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构建的困难及对策

2011-08-15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关键词:困难问题对策

石 瑛(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构建的困难及对策

石 瑛(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实验室文化是一个实验室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积极健康的实验室文化对推动高校实验室发展、提升高校办学层次、建设研究型大学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高校现代化反差较大。在此对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实验室文化;困难;问题;对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建立了人文社科专业实验室,各院校在人文社科专业实验室设备上的投入逐年增加,在引进人才方面的力度也逐年加大,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虽然这些举措对于高校实验室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忽略了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在此结合广东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分析影响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功能有效发挥的问题所在,提出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构建的实现手段与路径选择。

一、实验室文化构建的意义

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文化塑造和孕育的产物,又影响和推进了高校文化建设[1]。

对内,积极健康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坚毅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科研协作精神。同时,积极健康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接受实验室的价值观,自愿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实验室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化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消除实验室“内耗”,把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增强实验室的发展空间。

对外,积极健康的实验室文化是一种形象,反映出来的是实验室的精神面貌、实验室环境、管理水平、学术氛围等,它如同一面镜子,向社会展示实验室的形象。实验室文化影响着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犹如企业文化可以创造利润,实验室文化则可以提升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优势与特色。

因此,高校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获取持续发展的恒动力,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实验室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师生在实验室工作、生活具有基本的价值观念,挖掘实验科学与实验文化的内涵,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有效整合,使实验室这方天地发挥出更加积极的育人功能。

二、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缺乏系统、长远的规划

文科建立实验室、开设实验课是个“新事物”,它不同于理工科的实验室,理工科实验室文化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对教学、科研培养的思路比较清晰,功能定位比较准确。而对于文科建立实验室,某些部门领导的认识还停留在一间房子、几张桌椅、配上电脑、接上网络等物质文化上,简单地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文科实验室被建成计算机房,更谈不上对文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及对实验室文化的系统、长远规划[2]。

(二)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缺少创新

文科实验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文化一样,文科实验室文化建设应体现各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科特点。但从某些高校文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没有结合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应该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促成与众不同的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风格。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普遍趋于雷同、千篇一律、缺少创新,也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即没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其中“人强我新”是特色的最高层面,它强调的是创新,是强中更强,体现着实验室的创新水平和领先地位[3]。

(三)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缺乏积累

一些高校文科实验室建立较晚,而实验室文化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形成的,要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更非易事。它需要精心培育,不是靠引进几个人才和购置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就能成就的,它是一个科学知识、实验技能、研究成果等不断传承的过程,是一个学术传统、学术氛围、科学精神不断传承的过程。世界一流实验室的实验室文化,都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我们的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而厚实的积累,而深厚的人文与学术积淀,是学校迈向研究型大学独具的宝贵财富。

(四)人文社科实验室缺少实验教学团队和领军人物

实验室文化建设离不开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室队伍是实验室创造价值的根本源泉,是实验室文化形成和赖以发展的基础,实验室文化建设需要一批有魄力,理论水平、工作作风以及思想境界高的实验室带头人,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一个团队进行实验室文化建设。与理工科实验室相比,人文社科实验室缺少实验教学团队和实验队伍的领军人物,教授们大多都在单打独干,很少能形成自己的团队,即使有团队的,其队伍也极不稳定。实验室队伍建设是目前实验室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技术骨干,是今后实验室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五)人文社科实验室缺少氛围

由于岗位设置、资源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某些高校现有的政策支持主要向专任教师队伍、高学历、高职称人士倾斜,还不能达到让实验室所有人员,无论是实验员、教师,还是研究生、本科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实验室科研工作;部分资源不能共享;在对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上也不能做到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建言献策。由于在实验室制度、管理上不够人性化,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不了实验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这就造成实验室缺乏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工作氛围,在某种程度上直接限制了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进而制约着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三、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建设措施

(一)强化认识,树立建设目标

实验室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且涉及面广的工作。实验室文化建设要在学校统一部署领导下进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统筹规划,各系(院)负责制定建设方案、树立建设目标。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目标,应在合理保留历史沿革和遵从传统优秀实验室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以实验室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完整的文化体系,涵盖整个实验室的文化取向,并起到文化纽带的作用,凝聚人心,提升核心竞争力,达到知名度和赞誉度的提升。实验室文化建设目标应是多元、多结构的,在宗旨的引领下,还应划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兼有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融入。

(二)营造实验室文化氛围

实验室的氛围是实验室是否具有生机活力的重要表现,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激发人的灵感、活跃人的思维,能够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这些都是产生各种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前提。实验室文化氛围已不再是可有可无或只起辅助作用,它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是评价实验室优劣的主要标志之一。气氛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实验室内发生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所以营造一种适宜的气氛是一项超值的资产和财富,气氛一旦形成,便会强烈、持续地影响其中的每一个人,会让人“呼吸一下那儿的空气,都会产生强烈的工作欲望”。[4]

(三)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实验室带头人

当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模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仅仅是科学内部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伦理等很多方面。这种横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研究课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关注才能有所突破。建立研究团队,形成团队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已成为现代高校的一种趋势。有了团队,少不了领军人物,实验室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核心人物的作用[5]。核心人物不仅是实验室的管理者,而且是学术权威,是实验室价值观、人格理念、办事风格的集中体现者,是引导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取得成功的带头人。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人人平等,不仅是指要重点培养核心人物,更是指重视发挥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积极能动性和潜能。实验室文化是由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塑造形成的,尤其是大学生、研究生,他们是实验室文化的源泉。在早期,人们认为形成实验室文化主要靠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作用,其实,学生是实验室文化形成的重要方面。由于有了大学生、研究生的参与,实验室文化才有了丰富的内涵。在实验室培养教师、学生中的带头人,让他们带动、影响实验室全体人员,塑造出具有共同的理想、价值观、目标追求、团队协作精神、融洽和谐的实验室文化。

(四)加强实验室创新文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为一种社会主题。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也要积极创新,不能仅局限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仪器设备利用率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评判标准等实验室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加强实验室创新文化建设,应强调创新文化建设在高校实验室发展中的突出作用,鼓励实验人员进行自由探索和原始性创新,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中的个人创造潜能,增强创新的自信心,鼓励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评论,保证创新在实验室内的持续发展和存在,从而有效地增强实验室活力,提升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6]。同时,加强实验室创新文化建设可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学科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五)实现人人平等参与实验室科研的权利

华裔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说过:“我在美国30年,学会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与人的平等相待,所以我与学生讨论问题也是完全平等的。”[7]在实验室里,在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无论你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无论你是硕士、博士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无论你是技术员,还是客座人员(含访问学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实验室所有人员都拥有平等参与实验室科研的权利,都有权参与实验室建设并对实验室发展规划提出建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实验室里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了实验室人员的主体作用。

人文社科实验室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积极开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实验室文化,必能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实验室的涌现,促进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 甘翠芳.学校实验室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及其文化功能的释放[J].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3):83-86.

[2] 石瑛.理工科一般院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88-291.

[3] 刘国瑜.试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特色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3):147-150.

[4] 郭恩棉.浅谈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学理论,2009(16):208-209.

[5] 徐建东,王海燕,楼松林.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理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27-130.

[6] 张宏勋,张秋香.管理革新与高校实验室创新文化的塑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2):174-175.

[7] 夏石头,萧浪涛,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5-7.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aboratory Culture

SHI Ying

The laboratory culture i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lab spirit.A healthy and active Laboratory is very positive and importan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promoting education level,build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Howev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culture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The article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constr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aboratory culture and also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laboratory culture;difficultie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G482

A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次(2010年度)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SKLY27)

石瑛(1969-),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困难问题对策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选择困难症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