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1-08-15王晔华杨胜松
王晔华,杨胜松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王晔华,杨胜松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是教育者从实际出发,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各尽其才。尽管当今社会与孔子所处的时代有着天壤之别,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仍能给予我们独到的启示:一是要注重个性心理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二是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三是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为人师表。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献身教育40多年,给后世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不愧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以重要启示。
一、何谓“因材施教”
孔子说:“性相近, 习相远”(《论语·阳货》)“性相近”充分表现人的一般性、共性特点,而“习相远”是说由于生存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加之遗传基因的不同,人的个性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孔子以此为出发点,主张“因材施教”。他在进行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性格、志趣、智慧和能力等,掌握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如在《论语·先进》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在《论语·雍也》中“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等。他在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基础之上,然后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对中等智力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只该和他讲浅显的。在《论语·先进》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意思是,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原来是由于子路和冉求的性格不同所致。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达德成才。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多元的价值观、思想观和政治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压力。虽然当今时代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在诸多方面都有天壤之别,但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不会因这些差异而与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相反,这个穿越两千多年时空的思想光芒仍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独到的启示。我们要深入了解教育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时,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在某方面的喜好和特长,依照其兴趣和能力有目的培养,各尽其才。
二、“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注重个性心理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个性心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即所谓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这些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面貌上的个体差异。或称个性心理差异,也称个性。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个体倾向性包括个体的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个性心理特征则指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面貌,是把人与人区别开来的特征因素之所在。”[1]所以,个体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是通过能力、气质、性格三方面体现出来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显著的个性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信念、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品质都存在着显著的个性差异特点。”[2]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当然不可能提出个性心理的学说,更不可能对人的个性心理做出如此精细的划分。但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实际上已经渗透了个性心理差异的许多思想内容。
1.智力方面的个性差异
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他又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还有颜回能“闻一知十”,端木赐只能“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差异已有明确的认识。他不仅承认个体在智力方面的差异,而且还根据不同的个人,将其划分为 “上智”、“中人”、“下愚”。在智力差异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同,显然颜回比端木赐领悟能力强。
2.能力方面的个性差异
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文武也”;“求也,千室之邑,百家之乘,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子路勇力过人,可以让他负责一个大国的国家军事工作;冉有善于政事,可以让他当一个大国的军事长官;而公西赤善于礼宾接待,可以让他负责朝廷的外交事务和宾客言谈。可见孔子对他的学生的能力差异了如指掌,所以他认为子路“可使治其文武也”,冉有“可使为之宰也”,公西赤“可使与宾客言也”。
3.性格方面的个性差异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同时他还主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教育者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考察和审度的办法,才有可能了解到受教育者的“所以”、“所由”、“所安”。正是通过观察、谈话并且加以分析,他认识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等等。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孔子十分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差异,然后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原则。当他的学生们向他“问仁”、“问孝”、“问政”,孔子不做僵硬化、模式化的回答,而是针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人做出因人而异的回答。
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因人施教的心理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都存在着差异。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方面。能力、气质、性格几种心理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的心理、思想特点和实际接受教育的能力来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分层次,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动活泼,有的放矢,讲求实效。此外,还要充分注意掌握人的个性特点,加强个别教育,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通过个别工作,方能把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只要我们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做工作,就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我以我法上讲台,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针对不同的教育客体而运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育。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情禀赋、思想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施教的。孔子对人的观察、理解颇为深刻,他对自己的学生和对事物都有极为深刻的洞见,对于学生在某个问题上达到了什么样的认识高度,学生的迷惑之处以及尚待精进的方面,他都洞若观火。这样,在对学生施教时,他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切中要害,令学生茅塞顿开。
孔子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针对学生的迷惑之处,孔子总能给予适时、适当的启发和诱导,激发其求知欲,促使其思考。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此,朱熹在《论·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未开其意。发,未达其辞。物有隅者,举一可知反三。反着,还可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3]意思是说,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灌注式方式,而要结合教学诱导他主动思考,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去开导他;其次是要在学生想要说出自己的意见又说不出来时,再去启发他说出来。另外,一定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给他指明东方,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余的西、南、北三方,那就不必再勉强地教下去了。孔子还善于运用形象的思维方式去诱导学生。《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比喻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愤图强。这些,都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正如颜回所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
孔子还擅长运用观察法实施教育。在 《论语·为政》中,他要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必须听取他的言谈,观察他的行为,并且把他的言行结合起来考察,只有明确地知道了学生言行的“所以”、“所由”和“所安”,才有可能洞察他内心的秘密;谈话沟通法,《论语·先进》有一段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经孔子这一番动员,他们都谈起了自己的看法,孔子也就了解了弟子们志向;咨询法,孔子向学生们问仁、问孝、问政、问士、问君子、等,都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正是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孔子的“因材施教”造就了各有造诣的高徒:德行深厚的颜回、擅长辞令的子贡、精于政事的子路、擅长文学的子游等。
(三)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为人师表
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因为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爱心的理解上,存在于师生心灵间平等的交流之中的。真正的教育会像阳光一样终身关怀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由于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受教育的人不应有阶级和国别的限制,在招收弟子时,他并不看重学生出身的高低贵贱、以往的品德表现及智力状况等,而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他在弟子中的形象是“温而厉,威尔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所以在他的学生中,有生活在“陋巷”的颜回,有愚笨的高柴,鲁莽的曾参,邪僻的颛孙师,粗鲁的仲由等。以至于南郭惠子有“夫子之门何其杂也”[4]之叹。
比如,对他的贫寒弟子颜回极其看重,把他列为德行之首,并赞扬颜回的品德多么好呀!住在陋巷卑室中,用竹筒吃饭,用瓜瓢饮水,别人将不胜其忧,颜回却是快乐如常。孔子还亲自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呵!”(《论语·述而》)可以看出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了。又如,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子)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孔子本来主张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亲亲”,理应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有差别,但在师生关系上,他却把学生和儿子同样看待,一视同仁。
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方能为人师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处理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这就要求教育者关心教育对象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对教育者实施崇高的爱,而且是积极的无条件的爱,与教育对象真诚相见,坦诚相对,而不是居高临下,只有这样才能与教育对象建立一种深厚密切的关系,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因材施教,达德成才。教育者对学生施教时,一定要品性端正,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三、结语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育方法、教育态度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借鉴和启示,值得我们汲取其营养。当然,继承和借鉴并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在批判和扬弃的前提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服务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1]张朝,等.心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3]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2.
[4]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9.
G642.0
A
1673-1999(2011)05-0166-02
王晔华(1983-),女,河南鹿邑人,重庆理工大学(重庆400050)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杨胜松(1949-),男,四川江油人,重庆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