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与李清照之比较
2011-08-15包晓华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 古通辽 028000)
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与李清照之比较
包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 古通辽 028000)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二人虽生活于不同时代,但却有相似之处:出身官宦人家,自幼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理想生活。二者的不同之处为那逊兰保作品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李清照的作品则较多表达了悲愤和愁绪。
那逊兰保;李清照;女性;比较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生于草原,后来因某种机缘来到内地,写出的作品仍然保留浓郁的蒙古族民族特色。她的诗歌率性自然、感情充沛、富有锐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清代李慈铭评价她为“蕙性夙成,苕华绝出”[1]72。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自幼文采出众,通晓琴棋书画。她的诗词、散文和词学理论皆独树一帜、卓尔不凡。清代沈谦有这样的赞语:“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2]综观二者及其作品不难发现,她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却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有人把那逊兰保和李清照相比较,称其为蒙古族的“易安居士”。
一
那逊兰保(1801—1873),字莲友,蒙古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人,出生于蒙古草原,后随父入京。她“十二能诗,十五通五经”[1]73,著有《芸香馆遗诗》,时人称之为“喀尔喀部女使”。那逊兰保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和她自幼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那逊兰保的外祖母英太夫人精通诗文,才华出众,著有《绿芸轩诗钞》。自那逊兰保幼年起,英太夫人就承担起了那逊兰保的启蒙教育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私塾老师归真道人,她是清代名儒陈延芳先生之女,家学渊源,博学多才,著有《冰雪堂诗稿》。这位老师对那逊兰保的影响极深,她曾赋诗称赞其师:“我师聪明由夙慧,髫龄解字传三岁”“冰雪名篇人比杰,归真取字意殊超”(题《冰雪堂诗稿》)。那逊兰保生长在这样一个书香浓郁的环境中,自幼便对古典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博览群书,掌握了古典诗词的精髓要义,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1155)也同样生长在一个文学气氛浓郁的家庭里,父亲李格非擅长古文,“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李格非传》),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也擅长吟诗作赋。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了李清照出色的文学和品格修养。她自幼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加之聪颖好学,幼年即通文墨,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由此可见,那逊兰保和李清照皆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师出名门,家学渊源,加之聪慧颖悟、兰心蕙质,这为她们后期文学成就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那逊兰保和李清照生活于不同的时代,但二者都经历了国势孱弱,民族危亡的时刻,这使她们的创作在闺阁生活的优柔缱绻之外,又增添了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那逊兰保生活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夷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动荡不安的时代唤起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对其创作思想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我兄承使命,将归昼锦堂。乃作异域视,举家心彷徨。我独有一言,临行奉离觞。天子守四夷,原为捍要荒。近闻颜柔懦,醇俗醨其常。所愧非男儿,归愿无有偿。冀兄加振厉,旧业须重光。勿为儿女泣,相对徒悲伤……该诗歌作于民族危亡之际,诗人豪情满怀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激励兄长出使边塞为国“捍要荒”。“冀兄加振厉,旧业须重光。勿为儿女泣,相对徒悲伤”,在“举家心彷徨”的时候,诗人大义凛然,慷慨陈词,鼓励兄长不要顾及儿女情长,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应勇赴国难,为国效力。虽为一柔弱女子,但其“宁为百夫长”的豪情壮志和爱国热忱的确令人钦佩。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那逊兰保的丈夫随咸丰逃至避暑山庄承德,为此那逊兰保写下《庚申冬寄外》,其中“烽烟三辅近,风雪一袭寒”反映了帝国主义践踏国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亲裁三百字,替竹报平安”既是对丈夫平安归来的祝福,也是对皇帝归来,山河宁定的企盼。这首诗将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但由于作者身处官宦人家,且家中未有重大变故,所以巨大的社会变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她的生活,因此这类诗歌数量较少,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依然清晰可见。
李清照生活在动荡飘摇的两宋之间,前期生活富足美满,虽有丈夫出外为官的孤独寂寞,但词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局促于江南半壁江山,苟延残喘。形势的遽变导致民族矛盾日益加剧,面对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的惨烈现实和王室被掳的耻辱,李清照悲愤交加,遂写下《夏日绝句》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四句,句句掷地有声,何等的刚烈、悲愤。诗中热情歌颂了宁死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渴望英雄出现拯救山河,把内心深处对宋王朝统治者懦弱无能的愤怒充分表达了出来。除此之外,在李清照的词里有很多忧国忧时之作。如“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流露出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恨;《渔家傲》借梦境反映自己忧患余生中报国无门的感叹;《永遇乐·落日熔金》在故国情思之中,寄予身世飘零的感慨。这些词情调凄凉,深沉哀婉,反映了李清照的拳拳赤子之心。
那逊兰保和李清照虽为女性,但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同时代的很多男性也难以比肩。自幼接受的开明教育,饱读诗书后的渊博学识及特殊时代的人生经历,使她们变得与众不同:才华出众,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性格坚毅,而这也正是二者忧国忧民思想的来源。
三
中国的封建社会黑暗而漫长,在“男尊女卑”的性别不平等秩序下,中国女性长期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封建社会衡量女性的一个标准。《女论语·立身章》中对女性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定“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立身端正,方可为人”。在种种封建伦理道德的压迫下,女性已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权力。进而女性也渐渐将束缚其思想灵魂的伦理视为天理,甚至主动宣扬封建礼教。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里,那逊兰保和李清照却用她们的实际行动痛斥了封建礼教,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那逊兰保出身于蒙古贵族,自幼养尊处优,生活富足,受中国传统礼教影响较少,因此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她在《题冰雪堂诗稿》中写道:“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反映了诗人对推崇女性无才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愤恨,豪情满怀地唱出了“从古诗人属女子”的赞歌,可谓气度非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那逊兰保在她的诗中,主张男女平等,谋求女性解放,痛恨束缚妇女自由的封建礼教。她在《小诗四首》中写道:“一家风雅忆闺中,鲍妹梁妻才调同。惆怅芳园联咏地,伤心依旧夕阳红。”又写道:“偏将薄命付伊人,坐使红颜速衰老。天长地久恨迢迢,大节松筠特地昭。”(《题冰雪堂诗稿》)这些作品清楚地表明了诗人的思想认识:在“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妇女被长期囚居在闺阁之内,纵有旷世奇才也会被淹没其间。“夫为妻纲”,夫唱妇随,只有“天长地久恨迢迢”“伤心依旧夕阳红”。那逊兰保已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反抗封建礼教,才能实现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理想。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相对开明的书香门第,父亲是苏轼的得意门生,自然会受到其豪放自然、追求真性情的影响。李清照在这样一个自由空气相对浓郁的家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与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格格不入。在她的诗词当中有大量追求自由、歌颂爱情的作品,表现了她强烈的叛逆精神。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语言朴实无华,并无过多雕饰,但却把周围环境、人物情态以及整个画面都描写得朴实自然生动,活泼洒脱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全篇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热情。表达了自己对闺阁生活的厌倦和对广阔社会天地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而《渔家傲》中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句,表现了作者不安于社会给妇女安排的囚徒般的生活和命运,渴望冲破牢笼,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从这首词也可以看出词人追求更高远人生的理想的境界。该词被黄蓼圆评为“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黄氏《蓼圆词评》)。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佳话千古流传,而李清照对爱情的描写亦大胆、真挚,以至于被封建卫道士们评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由此可见词人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叛力度。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表现了少女极力想摆脱封建道统的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剪梅》下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词没有闺阁女性的压抑和束缚,直抒胸臆,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黑暗的封建社会拥有如此的气魄和胆量,实属难能可贵。
四
那逊兰保和李清照所处时代相距700年,而且分属于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此二者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那逊兰保是生于草原的蒙古族人,自幼接受的家庭教育、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使得她的创作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瀛俊二兄奉使库伦故吾家也送行之日率成此诗》:“四岁来京师,卅载辞故乡。故乡何所在?塞北云茫茫。成吉有遗谱,库伦余故疆。弯弧十万众,天骄自古强。夕宿便毡幕,朝餐甘湩浆。幸逢大一统,中外无边防……”,读罢这首诗,雄壮豪迈之气扑面而来。诗人的故乡蒙古草原被侵略者践踏,诗人义愤填膺,呼唤成吉思汗一样的英雄出现振兴国家和民族。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民族英雄的赞美,对边疆安定的殷切期盼。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未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能够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其次,比较李清照和那逊兰保的人生经历会发现,二者人生前期的生活状态较为相似,进入人生后期,李清照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国破、家亡、夫丧,可谓“凄凄惨惨戚戚”,而那逊兰保虽然经历了外夷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但其生活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李清照的词较之增添了许多悲愤和愁绪。《声声慢》是李清照忆恋亡夫的生死恋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的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情调低沉,笼罩着一种沉重凄切悲哀的氛围。《永遇乐》(下阕):“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种由时代和个人命运引起的性格变化,使她后期所创作的词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辛酸悲凉、愁苦和凄怨。往日曾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那种活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如梦令》)那种逸兴消失了,留下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的愁绪。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真可谓“怎一个愁字了得”。而那逊兰保并没有经历李清照这种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她的作品中没有李清照那么多的悲愤和愁绪,而是多了一分安适和淡定。
综上所述,那逊兰保和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女性,她们深居闺阁,才华横溢;她们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她们的作品自然清丽,朴实无华、思想深邃、感情真切,反映了两位女性作家出色的文学和品格修养。但由于二者自有其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那逊兰保的民族气质和李清照的离愁别绪又使她们具有各自的风采神韵。那逊兰保虽然没有像李清照那样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千古绝唱”,但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以她的才华和远见卓识,丰富了中国清代诗歌创作,为蒙汉文学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孙玉溱,白代晓.那逊兰保诗集三种[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2]褚斌杰,孙崇恩,荣宪兵.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4:69.
(责任编辑 王莉)
A Comparison Between Mongolian Poetess Nasonlanbo and Li Qingzhao
BAO Xiao-hua
(School of Mongolian Studi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Inner Mongolia,028043,China)
Nasonlanbo was a very famous poetess in the history of Mongolian literature in Qing dynasty.Li Qingzhao was a remarkable poetess living in Song dynasty.Though living in different eras,they had much in common.Both of them were born in a family of public officials.Both were well-educated.Some of their poems also expressed strong feeling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people.They bravely rebelled against the feudal ethics and patriarch morals,pursuing their dream life.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the works of Nasonlanbo are featured with ethnic minorities while Li’s expresses more indignation and melancholy.
Nasonlanbo;Li Qingzhao;female;comparison
I2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9-315X(2011)02-0110-03
2010-11-09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MDX2007003)。
包晓华(1970-),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