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的软实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1-08-15杨文森

外语与翻译 2011年3期
关键词:概论实力理论课

杨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的软实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杨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教学软实力,克服照本宣科地死板教学,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入学生头脑的目的。所以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软实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概论》课;教学;软实力;实效性

一、教师教学软实力的内涵界定

软实力概念,是由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要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化》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后来撰写的《美国权力的悖论:为什么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能够擅自独行?》、《软实力:世界政治中谋取成功的途径》等著作中,奈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发,成了颇具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的软实力理论。按照奈的解释,“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报偿的方式来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能力。它产生于一国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吸引力”。

本文借鉴奈的软实力概念,并加以重新界定,在这里《概论》课(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都简称为《概论》课)教师教学的软实力,是指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即一种吸引力,让学生不由自主跟随你的思路,在饶有兴趣的氛围中接受你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软实力也是要以教师的硬实力作为支撑,两者构成教师教学的综合实力。这里所说的教师硬实力,当然不是奈所讲的物质性资源,而是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渊博的相关背景知识,掌控自如的教学艺术,独有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等。概论课教师就是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渊博的相关背景知识,高超的教学方术等硬实力,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教学内容的导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认同,并最终让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而要让学生接受的前提是认同,而认同不仅仅是表面的吸引或喜爱,更是对于蕴含其中的价值观的接受。因此,《概论》课教师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决定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否为学生所接受的关键。谁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谁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几乎都是纯理论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就需要《概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很强的教学软实力才能做到。

二、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软实力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概论》课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教学软实力,才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是由《概论》课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生对这种课程“先入为主”的不感兴趣心理等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由《概论》课的性质决定的。《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政治性、历史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政策性、理论性的语言多,如果教师不能把这种高度概括,纯理论的教学内容通俗化、大众化,而是照本宣科地进行讲授。我想没有几个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要让这门课的内容进学生头脑。这就要求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极强的教学软实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等硬实力,不仅让过于理论化、政策化的内容,使之大众化、通俗化,而且还要激起大学生的共鸣和认同,从而实现使这一课程成为中宣部、教育部所提出的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目标。

其次,是由《概论》课的特点决定的。《概论》课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阔的课程,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宝库。从纵向上看,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且每一个理论成果都有自己独立的科学体系和十分丰富内容;从横向上看,它也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内容,即包含三大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从路线方针政策层面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党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如果课任教师没有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渊博的相关背景知识,掌控自如的教学艺术,独有的人格魅力,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很难上好这门课的。所以,《概论》课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硬实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软实力),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他们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再次,这是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入为主”的不感兴趣心理决定的。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日趋多样,价值取向日趋多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趋多样。从而使大学生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影响了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兴趣、说服力,以至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把是否具有发展前途和对自己有用作为选择专业和学习课程的主要标准。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正是在这种“先入为主”和功利主义的心理主导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不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要扭转大学生这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入为主”的不感兴趣的心理,教师没有具备很强的教学软实力,是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软实力的几点建议

在教师教学的综合实力中,硬实力是基础,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渊博的相关背景知识,高超的教学方术等硬实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教学内容的导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即软实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认同,并最终让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这是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要提升概论课教师教学的综合实力,首要是要提升教师教学的硬实力,这是前提、基础,然后才能在一定时候逐渐提升教师教学的软实力。教师教学软实力的提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前从事《概论》课教学的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扎实,对原著的学习不感兴趣,对经常变化的时事不了解,对党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对教学规律掌握不够,对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多,对本专业的理论研究不够。这种硬实力不够的教师,在备课时,无法吃透教材;在教学时,无法轻松自如,生动活泼,而只能照本宣科,就理论说理论,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概论课教师要上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马克思理论功底。为此,概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攻读硕士、博士的机会,或者在职进修的机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以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另外一方面,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党的各个时期有关文件和背景材料的学习。这样,备课时,才能吃透教材;教学时,才能轻松自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析相关的问题。

2、加强对概论课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尽可能上一些与《概论》课内容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概论》等。因为《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历史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上好这些相关的课程后,有利于教师加深对《概论》课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教师熟练地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哲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史实等,深入浅出地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基本知识点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正确的理论观点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这是提升概论课教学软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概论》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里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得准确是科学,讲出吸引力是艺术。要使大学生愿意听并且相信我们讲的理论,必须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钻研教学艺术,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概论课教师要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必须做到:(1)是要经常向同行学习,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听课,特别是要观摩哪些上的精彩、生动的老师所上的课,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2)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灵活利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专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影等等。这些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受教育者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力,达到传统教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4)《概论》课教师要加强学术研究,跟踪学科前沿,不断更新理论知识;要多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尤其对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把得准、看得透、说得清、辨得明,以努力增强其说服力、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概论》课教育的针对性,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以科研促教学。

[1]Joseph S,Nye Jr.Soft Power:The Means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M].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4.

[2]周济.2008年1月20日在全国高校《概论》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Z].

[3]杨文森.《概论》课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实现途径研究[J].社科纵横,2008,(4):196.

2011-07-20

2009年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JG200911)

杨文森(1968-),男,福建仙游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概论实力理论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实力抢镜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