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基于教学模式创新视角

2011-08-15洪亚辉赵佳荣

外语与翻译 2011年3期
关键词:创造型创造性科技

洪亚辉,赵佳荣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基于教学模式创新视角

洪亚辉,赵佳荣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分析了培养创造型人才特征与重要性,并基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教学与科研方面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途径和方法。

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创新;高校

人类社会历经演变,正在蕴酿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这场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主流,以现代化为特征,正在推动人们的思维、行为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巨大的变革,科技创新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科技创新需要高校培养大量创造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事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科技创新就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中首次提出并通过实践总结证明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体系。这种所谓创新首先是新,然后是通过实践证明,其实是具备系统的完整性。它不是胡编乱造,也不是只言片语,但也不一定是前所未有。因为任何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都是建立在一定科技成果基础之上,换言之,科技创新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具有实践和实际意义的新的知识与技术系统[1]。

纵观人类社会科技创新的历史,科技创新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的特征。科学性。科技创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二是这种创新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它不是凭空想象或想当然,也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或实践体验;更不是机械组合或胡编乱造,必须具备严格的科学性,而且经得起严格的科学检验。如电的发现和发明、空间技术的探索和利用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相对论”的提出和论证都具备典型的科学性并且已经过科学验证。创造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相对继承性、普遍性更有震撼和价值。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工程的理论技术的创新,不但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观念,而且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新颖性。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到今天,它要求新的活力、新的事物、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只有这样,它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它才会实现发展和跨越。如动植物新品种使我们得到了多样性赏受;电脑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与环保新技术给地球带来了新希望。科技创新是一种全新的、使人耳目一新的、能给社会和人类带来新的希望的新的理论和技术。实践性。科学实践是科技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科技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实现科技的创新性不但需要我们用广博的知识,对前人的理论和技术成果进行广泛的比较和鉴别、启动思维的创造性,进行实现新的构想;而且要求我们把这种创造性构想通过科学实践加以多次试验,发现和验证才能完成。因此说,抹杀了科技创新的实践性只能是天方夜谈,同时也告诉人们,科技创新需要付出代价和艰辛,需要科学的态度和非凡的意志力。

科技创新的特征提示我们:科技创新是一项很严紧、很精细、很苛求的系统工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倡导和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实现科技创新,首先要有一个社会的认同和共识。要通过政策、舆论、教育、宣传等多种手段,倡导科技创新精神,弘扬科技创新的传统,阐明科技创新的主张,陈述科技创新的意义,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其次要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和物质基础。当代科技创新建立在科技发展几千年的基础之上,其要求和难度高于任何一个发展时期。没有厚实的文化和物质基础作支撑,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这就要求我们文化教育、科研条件、生活物资、成果奖励等各方面给科技创新以投入和满足,从而奠定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物质基础。

然而,科技创新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能力的结果[2]。现代科技发展证明,任何一个创造性成果出现,它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依赖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如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应用和推广,经过几代人,全世界数以亿级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才得以今天的成就;杂交水稻从理论的提出,到发现和培育成功,也是以袁隆平先生为旗帜的一大批精英几十年奋斗的结果;人造卫星上天那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人员的系统社会行为。因此说,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基础需要人,获得科技创新成果更需要人。实现科技创新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

二、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高校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的主要任务有两条:一是培养专门的高级科技管理人才,其次是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据资料统计,我国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得者几乎都接受过大学教育;国家级科研课题的首席科学家或主持人,高校教师占有极大的比例。国家973重大专项大多集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型高校。这一方面说明,高等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摇篮;另一方面说明教学与科研相关,高等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造型人才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任务,也是对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严峻挑战。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具有未来战略高度。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不太注意受教育者思维的培养[3]。如在知识构架上,只注重相关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缺乏拓展性,把受学者套在专业的圈子里;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只局限于已经发生的,教材上有的和一些基本的定律、原理,缺乏前瞻性;在考试方法上多用闭卷考试,迫使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丰富的想象。这种办学的指导思想,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禁锢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应该调整为培养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有专门知识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高校的办学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教育是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及成果的总结,所以教育的办学方式本应和社会及实践交融,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然而,我们的传统办学方式坚持以校为主、以教为主、以课为主,用考试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智低能、高谈阔论,走向社会普遍反应动手能力差,独立工作能力差,创造性完成任务差,这对高等教育价值和作用的发挥打了很大折扣。这就迫使我们高校的办学方式必须坚持开放式教学,必须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科研实践中主动地思考一些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4]。

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的调整。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包括知识、技能、道德和行为规范;二是包括培养人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或者是程序式程式。培养创造型人才,首先是思维的创造性,其次是行为的创造性。而传统的专门人才、事业接班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应该调整为具有专门知识和创造性能力的未来事业接班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确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不容抹杀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事实也证明“考试型”、“书本型”、“高分低能”、“高智低能”在大学生中不泛其人。这也从现实角度提醒我们,只有进行高等教育和教学进行调整和变划,才能真正使高校变成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摇篮。

三、高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创造型人才固然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开放式的办学方式,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更需要一条正确的培养途径和科学方法,因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付出科学而辛勤的劳动,把人才的创造性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各个阶段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一)让学生明了社会的创造性和专业的创造性相统一

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这是因为人类创造了工具、语言、文字、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历次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更是人类创造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创造产生了社会的分工、产生了科学领域、产生了学科和专业,所以说大学的专业是一种社会创造结果。然而专业的创造性是社会创造性的专门化和深化,只有领域、学科、专业的创造性,才能形成社会的创造性成果。所以说社会的创造性和专业的创造性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在专业教育、学科介绍、专业介绍和课程介绍中必须阐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主观臆造和人为设置的。同时介绍社会发展中需要我们的学科、专业、课程创造性地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的同时去思考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自身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使学生明了学科、专业、课程的社会地位、社会贡献和社会未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和灵感。三是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发展过程中逐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学生明了自己的使命、自己努力方向,从而激发其联想和创造欲望。据此,专业教育、专业介绍、课程介绍应始终坚持创造性原则,必须始终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正因为我们生物技术专业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坚持了这些原则和作法,所以历届学生的固学率达100%,毕业论文优良率达20.6%,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38.6%。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的结果。

(二)实施教材教学、专业读物辅导、学术讲座三结合教学方式

教材具有成熟性、周期性和时间性,所以它很难反应当前和动态,单纯依靠教材教学,很难使学生满足和创造欲望。专业读物相之教材,其时效性和知识的拓展性较强,能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对专业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术讲座能反应学科和专业的动态、趋势,具有综合性、新颖性、时效性及权威性特征,对学生具有激励和感染功能,对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因此,坚持教材、专业读物、学术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及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求新和好奇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比如,我们在讲授《现代生物技术》第一堂课时就给学生列出参考读物,其中著作6-8本,杂志10种以上,并就其读物内容在讲课中结合教材进行课堂提问并开展一至二次课堂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同时,就生物技术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科研和体会,花两课时给学生做一次学术性讲课,加深学生的课程印象,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样学生到课率高,每堂课到课率达到95%、课程考分高,90分以上达到20%、毕业论文选题与课程内容相关度高,大二就有学生开始毕业论文选题与实施。从而出现了“三高”现象。

(三)采取教师、外聘专家、本专业有成就毕业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讲授的主体,但由于任务和工作环境的局限性,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到限制,加上长期与学生面对面,学生容易产生审视疲劳。相对本校教师,外聘专家有某一方面的学术与研究专长,有社会的荣誉和影响力,能满足学生崇科和好奇心理。本专业有成就的毕业生,他们的培养教育环境与在校学生相似,他们运用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实践和奋斗中得到社会承认,他们从校园走入社会后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体会和感悟,他们是在校学生最贴近、最能产生信服感的。一个群体容易使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今天的自我,寻找明天的自我,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飞翔的欲望。因此,采取教师、外聘专家和有成就本专业毕业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欲望,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我们采取外聘专家定期讲学,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校庆、院庆、系庆、校友聚会等各种机会和途径邀请校外专家和毕业生给学生谈专业、谈学科、谈未来、谈个人、谈社会,利用大量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的意志、热情、创新欲望和创造灵感。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维能力及和开拓精神反应良好。

(四)融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灵感

专业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验证和应用。事实证明,书本知识、理论知识,由于学术观点、时间、环境的因素影响,它和实际是有一定差异的。而恰恰是这种差异的存在,能够引起学生的怀疑,进而思考,进而寻找原因,进而产生创造欲望。因此说专业实习不单是验证和应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产生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一种置身于社会实际的体验过程,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到社会的结构性、真实性、复杂性、差异性、理想性。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会受到社会的刺激、感染和薰陶,产生一种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产生一种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培养。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过程。这是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新的理论和实际突破,进而取得新的成果。然而科学研究又是一种艰苦的探索过程,有曲折、有反复、有失败,也有成功。因此说,参与科学研究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大三、大四学生中筛选一批优秀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融实习、实践科研于一体,收到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仅生物技术专业99级1班一个班有30个学生,毕业后到现在获得硕士研究生文凭有24人。现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的1人,北大读博士的1人,其他大学读博士的3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有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项目资助1人,出国留学的1人。在不同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事实证明,应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践和科研锻炼。

(五)抓住课程和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造力

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是创造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写作专业论文,它不单需要丰富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需对本领域、本学科、本专业的动态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新观点、新思考,展示自己科研新成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六个环节。一是教师环节,即教师要提示在本领域中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一些问题,并阐明其价值和意义;二是选题环节,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思考最多的一至二个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三是资料收集,包括该选题的现状、动态、写作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支撑,尤其是支撑选题所必需做的调查、考察、实验和研究。四是论文研究内容实施,这个环节反对学生抄袭,弄虚作假和随意杜撰实验和科研结果行为,强调科学、实事求是和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态度。五是论文写作,包括写作提纲、正文写作、论文修改要求学生新、精、准,即论文有新意、简明扼要、锐而精、表达准确。六是论文展示,包括论文宣读、论文答疑、论文评价和对论文的建议修改意见。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严肃性、科学性、精确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1]杨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新通信,2009,(6).

[2]孙昕.创新——人类进化之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11-01.

[3]邱立友,霍振扬,戚元成.“解惑授业传道”新教育观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

[4]邓秀新.农业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农业教育,2008,(1).

2010-12-10

湖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

洪亚辉(1955-),女,湖南益阳人,教授。

猜你喜欢

创造型创造性科技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中职机械教学中创造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现代教学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