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忽视口语交际教育的原因探寻*

2011-08-15江琴英

外语与翻译 2011年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文

江琴英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教研组,福建三明365000)

中国忽视口语交际教育的原因探寻*

江琴英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教研组,福建三明365000)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不重视它的原因主要有:中国地域文化特点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封建文化的压抑、禁锢;教育体制的影响。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真正从根源上改变中国人的口语现状。

口语交际;地域文化;封建文化;教育体制

据统计,语文的听说读写几种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中,听占了45%,说占了30%,读占了16%,而写只占了9%。也就是,听与说共占了75%强,而读写至多只占25%,可见听与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听说能力就是现在所说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还能起到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

本来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很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的。西周的国学就有学习说话的内容。据《周礼》载:“大司乐教国子以乐德、乐语、乐舞。”所谓“乐语”,指的是包括“兴道”、“讽诵”、“言语”在内的综合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讲,“兴道”即道德教育,“讽诵”即阅读教育,“言语”即说话教育。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汉语口语课程也曾经相当繁荣。这一时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养士成风、说学盛行,重视口语课程的当以儒家为突出代表,教育家孔子的孔门四科中就有“言语”一科。《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录,其中多处谈到了“言”即谈话的重要性。如《阳货》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子路》篇:“一言可以兴邦”等等。我国古代另一位教育家墨子同样重视说话,他在《尚贤》篇里提出做一位贤人要达到的三条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其中的“辩乎言谈”就是说做贤人要具备能言善辩的口才。正因为古代教育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国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雄辩之士。《左传》、《战国策》等史书里就记载了许多能说会道,辩才无碍,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谋臣策士,如苏秦、张仪、冯谖、唐睢等。可是为什么到了后来,直至发展到现在,中国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视还是不够呢?从中国的地域文化、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教育体制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口语交际培养是如何被压在千年的冰峰下而难见天日的。

一、中国地域文化特点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考察文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嬗变,应该从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入手加以整合。其中,地理环境往往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成和存在的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居住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冷暖等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早期文化的形成更为直接,这也就会造成对民族性格的很大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中国庞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秦汉之际,6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中原一带;淮河以南的南方,长城以北的北方,均属地旷人稀地区。魏晋以后,随着北方民族的南下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口的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至唐宋以后,形成了东南部农耕区人口稠密,西北部畜牧区人口稀疏的分布局面。研究结果表明,唐宋以来1000年间,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的东南农耕区,占地面积约为40%,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全国的90%以上;地理气候条件较差的西北畜牧区,占地面积近60%,产业结构以畜牧为主,穿插分布着小块河谷、绿洲农业区,人口比例一直在总人口的10%以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以来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东南农耕区域,造成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土地面积日益不足的矛盾。人们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狭小地块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对土地实行最经济的利用,藉以维持生存。时日既久,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居、乐天知命的民族性格。同时,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分依赖,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古人的视野,从而影响了对外的扩展与开放,更造成民族的安分守己、保守内敛的性格。而中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又促成了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体(家庭)的很早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直接与自然界打交道,靠天吃饭万事不求人,加重了自我封闭的心理。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其版图便“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大陆的轮廓已基本确立。中国东边面临大海,是古人难以逾越的太平洋,而并非地中海、波斯湾那样的内海;其陆地外缘,不仅有西北横亘的漫漫戈壁沙漠,还有西南耸立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边陲的横断山脉。大海、沙漠、高山四面围护,使中国大陆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封闭隔绝的地理格局,成就了中国文化的独立性。由于中国最早产生了农业文明,而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缺乏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所以形成了独立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态势,中国古人产生的这种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状态,加上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又助长了自大自尊、自我中心的文化惰性。

这些安分守己、保守内敛、自我中心的民族性格都必然影响中国人对口语的习惯,造成不喜言说、不够开放的性格。

二、封建文化的压抑、禁锢

随着中国社会封建体制的确立、完善,封建思想文化的压抑、禁锢,也由于口语文化受落后生产力与传播手段的制约,中国文化在其言语形式上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向——口语转向书面语,文化内核开始由民间走向庙堂,日益精英化。言语符号越来越远离生活文本。以“写”代“说”成为趋势和主流,尤其是长期的诠释典籍、书面语取仕制度,导致口语文化被长期边缘化,言论自由日益成为一个远去的梦幻,演说、辩论等口语活动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土壤,口语及其文化已难再有昔日的辉煌并成为社会风尚。口语文化的创生与积累由此进入了漫长的低潮时期,口语课程被“遗忘”,国人语文生活进而呈现为一种无语状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笑莫露齿,话莫高声”,“言多必失”等信条也相应而生,形成了两千多年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去个性化的教育,学习者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消解其独立的个性与思考,让圣贤先哲借今人之口说话,使其成为统治者驯服的工具的过程。尤其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汉学学风转向以师法古人、专治经典为主要内容,认为学语文就是为了治经,读书就是读些四书五经和圣贤列传。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沿着这条无语的暗哑之路走了两千多年,这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经过历史的积淀,它还渗透在中国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口语课程,特别是人生早期的基础教育中的口语课程,已被书面语教育逐出了课堂,这给个体的言语发展带来了几乎是先在的限制和太多负面影响,有的甚至已积淀在民族文化的肌肤、血液之中。同时,传统语文教育也漠视了庙堂之外的、活在民间的口语文化。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实际上只有阅读和作文教学,所学语言是与生活中不断发展、更新的日常口语脱节的古典语。因此,在秦汉以后直到清末民初的两千多年里,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领域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口语课程的。虽然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人们生活中自觉自发的口语教育与训练仍然潜滋暗长着,但是因为长期不被重视,口语课程一直是一种“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更缺乏对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不仅导致我国口语文化长期处于贫乏状态,也使古代语文教育资源大量流失,导致今天我们的口语课程与教学资源稀缺。

三、教育体制的影响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重读写,轻听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其根源在于我国封建社会中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到了封建社会中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统治阶级纯以文章取仕,乡试、省试、殿试,三篇文章定终身,读书人趋之若骛。这就开了只管读写,不顾听说的风气。尤其到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八股文成为文章的规定格式,更无人理会听说了。事实上,当时语文教学已经完全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识字——读书——写文章——应试”就是当时所有读书人必须遵循的道路。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了,开始推行学校教育,加上白话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相继开展,都对传统的语文教育产生了冲击,随着西方口才学、演讲学的引进,在少数有识之士(如胡适、黎锦煕、阮真)的倡导之下,有的学校(如上海吴淞中学、长沙一中)开设了演讲、辩论等旨在培养听说能力的课程,但影响不大,未能触动重读写、轻听说的根基。

20世纪60年代初,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先生对听说读写应全面训练的问题发表了中肯的意见。遗憾的是,这些正确主张并未得到贯彻,反而遭到了压制。建国以后,在分别于1956年、1963年、1978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仍只提读写能力的培养,不提听说。直到1986年颁布的大纲,才第一次将听说放到了与读写并重的地位,突出了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思想。但由于整个教育体制仍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体制,考试时仍只考读写,不考听说。

在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大多数老师囿于狭隘的功利意识,对口语表达能力形成产生误解,而且也对训练听说能力的原则和方法缺乏认识,也就仍然走着只顾读写的老路,因此他们并不热衷于设计有系统的听说教学活动,而进一步把全部精力放在设计读写教学活动上,造成教师自身口语表达能力低下也缺乏口语教学的理论,即使有极少的为应付所谓的“素质教育”而进行的形式上的口语训练也因缺乏系统的组织和设计而被架空了。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因教育者和大环境的影响,对口语能力的提高一贯持不理解和轻视的态度,许多学生都认为既然是自己天天应用的“母语”,运用口头语言来表情达意,是应该绝对没有问题的。甚至有的对“能说会道”者持贬抑态度,视之为轻浮、爱出风头。有的还以为“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少说为佳”、“话到嘴边留半句,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这些陈腐的传统观念还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约束着他们的言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的成熟,口却越“闭”越紧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想说不敢说。此外,由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并不是朝夕可得的,学生们往往认为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收获不大,因此缺乏参予的积极性、消极应付。领导不重视,教学管理不能严格把关;教师不愿在教学中多下功夫;学生不积极学又加上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编写的缺陷及教学资源的短缺。于是恶性循环,口语训练效益低下。

四、结语

跨越千年的历史,深入到民族性格形成的源点,我们才能真正深刻理解中国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重视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深刻的原因分析之后,统一对口语交际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开始去改变中国人的口语现状。

[1]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2]卢思.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3.

[3]岳剑优.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0):63-64.

[4]刘伯奎.口才与演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11-07-15

江琴英(1973-),女,福建清流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语文
情景交际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交际羊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