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及对策

2011-09-22刘小兵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增长率劳动力弹性

刘小兵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及对策

刘小兵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年来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经济结构失衡是就业效应不足的重要诱因。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业效应不足既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大量的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促进就业增长。

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并没有出现奥肯定律效应,近年来伴随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历史回顾

1、中国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特点

(1)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联性呈现阶段性变动。1990年以前,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强,基本保持高经济增长水平伴随较高的就业增长率;1990~1992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联性开始变弱。在此期间经济增长率虽然大幅上升,但并没有带来就业增长率的上升,就业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反应不敏感;1993~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率从13.5%下降到7.8%,但同期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大;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明显不足。中国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8%上升到2007年的11.4%,而就业增长率在2001年达到1.3%的水平后持续下降,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快速增长,就业增长率反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就业增长率已下降到0.77%,高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有效的就业增加。

(2)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与就业增长率呈反向变动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福州、上海、沈阳、西安和武汉等城市的失业率进行跟踪调查,得出2002年的真实失业率为14%,胡鞍钢通过计算认为中国的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12%之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6%的警戒水平。因此,从登记失业率来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有效降低登记失业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小。

2.中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过程

对就业弹性的计算有点弹性和区间弹性两种方法,本文运用点弹性方法,求出历年的就业弹性。

图1 中国1980~2010年就业弹性变化情况

从图1就业弹性的变动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就业弹性呈现以下特征:(1)就业弹性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从1979~1990年中国平均就业弹性为0.33,接近奥肯定律计算的水平,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明显。(2)1990~2002年就业弹性总体下降明显,先是经历1991~1995年的快速下降,就业弹性由0.226下降到不足0. 1;1996~2001年有所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3)2002年后就业弹性呈直线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118下降到2010年的0.068。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近几年持续下降,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

二、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效应不足的原因

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与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呈正相关,“奥肯定律”认为,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中国国内生产毛额一直呈较高的增长势头。与此相应的是,就业人口不断攀升。随着经济增量的不断放大,国民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似乎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增长速度与劳动力就业率呈正相关的假设。但是,应该注意到,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虽然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个数量的增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失业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同时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就业率并没有同步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近几年表现得特别突出,影响就业弹性下降的因素有很多。

1.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消耗高、成本高,忽视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建立在新的技术水平和更高效率的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这种增长的主要特征在于生产要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而非投入要素数量的增加。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说明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就业总量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给劳动力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排挤,使劳动力就业数量相对减少。

中国早就确立了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力提升产业技术层次的战略,目前正在走一条资本和技术越来越密集而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的工业化道路,从而呈现出社会资本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的两难状况。2008年以后,央行曾经连续八次降息,这使得中国的利率水平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利率的降低大大地促进了企业更多地使用资本投入来取代劳动力投入,尤其是那些受到政府扶持、能够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的企业,就有着更加强烈的用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愿望。

2.经济结构不合理

(1)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较大差异是影响中国就业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从 1978年的 12.2%增加到 2004年的30.6%。然而,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总量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渐下降,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二者的产值比重相差16个百分点,2004年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个百分点。这不仅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而且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此外还有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这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新兴服务行业不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仍以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从事金融、审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的人员只占第三产业从业总人数的1.67%,而北欧一些发达国家从事社区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2)企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相对较少。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相对于大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分析,在中国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大型企业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则为12万元,而小型企业只需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事实上,中国中小企业为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根据中国的经济数据分析,即使个体工商户达到中小规模企业总数的10%,2004年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也仅为3.1个,与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40~50个企业的水平相比,差距在15倍左右。

3.社会保障政策的缺位

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表现为明显的缺位。一是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起到保护弱势群体和贫困阶层的作用。现在的状况是有工作的人、工资水平比较高的人、经济条件好的人所得到的社会保障比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工资水平很低的人、经济条件差的人要好。二是覆盖面太小。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机制是面向城镇居民的,农村居民基本没有什么保障可言,如果只强调国家的财力有限,就可以忽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实在难以讲得通。三是社会保障的力度不够,难以充分保障贫困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在一个基本还依靠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的家庭中,他对子女的数量追求,恐怕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是解决农村人口生育问题前根本途径。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人口问题弄不好就要反弹。

4.城市化与乡镇企业问题

城市化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它是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的支撑点,因而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大支持。必须充分认识到一点,中国搞的城市化,其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建设一大批经济发达的小城市,而是为了通过资本与人口的集中与集聚,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实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本身对经济的增长是呈正相关的。

5.中小企业问题

长期以来政府发展战略中,中小企业没有地位,恰恰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中小企业发展是一个制度问题,市场经济转轨能不能到位,要看中小企业发展得好不好。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大型跨国公司的同时,常常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了总劳力的3/4左右。英国占65% ,德国占71% ,美国占78% ,日本占8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连中小企业都培育不好,那就很难培育出大的跨国公司。由于这涉及一个政府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即使政府可能会大声疾呼,但骨子里仍在迷信只有大企业、只有国有企业才能救中国:即使在政策上做出一点微观的调整,但在关键政策(如金融政策)上仍存在歧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现象。

6.中国就业效应不足的政府行为分析

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不利于就业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首选目标是GDP,这就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而不兼顾就业的短期行为。特别是很多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对当地就业的影响,当就业压力控制在一定幅度时,政府会不由自主地忽视就业政策的改进或再就业工程的投人,而热衷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因为就业的改进对政府考核的影响并不会太大,且在就业领域的投入往往对GDP的拉动效应不强。因此,在许多地区经济虽然增长了,但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三、提升中国就业效应的路径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就业应是中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中国宏观管理的首选目标,实施优先的发展战略。针对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长期就业效应低下的国情必须实施这一战略。

1.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在规范化程度、社会组织程度和规模容量上都低于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必须在以下方面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1)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和保护就业过程中弱势群体的权益。(2)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削弱行业差距和部分行业的就业限制。建议通过政策逐步放宽某些垄断行业的进入门槛,一方面,可以促进和繁荣中国的私营经济,提升就业弹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有利于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绩效。(3)提升政府劳动就业中的就业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发布机制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等。

2.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具体措施有:(1)简化创业程序,降低门槛,减少资金限制等。中国目前企业注册、审批程序繁琐且要求比较严格,在某些行业应放宽办企业的条件,为创业者提供便利。(2)逐步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及某些行业壁垒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3)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信贷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

3.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1)逐步实现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一方面在目前的就业高峰期,为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扩大就业的制度。(2)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第一,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优先政策目标。在经济衰退期,由于失业问题严重,要以扩大就业为政府优先政策目标;在经济繁荣期,虽不以扩大就业为优先政策目标,但也应兼顾扩大就业目标,紧缩政策的力度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第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组合。增长方式不同对扩大就业的作用也不相同,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增加直接就业作用明显,但潜力有限,对短期增加就业有利。集约型增长方式对增加直接就业短期作用不明显,但对增加关联部门就业的作用潜力很大,有利于长期增加就业岗位。

4.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1)第一产业要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向种植业的深度发展,增加就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整治国土建设,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2)发展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第三产业新的就业增长点。主要办法是:把企业所办的社会服务业通过有偿转让移入企业所在社区;把城镇街道的组织职能由行政管理逐步转到社区服务上来,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社区服务业投资。(3)利用劳动力剩余较多、成本较低的优势加强大型基础工程建设。

5.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保持地区经济结构平衡发展

今后中国失业问题的主要释放区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此,国家要在投资、政策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快该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其就业吸纳能力。

6.调整政府的就业扶持结构

在企业规模上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因为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多。在扶持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上,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各单位已经人满为患,不可能再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而应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在地区结构上要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扶持,以减少对城镇就业的压力。在失业人员方面加大对下岗职工及就业弱势群体的扶持等,对他们的扶持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和制定优惠、宽松的吸纳就业政策等。

[1]连玉明.中国数字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冯政.中国就业形势和积极的就业政策[EB/OL].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4-08-17.

[3]李庆,郭姝姝.大学生就业研究与我国人才市场建设[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56 -61.

[4]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经,2005(7):33-36.

[5]李文花.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J].东疆学刊,2005(1):29-34.

[6]胡鞍钢.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J].人口研究,2004(2):18 -22.

[7]蔡肪.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4(9):45-48.

[8]林善炜,周松峰.环境友好型产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129.

[9]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147.

(责任编辑 董邦国)

The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of Flexibility Coefficient between Employment Grow th and Economic Grow th in China

LIU Xiao-b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sha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04,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economy has maintained a high growth rate.However,employment flexibility drops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y growth and employment rate become more evident,which may result from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For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insufficiency in employment effect is not only a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but also can contribute to employment and have an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It is proposed that economic structure be adjusted,employment rate be increased and employment growth be promoted.

employment growth;flexibility coefficient;economy growth

F241.4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9-315X(2011)02-0163-05

2010-10-28

刘小兵(1961-),男,苗族,湖南邵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量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增长率劳动力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