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2011-08-15陈静云

关键词:理论课意识政治

陈静云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与高校思政课教学

陈静云

“90后”大学生具有理想远大但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性、自信心强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善于通过网络学习和获取信息但容易沉迷于网络、民主参与意识较强但个性较张扬、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挫折承受力较差等特点。对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其特点,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第一,理想远大,但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性。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笔者曾对“90后”大学生作过问卷调查,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虽然答案有多种多样,但60%大学生的志向都比较远大,有的表示今后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有的表示成为公司经理,有的表示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等等,都选择要有所作为,报答父母,为社会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发生了诸多变化,这对90后的大学生影响比较大,他们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功利性,如在调查当中问“人的一生中,哪一样对你最重要?”,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是金钱、社会地位、爱情。“你择偶首要条件是什么?”有部分女同学选择有房有车,男同学选择漂亮。“长江大学三位同学因救两位少年牺牲,如何看待?”有些学生认为长江大学三位同学因救两位少年牺牲不值得,不赞成去救。可见,“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于功利性。

第二,自信心强,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信心来源于超越自己,表现为超越他人。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90后”大学生知识面较广、获取信息便捷,信息量大,所以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不大轻易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显得盲目自信。而且,“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调查发现,“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明显,重视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漠。渴望别人尊重,但又不懂得尊重别人,有些只求索取,不会回报,团结协作较差。

第三,善于通过网络学习和获取信息,但容易沉迷于网络。“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比任何一代人都熟悉网络、依赖网络、善于运用网络。网络已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他们通过网络查阅收集资料、聊天、玩“网络游戏”、交友、发电子邮件等等。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友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成为他们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较少,比较任性,自控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往往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容易上网成瘾,尤其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最终导致荒废学业。

第四,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较强,但个性较张扬。上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增强,这对“90后”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前几代人相比,他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较强,但个性比较张扬、另类,表现与众不同,追求非主流时尚元素,追求符合自己性格的服装、衣着和生活方式。因此,被一些人戏称为“脑残”的一代,“垮”了的一代。

第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能力较强,但辨别能力、挫折承受力较差。“90后”大学生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较强,关心国家大事,但由于“90后”大学生还没有走出社会,生活社会阅历不深,导致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比较片面化,缺乏鉴别真伪的能力,有时显得比较盲从,甚至有时言行过于偏激。如有的学生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正确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是陈旧的、过时的,所以90后大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很热衷,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忘记了。再有,“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是长辈的心肝宝贝,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导致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心理调适能力不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悲观失望。

“90后”大学生的这些思想行为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包括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90后”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首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养他们学会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90后”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强不息,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开拓创新,奋勇争先;最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

第二,优化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国家教育部从2005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05方案”以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全国统编教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特点,全国本专科院校文理科通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教学所依据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教材不能等同我们讲课实际和内容,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来组织教学,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作恰当的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我们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时,我们把它分为三大模块9个专题来进行,即第一模块:适应新生活,确定新目标(分三个专题讲授);第二模块:完善自我,做合格公民(分四个专题讲授);第三模块:提升职业品格,做新时代的职业人(分两个专题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也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特点分专题来讲授。通过对教材的优化组合,便于教师从理论上深入展开探讨,把握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联系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来组织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了新鲜的气息,避免照本宣科的局面。

第三,积极探索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了解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制度,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当重视:一是理论框架的设计要准确、严谨,少而精,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运用理论去分析说明相关材料上,这样学生就易于接受;二是教学方法要新颖。“90后”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较强,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打破旧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除了讲授法外,还要运用讨论、辩论、观看教学录像、法庭模拟、社会调查等方式,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三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过去传统的做法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卷面成绩来定,这种方法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行为养成课,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制定应当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制度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相互协调、相互呼应;才能更好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成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课程成绩期评方式,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试行了新的成绩考评办法,即: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4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由日常考察、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等三个部分构成,由任课教师评定。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时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也是高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培养高职高专生的成才为目标,而且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热爱、关心、尊重学生,根据“90”后大学生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比较强的特点,在课堂上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和学生讨论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第五,为高职高专生架起提高创新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90后”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敏捷,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高职高专生开展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劳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磨练自己的意志,完善自我,养成科学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1]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2]冯建昆.致力于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G641

A

1673-1999(2011)13-0174-02

陈静云(1962-),女,广西武宣人,硕士,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1-03-28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高职高专院校90后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LSZ2009B012)。

猜你喜欢

理论课意识政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