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曹丕与曹植的关系

2011-08-15

关键词:曹冲建安曹丕

吕 斌

试析曹丕与曹植的关系

吕 斌

曹丕与曹植的关系一直被认为积怨很深,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兄弟二人在立嗣之争前感情是很深厚的,直到建安十七年,在曹操的暗示及各自支持者的帮衬下,才开始了丕、植二人的争斗。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终被立为世子,曹植的命运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曹丕;曹植;关系;深厚;失和

一、立嗣之争前曹丕与曹植的关系

曹丕曾写过《于玄武陂作诗》一诗:“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建安十三年,曹操在邺城西南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师。顾炎武在《历代宅京记》中曰:“(玄武)苑在邺城西,魏武所筑,引新河水入焉。苑中有鱼梁、钓台、竹园、葡萄诸果。”本篇就是写曹丕和曹植等人游玄武池时的情景。可以看出,玄武池及其周围的景色是很美的,富有一派勃勃生机。曹丕和他的兄弟们一起在美景中畅游,忘记了烦恼和忧愁,心情很愉快,兄弟二人此时的关系是较为融洽的。

在曹丕的诗中,直接涉及到兄弟感情的诗很少,大都是描写宴宾活动,这些人中是否包括曹植还无从考证。但从曹植及建安七子的诗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佐证。曹丕曾写过《芙蓉池作诗 》一诗:“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与此相和的曹植的《公宴》一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飘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从这两首诗的内容来看,应该是描写同一场合的作品。曹植《公宴》的“清夜游西园”与曹丕的“逍遥步西园”相对[1];曹植的“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与曹丕的“丹霞夹明月,华星出其间”相和;曹植的“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与曹丕的“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相和;曹植的“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与曹丕的“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相和;曹植诗的最后一句“飘飘放志意,千秋长若斯”应和了曹丕的“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之句,人生苦短,命运无常,谁都不能长生不老,那么,就在这有限的生命中痛快地度过,永远都像现在这样无忧无虑,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兄弟二人是一起游玩的,心情似乎也不错。

二、立嗣之争

通过上文分析,兄弟之间的感情似乎很好。那么,他们的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激流暗涌了呢?这就要看曹操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曹植,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在丕、植二人中选出继承人,什么时候丕、植意识到争夺世子之位了。

在曹操的25个孩子中,曹操最先想传帝位的应是曹昂、曹冲。可惜,曹昂在随曹操攻张绣时,为流失所中,遇害身亡。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孩子,《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载:“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其智慧可见一斑,因此备受曹操喜爱。遗憾的是,天妒英才,曹冲于建安十三年因病早逝了,这令曹操十分痛心。曹冲死后,曹操不顾礼制为其求亡女“合葬”,并赠骑都尉印绶,命宛侯据子琮奉冲后。可见曹操对曹冲的厚爱。后来曹丕回忆说:“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当然,曹丕说这话有些绝对,但可能曹冲比曹植竞争力更强。

在曹操的20多个儿子中,除了曹昂、曹冲,要么过于弱小,要么碌碌无为,只有曹丕、曹植、曹彰、曹彪几个人较为出色。黄须儿曹彰从小不喜读书,他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像卫青、霍去病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事实上,他的确屡获战功,曹操也常常奇之,但是,曹操深知曹彰当将军即可,当继承人则不及。而曹丕“五岁学射,六岁知射,八岁能骑射,且善左右射。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他自称所著书、论、诗、赋凡六十篇。”可谓文武双全了。曹植“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植文思敏捷,善属文,而且性简易,甚合曹操之意。

那么,曹植什么时候进入曹操的视野呢?应该是建安十三年之后,因为建安十三年之前,曹冲的光芒遮住了曹植,如果说选继承人,也是在曹丕和曹冲之间选。据一些史料分析,笔者觉得应是在建安十七年。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载:“建安十七年,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植既以才见异,那么他的“才”是什么呢?应该就是他的文才,与其登台作赋,“太祖甚异之”相合。曹操甚异之,此时他像得到个宝贝似的,对曹植另眼相看了。据《魏志王粲传》裴注引《魏略》载:“时(建安十九年)五官中郎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署中。会临淄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诣植。”曹丕和曹植都想得到邯郸淳,而曹操却遣淳诣植,此时在曹操的心中,二人的分量孰轻孰重可想而知了。

从建安十七年开始,曹操可能对兄弟二人有所暗示,要在他们之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加之丕、植身边都有一些支持者出谋划策,曹植才开始意识到要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以此看来,此前曹操本想直接选曹丕为世子,所以他在建安十六年,请封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署,为丞相副,这一举动是颇有深意的。曹植此前也没有要争位的想法,曹丕也没有意识到曹植对他的威胁,兄弟二人经常一起游玩,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以五官中郎将丕为太子。增植邑五千,并前万户。”曹操最后选定的人还是曹丕。但是,曹操在选定曹丕为世子之时,又不忘增植邑五千,说明此时曹操还是很喜欢曹植。

据《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载:“植尝乘车行驰道,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又据《曹植传》载:“建安二十四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经过这两件事,曹植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直到杨修、曹操相继去世,曹植的人生彻底跌入了低谷。

三、后期曹丕与曹植的关系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为王的曹丕登基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对各诸侯王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对曹植这个昔日的劲敌,首先采取的是孤立政策。他杀了丁仪、丁廙兄弟,对此曹植很悲痛,他写了《野田黄雀行》一诗:“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自己尚自身难保,怎么还能保护朋友呢?朋友多了,也只能跟着自己受牵连罢了。这与其前期的心境完全不同。试看他前期的作品《赠丁仪》一诗:“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他安慰丁仪尽管放心,到关键时刻他一定会挺身而出。曹植之所以敢出此言,是因为他那时对自己还很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保护朋友,并使他们实现自己的抱负。

接着,曹丕迫不及待地把各诸侯王赶到自己的封地去,不许他们之间私自往来,对他们进一步孤立。不仅如此,曹丕还派监国官对他们的一举一动进行监视。《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袁子》载:“于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这些诸侯王有其名而无其实,如同囚犯一般,他们甚至想当平民百姓而不得。

曹丕对曹植尤为苛刻。如果说他对曹植的敌视在曹操死之前还有所遮掩的话,那么,在曹操死之后,他对曹植的残害便无所顾及了,连一层薄薄的面纱也撕掉了。黄初二年,他接连两次治罪于曹植。第一次,监国使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先让群臣议其罪,博士等议“可削爵士,免为庶人”,也有人主张要处以大刑,暴之朝市,曹植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后来由于卞太后从中干预,曹丕不得已才免他一死,贬爵为安乡侯,由万户减外两千五百户。这件事在曹丕《改封曹植为安乡侯诏》和曹植《责躬诗》中都有提及。曹植被治罪后忧惶恐怖,深怕自己重罹天网。为使自己余生安然无事,他甚至将第一次被治罪的有关诏书置之坐隅,以便朝夕讽咏,以自警戒。第二次,是在几个月后,黄初二年秋冬,这一次曹植遭受的打击比第一次还大。他在《黄初六年令》中写到:“吾昔以信人之心无忌于左右,深为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任所诬白,获罪圣朝……幸蒙帝王天地之仁,违百师之典议,舍三千之首戾,反我旧居,袭我初服,云雨之施,焉有量哉!”按《尚书·吕刑》“五刑之属三千,二罪莫大于不孝”来解释,曹植被诬告是犯了刑法中的第一条罪状——不孝罪。

两次获罪之后,曹植的性格收敛了很多,在诚惶诚恐中度日。他费尽心思地讨好曹丕。暂且不论他写了许多篇赞颂曹丕的章表,就是昔日曹操送给他的宝贝,他都几乎全部奉上。如《上先帝赐铠表》云:“先帝赐臣铠:黑光、白光各一领,两当铠以领,环锁铠一領,马铠一领。今代以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又《献文帝马表》云:“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表奉献。”又《上银鞍表》云:“于先武皇帝世,勑此银鞍一具,初不敢乘,谨奉上。”可以说曹植能献的都献上了,能做的都做了,但曹丕对他仍是不能释怀。

曹丕除了对他孤立、监视、治罪之外,还让他频繁地迁徙封地。曹植在《迁都赋序》曰:“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迁徙的封地多是贫瘠之地,这使曹植在精神上受打击之外,在经济上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甚至常常食不果腹。他在《迁都赋》中曰:“览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禽兽乎无别。椓蠡 而食蔬,摭皮毛以自蔽。”又在《社颂序》中曰:“余前封鄄城侯,转雍丘,皆遇荒土。宅宇初造,以府库尚封,志在缮宫室,务园圃而已,农桑一无所营。经离十载,块然守空,饥寒备尝。”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载:“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戶五百。”黄初六年,曹丕东征,到曹植处,增户五百。大概是看到曹植的日子过得实在窘迫,似乎曹丕也感觉到自己对曹植所为有些过分,有些于心不忍了。毕竟他们本是同根生,毕竟他们有那么多共同难忘的记忆。

曹丕死后,曹睿继位,曹植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上了几道表,如《求自试表》曰:“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他希望能重新实现自己的抱负。曹植此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大概也是为曹家的基业着想,并无觊觎之心。但是,曹睿对他的态度并不比曹丕好到哪里去,对这位皇叔的章表,曹睿并没有理会,仍是让他频繁地迁徙封地,由雍丘到浚仪,由浚仪又到雍丘,最后才由雍丘到东阿[2]。

太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代文豪含忿离开人世,终年41岁。曹植死后,朝廷谥之为“思”,又因最后一个封地在陈郡,故后人称“陈思王”。何为思?按《资治通鉴》注引《谥法》曰:“追悔前过曰思。”可见,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谥号,曹植到最后也没有得到安宁。

[1]宋战利.魏文帝曹丕传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259.

[2]王巍.三曹评传[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81-83.

K236

A

1673-1999(2011)05-0127-03

吕斌,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0-12-18

猜你喜欢

曹冲建安曹丕
曹冲为啥称象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建安区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给曹丕的建议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聪明的小曹冲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