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同国家间企业的并购重组业务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并购重组频频发生。这一现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反之,会计准则趋同也将促进全球并购交易的发生。因此,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迫切需要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从根本上说,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协调问题,更是一个各方政治、经济利益均衡的产物,各个利益集团围绕着国际会计准则将展开较量,会计准则的协调、趋同是各方之间的利益协调。围绕着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各强势集团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使“趋同”的准则尽可能多顾及自己一方的利益。与G7相比,G20包含了中国、阿根廷、巴西、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使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时更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G20应吸纳更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的成员,使国际会计准则的收益面能够大幅扩张。而G20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国也要牢牢把握住机遇,既要提高本国的会计准则质量,加快国际趋同,也要利用好G20这一平台,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这一过程中更多地有自己的声音。
其二,敦促准则制定机构完善会计准则。2009年4月的伦敦峰会结束以后,G20发表了联合声明,并完成了一系列报告以作为联合声明的附录。其中一些报告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革新有着极大的影响。围绕顺周期性问题和加强监管机构在对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的主题,其要点主要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公允价值计量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管制。G20在增强金融体系宣言中,肯定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框架,但也指出其存在有待改进之处,特别是在对基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对金融工具的估值上。基于此,提出了以下目标:降低金融工具准则的复杂性;通过结合广泛的信用信息,加强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确认;改善表外计提,准备风险敞口及计量不确定性的相关会计准则:估值准则的应用在国际层面上达到明确和一致性;在形成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中取得重大进展;在会计准则的独立制定过程中提高审慎监管机构和新兴市场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此外,FSB在4月2日发布了三份报告,内容包括危机管理的跨境合作、薪酬实务,以及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问题,其关于顺周期性问题所提的建议得到了G20的肯定。G20与FSB在金融危机后非常重视会计准则特别是金融工具准则的改良与革新。G20国家领导人倡导“会计标准制定者尽快与监督者和管理者合作改善估值和拨备的标准,来完成高质量全球会计标准”。此次革新是制定一项新国际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以取代现行第39号准则(IAS39),共有三项内容:分类和计量、减值方法、套期会计。在二十国集团(G20)3次峰会(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反复呼吁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修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作为首要任务。为响应G20与FSB的号召,200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IASB)发布了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ED/2009/7)。在对于报告主体自身信用风险变动所引起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处理上,仍旧存有很大的争议。所以,IASB决定在此第一阶段的工作中暂时不考虑金融负债。在2009年11月,IFRS9发布,其中规范了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计划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在2009年6月,IASB对自身信用风险问题发布了工作人员讨论文件,此基础上征求意见稿《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权》(ED/2010/4)于2010年5月发布。其中建议,在将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中,其由自身信用风险变动所引发的部分,从利润(P/L)中移出,并在其他综合收益(OCI)中列报。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利益集团的普遍支持。2010年10月,IASB将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增补入IFRS9,最终完成了公允价值分类计量的工作。同时增补的内容还包括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规定,到此,可以说IFRS9基本继承了现行IAS39中关于终止确认的主要内容。
二、巴塞尔委员会的工作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是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10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的,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以各国中央银行官员和银行监理当局为代表,总部在瑞士的巴塞尔。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在稳定经济运行,规范金融秩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同会计的协作中,巴塞尔委员会也加强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交流。并成立了相应工作组(HLWG)专门负责处理针对更新替代IAS39的各项征求意见稿。为了应对G20国家领导人在2009年4月峰会上发表的增强财务监督和调节的评论。2009年8月27日,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一份高级指导原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主席兼荷兰银行行长威灵克表示,在开发高级指导原则的时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仔细检查了从金融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其中一个教训是任何新会计规则必须与风险管理正确的实行一致,并且增强透明度来帮助监督者、银行、投资者和其他股东取得各自的目标。
该指导原则主要用来帮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来解决拨备、公允价值衡量和信息披露相关的事项。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发新财务工具会计标准,该指导原则将帮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作出能改善决定有效性和主要股东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包括审慎监管。另外,该指导原则将保证会计改革解决对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更广泛的担忧。该指导原则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涵盖了准则制定者、监管者、管理者。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这项指导原则能够方便上述三者通力合作,以更好地贯彻G20的建议。该指导原则主要是从会计角度反思本次金融危机,并得出了相应的经验。在金融监管上,该指导原则指出了新标准应反映需要尽早确认贷款损失来保证充足拨备;应确认当市场混乱或无流动资金的时候公允价值则无效;应允许从公允价值到已偿还成本类别之间的重新分类,随着清楚导致的商业模式改变的事件已经发生,这应该被允许属于罕见的特殊情况;应提高司法权作用范围。该指导原则还将保证会计改革解决对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更广泛的担忧,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法的顺周期性是焦点。为了解决对于顺周期性的特别担忧,新标准将提供价值调整来避免当估值显著不确定的时候初次和之后的利润亏损确认出现虚假陈述。另外贷款亏损拨备应充足并且以正确的方法论为基础,这反映银行现有贷款资产组合在有效期内的预期信贷亏损。目前,“对拨备的规则还未正式出台,但围绕动态拨备、前瞻性拨备开展了大量的国际经验交流,并明确了原则上应采取‘向前看’的预期损失型拨备制度”。
三、第十八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内容及成果
其一,大会召开的背景。“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应对,连续出台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措施,并通过G20机制等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出复苏态势。在此过程中,全球会计同行团结一致,迅速行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成为了稳定市场信心,化解金融危机的一支重要力量,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专业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十八届世界会计师大会2010年11月8日至1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其二,大会的内容及贡献。本届大会以“会计师:持续价值创造”为主题,4次全体会议的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倡导会计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创造价值;推广综合报告框架;介绍伊斯兰金融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贡献;探讨未来10年会计师的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褪去之时,这次大会显然具有特别的意义。毋庸置疑,在现今,全球已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环境、社会的剧变将不断影响着企业、机构的日常活动。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会计师们就必须行动起来,参与到所在企业、机构的战略制定和调整中去,将经营活动的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会计师们应当尽快完成职能转变,领衔战略团队,主导价值创造和资产保值,成为组织治理当中的重要力量,并且为监管者和社会提供按照最高水平准则运作的商业活动的鉴证服务。其中,针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大会特别提议借鉴伊斯兰金融制度和体系。伊斯兰金融是由伊斯兰教法道德体系加以界定的,基于道德公平与风险分担的原则而存在的一种金融活动。近年来伊斯兰金融发展迅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年均增长率已达到15%,危机爆发后又从经济衰退中率先强劲反弹,在全球金融体系普遍存在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伊斯兰金融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率,并显示出充满活力的发展势头,世界瞩目。本次大会重点讨论了伊斯兰金融的两大特点:无利息和不投机。“无利息是指伊斯兰银行不做带利息的业务,只运用法律策略重组有利息的债务,以租金或标高价格的形式收取利息,这样银行只需承担操作风险,不承担项目失败、亏损的风险。不投机是指伊斯兰金融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绝对禁止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排斥投机、注重风险防范、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是伊斯兰金融安度危机的主要原因。”从中,不难找到伊斯兰金融对于世界金融走出危机阴影的借鉴意义,那就是不急功近利,注重实业。因此能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并迅速恢复元气。作为世界金融而言,当然不可能照搬伊斯兰金融的经验,譬如在绝对禁止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上。但是,可以合理地借鉴,如更加严格规范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等,因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很大一个诱因便是金融资产的过度创新。所以,本次大会所讨论的伊斯兰金融体系,对于未来世界金融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也为世界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回顾本次金融危机,金融工具的过度创新,增大了资产的泡沫风险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宽松的银行监管体系对此应该负主要责任。如果不能有效抑制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趋势,那么金融危机的再次席卷全球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本次全球会计师大会所提及的伊斯兰金融体系对于改善这一现状无疑有着许多帮助。这次的全球会计师大会是在金融危机刚过不久的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也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表明了全球会计师立足于本职工作,积极应对全球金融的变化,为世界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肖伟:《对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两点思考》,《金融会计》2010年第10期。
[2]司振强:《后危机时代银行监管与会计准则协调研究》,《会计研究》2010年第6期。
[3]汪祥耀:《全球会计准则:离我们还有多远》,《会计研究》2001年第3期。
[4]《IASB与FASB〈关于承诺会计准则趋同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进展报告〉综述》,《中国会计报》2010年8月2日。
[5]李雁争:《欧盟认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上海证券报》2008年11月20日。
[6]王军:《助力经济复苏,持续创造价值——在第十八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的演讲》,《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第1期。
[7]王凯:《第十八届世界会计师大会:持续价值创造》,《中国会计报》201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