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西思维的特质看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特征

2011-08-15马建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关键词:西方人英汉中西

马建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从中西思维的特质看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特征

马建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英语和汉语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和跨文化交流都有很大的影响。仅仅从语言角度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是不够的,分析中西思维的特质及其成因对于从总体上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范畴比较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中西思维的特质及其成因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探究两种语言的特征。从总体上把握两种语言的特征,高屋建瓴地审视它们可以提高外语习得的效率,以此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思维;特质;英汉;特征

英语和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语言结构,表达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有特点。泛而言之,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因为两种语言扎根于不同的文化,但由于文化这个概念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因此不易把握。从语言研究的角度讲,探究中西思维的特质对于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特征,进而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它们,有着更为现实而直接的意义。

一、中西思维的特质

中国思维和西方思维的特征是相对和比较而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用几对不同的范畴对其进行说明。

(一)个体性与整体性

从思维的切入点和关注重点来看,西方思维更关注于个体,而中国思维则更关注整体。西方对人与外界关系认识的主流思想是“天人相分”。西方文明发端于希腊半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小岛林立,土地贫瘠和沉重的生活压力使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觉得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以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和后来形成的奴隶制城邦文明也使得西方人更关注于个体的利益和权利,西方重个体的思维由此形成。文艺复兴对人性的大声歌颂、宗教改革要求人与上帝直接对话更说明了西方“个体”思维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与之相对,中国一直以来的思想主流是“天人合一”。《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中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是这种思想的最早表述,后董仲舒又做了进一步发挥,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最根本观念之一。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各朝统治阶级为了其统治需要都积极宣扬这种思想,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思想的发展。华夏文明发端于气候宜人、土地丰饶的东亚大陆,较为优越的生活使人们觉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决定了封建家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重人伦的社会观念使人们思考问题的立足点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家族。著名学者成中英在对比中西哲学时做了非常精辟的描述:“就事实而言,西方哲学的开始点是基于一种对立、分裂与冲突的历史和人生经验。与其相反,中国哲学无论是儒还是道,从一开始就是追求一种浑然一体的境界,也就是要掌握一种整体的宇宙观。”[1]中国思维和西方思维对整体和个体的关注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抽象逻辑与直觉体验

从思维方式来看,西方思维注重理性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推理,而中国思维则更关注直觉体验和内心领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开启了西方人抽象思维的先河,“芝诺悖论”虽然带有诡辩色彩,但它表明逻辑论证的思维模式已初露端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研究了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提出了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尤其创立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整个形式逻辑体系,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逻辑性成了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中世纪末期,随着大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把逻辑思维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这样,逻辑思维的影响渗透到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17世纪英国的培根创立的归纳法对之前的逻辑思维方法做了有益的补充。后来,经过穆勒等人的工作,今天的形式逻辑得以形成。可以说,今天西方文明成果的取得与西方人以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为特点的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逻辑学向来不发达而且抽象水平很低。人们自古倾向于在经验中从总体上对事物进行把握和领悟,对于超出感性上升到理性层次的东西则一般不予关注。老子所说的“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孔子所说的“仁”也是因人而异的,与主体的感觉体验有着很大的关联。再以中国古代收徒授艺为例,师傅没有也不会有理论的讲解,通常是师傅干,徒弟跟着做,在做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领悟和掌握技艺。这也表明了中国人思维重体验、领悟的特点。

(三)外向、前瞻与内向、后馈

从思域和思维方向来看,西方思维具有外向性和前瞻性,中国思维则是内向和后馈式的。主客相分观念在西方人心目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他们的思维倾向于指向自身之外的世界。从古希腊探索世界的本原开始,西方人就把思维指向了人之外的东西。文艺复兴主张人性自由,反对宗教桎梏,表明了西方人开阔的思维是不能被压制的。航海运动和地理大发现更直接体现了西方人外向的思维特点。16世纪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引起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共鸣,更足以显示西方人的思维是外向、前瞻性的。

中国人视中国为“天下之中”,加上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大一统”的思想,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不是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重视社会治理,探究“治世之道”,不注重探求、改造和征服外部世界。因而,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观念是用“心”思考,通过修身内省以达到去恶存善。重乡土观念、重“叶落归根”的观念也反映了中国人思维内向和后馈的特点。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总体特征

思维是语言的的基础,为语言提供内容,同时,语言也是表达和传播思维的最佳工具。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中西思维的特质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而言,两种语言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语言形式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从意思表达的基本单位——句子看,英语注重形式的完整。每个英语句子结构要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否则就是错误的,表意不清,让人不知所云。S+V(+O)是最核心的英语句子结构,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这样的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定语(attribute)修饰名词与代词,状语(adverbial modifier)修饰形容词、动词和整个句子来完成对意思的表达。常见的英文句子中,祈使句没有主语,是因为祈使句一般是谈话双方面对面时候,一方对另一方发出的命令或要求,因此往往把主语You省去,而不致发生歧义,其完整形式是完全符合基本句子结构规则的;there be句型作为一种句式较为固定,但究其实质是一种倒装句,依然符合S+V的结构。单个句子在形式完整基础上表达意思与西方思维关注个体的思维特质是不无关系的。而且这种句子结构内在地表示了各种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表明了主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思维关注整体性的特征反映在语言方面就表现为:汉语对单个句子形式完整并不予太多关注,而是更多地关注句群即一段话甚至几段话对某个中心意思的表达。汉语句子结构灵活多变,并不如英语句子那么严格。譬如,英语的主语则必须具有名词性,与之不同,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有施事主语、受事主语、时间主语、地点主语、与事主语等,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汉语句子的“形”对于表明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并无决定意义。对于意思的表达,汉语主要是依靠更多地使用词或短语和反复围绕话题渲染语境来实现的。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喜欢妇女式的语言。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解开自然的奥秘”。[2]

(二)从语言表达特点看,英语注重准确,汉语则较模糊

在西方注重抽象逻辑的思维特征影响下,英语的表达比较精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英语的时态能把动作发生的时间以及行为的持续、进行、完成等状态准确地表示出来;语态能够把主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表达。第二,英语中常使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等,它们把各个部分的逻辑层次和关系准确地表示出来。一些语法家认为,英语句子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是主句,树枝是从句和从属词,整个表达逻辑关系清楚、明确;而汉语语句则像一丛竹子,株株独立生长着,整体意思表达和逻辑关系与英语相比,较为模糊。这种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英汉在意思表达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汉语表达比较模糊与中国思维注重直观体验是直接相关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道”是混沌未分的,弥漫一切,无所不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这种典型的中国思维特征在汉语中常有体现,比如汉语中有“天道”、“王道”、“商道”、“盗亦有道”等说法,但如果要让中国人明确解释究竟何为“道”,恐怕很难有人能说清,而十之八九会是把老子所说的“道”搬出来,让人去自己体验。汉语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词语和句子都有歧义,没有明确的界说。比如“今天下午我有考试,不能陪你逛街了”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为考试,另一方面还可以理解为监考。第二,立辞多独断,缺乏详细论证。在古代哲学著作中,一个名词概念在同一段落中往往表示不同的含义,而不加以适当的解析。例如“是”字既可以是动词、名词,还可以表示代词。这很显然是一种模糊性思维。[3]

(三)从表达风格看,英语是直线式的,汉语是漩涡式的

古代西方人生活的岛屿林立的地缘环境、以商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而后的城邦制民主和频繁的战争使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外向的特点。在语言风格上就表现为直线式表达即先直接表明主题,而后再进行论证、说明。譬如:当爱一个人,西方人会直接表达“I love you”,在面对赞扬和感谢时会直接回答“Thank you”。

中国人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注重人伦的社会模式使得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和自我反省,思维具有明显的内向性。据此形成了委婉含蓄地表达意思的涡旋式表达风格。林语堂先生曾总结出中国人的求人四段经:第一段是“气象学”,即见面寒暄,评气候;第二段是“历史学”,即叙往事,追旧谊;第三段是“政治学”,即谈时事,发感慨;第四段才迂回到主题——“经济学”,即奉托小事,请多帮忙,终身铭记。[4]这足以反映出汉语漩涡式的表达风格。

把握中西思维的特质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驾驭两种语言。其一,从S+V的结构入手理解英语句子是最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抓住 S+V的基本结构,再逐层各个部分的逻辑结构,就可以准确把握英语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其二,英汉两种语言表达风格不同,要从文化和思维层次把握这种差异的成因,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发生误解。其三,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相互的。西方思维特质和语言逻辑严谨的风格相互作用对于现代文明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的思维特质和语言风格对于正确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建和谐社会很有启发意义。

总之,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分析语言背后的思维特征及其成因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这种工具,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1] 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310.

[2] 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90-91.

[3] 刘耀锋.简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新学术,2007(2):29.

[4] 黄元军,覃军.中西思维差异:翻译的另一引航者[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5.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MA Jian-qiang

There are varietie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which have great influence upon the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t's insufficient for us to compare the two languages from the language itself.The analysis of the two kinds of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forming reasons is of great help to master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comprehensively.By comparing the several categories and analyzing historical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way of thinking are illustrated and then the features of their expressing.Through the method of categories comparison and historical analysis,this paper makes a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ssion of th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reasons and thus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the two languages.Grasping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two languages,we can look at a commanding heigh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o better cross-cultural exchange.

way of thinking;characteristics;English and Chinese;features

H0-05

A

马建强(1979-),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西方人英汉中西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