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研究——基于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视角
2011-08-15阮方明刘淑媛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阮方明 刘淑媛(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研究
——基于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视角
阮方明 刘淑媛(广东商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角色冲突是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在此主要探讨大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原因及大学生违纪过程中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表现,提出了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适对策。
违纪;辅导员;角色冲突
我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在校学生大幅增加,我国高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处理学生违纪的制度和方法也逐渐成熟。然而近年来,学生违纪现象日益增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比较突出,暴露出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辅导员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班级事务管理者、德育教师和咨询服务者等多重角色。在大学生违纪预警、处理和教育救济过程中,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个人和辅导员自身对辅导员有着不同的角色期望,这些期望在特定的条件下互不相容时,必然会导致角色冲突。
一、大学生违纪行为的概念与归因分析
(一)大学生违纪行为的概念
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指的是大学生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校纪校规而受到学校行政处分的现象。大学生的违纪行为包括迟到、早退、旷课和考试作弊等与学风相关的违纪行为;打架、偷窃等与生活相关的违纪行为;性犯罪、恶性侵害、经济犯罪等触犯国家刑律的严重违纪行为等。
(二)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归因分析
大学生违纪行为主要原因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主观因素等几个方面。
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网络进一步侵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
学校因素: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层面管理理念陈旧、办学资源不足、规章制度落后等对学生产生违纪心理有一定影响。
家庭因素:家庭影响不良、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缺陷等不良家庭环境促成违纪行为的发生。
主观因素:一方面,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大学生涉世未深,分析辨别能力较弱,缺乏约束能力,容易表现出极端的行为,从而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另一方面,大学生强调个性,纪律观念淡薄,缺少法治意识,品质意识薄弱,这些都容易成为大学生违纪的内在根源。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地位,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角色扮演而引起的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大学生违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既代表校方,又作为违纪学生的利益维护者,往往会陷入角色冲突之中。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角色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1.角色内冲突
(1)角色期望与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
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学校、二级院系、家长和学生对违纪事件的处理往往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学校要求辅导员是一个严格的执法者,维护学校的管理权威;家长和学生要求辅导员是一个学生利益的维护者,尽所能降低处理的程度。而辅导员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多方压力下找到平衡点,顺利化解学校与学生的矛盾冲突。但是,在日常的教育处理违纪过程中,结果往往不能让学校、二级院系或者学生都满意,以此辅导员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要求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
(2)情感与职责之间的冲突
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其角色职责需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灌输,对学校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然而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学生都跟辅导员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在处理学生违纪的过程中,辅导员往往纠结在理智与情感冲突之中,甚至会出现懊恼和内疚的情绪。
(3)角色局限与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
在处理大学生违纪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必须具备德育工作能力、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教育引导学生,协调师生矛盾。目前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多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专业背景复杂,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学生应急事件的专门培训。而在日常工作中的多头指挥致使辅导员担负了繁重的事务性工作,无暇提高专业技能,难以就单一的事件提供全面的、有实效的服务与指导,仅能通过批评、训斥和纪律来管理和约束学生,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角色局限与角色期望之间出现冲突。
2.角色间冲突
(1)教师与朋友之间的角色冲突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大学生的违纪过程中,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教育,要作为道德的权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同时也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辅导员很难同时是一个权威且严厉的管理者,又像朋友和兄长一般为学生所喜爱,这常常使辅导员陷入角色转换的矛盾之中。
(2)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健康辅导者之间的角色冲突
辅导员既担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同时也扮演了心理健康辅导者的角色。作为教育者,辅导员与学生双方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辅导员处于主导地位;而作为心理咨询辅导老师,辅导员与学生是平等关系,注重宣泄与疏导,强调价值的中立。由于教育、管理工作与心理辅导工作两者在工作原则、理论依据、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辅导员难以在两者间区别和协调。
(3)管理者与服务者之间的角色冲突
在大学生的违纪过程中,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迫切需要一个代理人为自己维护权利和实施救济,而这个服务代理人往往是与自己日常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而作为学校校风校纪、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者,辅导员在工作上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管理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带来某些副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者和学生服务者的角色冲突必然出现。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角色冲突的不良影响
1.产生职业倦怠,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违纪过程中的多元角色期待使得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问题凸显。角色冲突给角色扮演者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力不从心、左右为难,辅导员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如果任由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辅导员工作的驱动力大大降低,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满意度降低,转岗或离职便成为自然的选择,其后果将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2.滋长负面情绪,有碍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关系并非一般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不是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它集通常的师生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乃至上下级关系于一体,是一种内容丰富、范围较广的人际关系。在学生的违纪过程中,如处理不当或沟通失败,双方关系将出现失衡的情况,如双方关系表现出淡漠化、紧张化、功利化以及交往被动等,这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违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调适
(一)学校层面
1.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职责
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过程中,学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的,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学校校纪校规严格执行,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状况。同时,要明确辅导员与学生有关的部门或人员在学生违纪处理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在具体工作中出现职责不清或发生矛盾时要协调。
2.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针对辅导员队伍年轻、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的实际特点和心理需求,加强对辅导员心理知识培训,提高辅导员心理素质,积极应对在处理学生违纪过程中的心理冲突。
3.树立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管理法治化水平
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该从学生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行为和侵权救济等方面着力,规范学生违纪过程的操作行为,培养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规则意识,避免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
1.形成良好的角色认知,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
认知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同样的境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情境的认知差异。辅导员应强化角色意识,理解学校和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合理解决角色冲突中的各种矛盾,把来自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和矛盾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
在大学生违纪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为自己确定恰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辅导员应积极、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对象,认同自己的辅导员身份,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善于从工作的过程中体验自信、自尊和成就感。只有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角色冲突。
2.灵活掌握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在违纪学生处理的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状况和个体差异,站在不同的角度,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和管理学生。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命令和说教的效果不明显。有些学生可能需要直指其要害和软点,促使其醒悟;有些学生则需要耐心说服和婉转地引导。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的保证。辅导员处在学校管理结构的“结点”上,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和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和朋友等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保持和外界稳定的联系,在面对压力时主动寻求支持。
3.学会自我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自我反思是一种缓解辅导员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对教育经验的反思来提高教育张力,调适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从而解决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过程。辅导员的角色反思,可以将角色扮演与目标联系起来,根据目标来判断自己角色扮演的情况和效果。在反思的基础上,要通过不断地管理实践、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地钻研,以此使自身的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1] 刘淑媛,阮方明.依托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
[2] 赵娟,邹霞.浅谈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心理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5).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4] 朱炜.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8(2).
[5] 孙帅梅.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专业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9(17).
[6] 赵中天.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Counselor's Role Conflict in Student's Discipline Cases——Based on Students'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Rule of Law
RUAN Fang-ming,LIU Shu-yuan
The role conflict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job burnout of college counselors.By exploring the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 violating the regul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unselor's role conflict in the disciplinary process,the paper proposes the adjustment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counselor's role conflict.
rule-breaking;counselor;role conflict
G645
A
2009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2009CY018)
阮方明(1980-),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