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研究*

2011-08-15李群

外语与翻译 2011年3期
关键词:语义上动宾语素

李群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 355000)

现代汉语“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研究*

李群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 355000)

研究“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从动宾式动词分类、宾语的分类、语素意义角度分析动宾式动词结构、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认识其使用规律,以便能让“动宾式动词+宾语”能得到正确使用。

动宾式动词;语义;语素

“动宾式动词+宾语”是现在流行的一种语法现象,已引起汉语语法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动宾式动词及其宾语的类型和使用规律来展开对“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分析研究。

一、“动宾式动词+宾语”综述

(一)动宾式动词分类和带宾语的情况

动宾式动词,就是由一个表动作行为的语素和一个表动作涉及对象的语素所共同组成的词语,从语法功能上来看,该词语属于动词性。根据构成语素来分,可以把动宾式动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动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如:忘记、听说等;第二种是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如:授权、注意、着手、超支等;第三种是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如:比美、摆阔、吃苦、报废、争光等。

从能否带宾语来看,动宾式动词一样可以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类。

据学者研究,现代汉语中能带宾语的动词达到了90%之多,但动宾式动词却一般不能带宾语。学者凌德祥发现在9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3018个动宾式动词中,能带宾语的只有298个,仅占动宾式动词的9%。

为什么动宾式动词大多数不能带宾语呢?从其构成来看,动宾式动词大多都是由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构成的,如同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加上单音节的名词,而这名词性语素恰恰阻碍了动宾式动词再带宾语。由动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可能性比较大。如“听说”、“忘记”,它必须指向一定内容,“听说传闻”、“忘记所有”等。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构成的动宾式动词,是否直接带宾语要由句子的语义内容来决定。如“两个女孩在比美”中的“比美”在句中已有了完整的语义。因此并不需要接宾语。再如“这饮料能比美牛奶”,中“比美”能接宾语“牛奶”。仔细比较,第一个句子中比美有完整的语义,而第二个句子中只有接宾语,动宾式动词“比美”才完美。所以我们总结说,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这类是否接宾语,要由句子的语义来决定。

此外,我们发现一些动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组成的动宾式动词也可以直接加宾语。其实,这是源于古代汉语,是从古到今流传来下动宾式动词的使用习惯。如:

这项水利工程造福人类

中国称雄世界

句中,“造福”是动宾式动词,是沿袭古汉语的“造福百姓”而来的,沿袭使用到今天。“称雄”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汉语“称雄中原”“称雄诸侯”流传下来的。这些动宾式动词本身是从文言词汇一直使用至今的。这一类的词语还有“让位、立足、归罪、寄语、任职、称雄”等,都是沿袭古汉语的用法。

(二)动宾式动词搭配宾语的类型

动宾式动词搭配的宾语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体谓词性宾语。

(1)体词性宾语:

例:出台法规政策。

长江闻名世界。

小明告别他的家乡。

例句中,宾语“法规政策”、“世界”、“他的家乡”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属体词性宾语。

(2)谓词性宾语:

例:我听说犯人逃离监狱。

这个科学家动手做实验。

例句中,谓语“犯人逃离监狱”是主谓短语、“做实验”是动宾短语,属谓词性宾语。

二、从语素意义分析动宾式动词的结构

我们可以从语素的角度来分析动宾式动词的结构。从语素意义来看,有语素凝聚一体的动宾式动词和语素相互独立的动宾式动词。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动宾式动词+宾语”的使用情况。

(一)语素意义凝聚一体

语素意义一体的动宾式动词,如“出席”、“动员”、“授权”“注意”等,构成动宾式动词的两个语素中不能插入其他的词语,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表达一个意思。如“出席”——“出”、“席”这两个语素都不能够单独使用,且两个语素中也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表示“参加”的意思。可见,“出席”这个动宾式动词有着很强的凝聚性。再比如“动员”中的“动”和“员”也一样,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表示鼓动的意思。

他出席代表大会。

他动员全班同学。

警察局长授权王安负责这件案件。

领导排长命令他坐下。

例句中动宾式动词“出席”“动员”“授权”“命令”后的宾语“代表大会”“全班同学”“王安”“他”都是体词性宾语,可见:语素意义凝聚的动宾式动词,后面接的大多数是体词性宾语。

语素意义凝聚的动宾式动词还有:授权、平反、出席、注意、胜任、超额、构思、动员、标志等。

(二)语素之间相互独立

所谓语素意义独立的动宾式动词,是指构成动词的两个语素独立性比较强,语素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放心——放一万个心;插手——插不得手;负责——负一切责。

再看看语素独立的动宾式动词+宾语的使用情况:

领导放心新手办事

他负责做这件事情

车间加工这个零件

例句中,动宾式动词“放心”是由“放”和“心”两个语素构成,“放”是“放下”,“心”表心理,只有这两个语素结合在一起时才表示不担忧的意思,才能带着宾语。“负责、加工”也一样,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带宾语。这类语素意义独立的动宾式动词数量也不多,只有“投机、留心、解雇、加工、插手、加班、担忧、减产、负责”等。

例句中动宾式动词“放心”“负责”后的宾语“新手办事”“做这件事情”,是谓词性宾语。而“加工”后的宾语“这个零件”,是体词性宾语。可见:语素独立的动宾式动词,后面接的宾语类型比较广,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都能接。

三、“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分析

对于“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结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语义的角度上展开分析研究。

(一)一致关系

下面有几组动宾式动词+宾语的例子

从师赵本山取名李娜化名三毛更名刘三改名覃溪

以上例子中,宾语“赵本山”是动宾式动词“从师”所指向的事物,与“师”在语义上具有同一的关系;再如“李娜”这宾语是“取名”所指向的事物,在语义上与“名”也有同一关系;其他几例也是一样的情况。

再看“从师赵本山”,“师”和“赵本山”虽然都是指向同一事物,但“师”是一般的普通名词,而“赵本山”则是专有名词。“更名刘三”、“改名覃溪”也是这样。由此可见,在同一关系的“动宾式动词+宾语”的句子中,动宾式动词的宾语素一般为普通名词,用来说明后面宾语的特征、身份以及类别等等;而充当宾语的词语则为专有名词,用来限定动宾式动词所指向的范围,两者所指向的角度不同。从语素自身的性质进行分析,动宾式动词中做宾语的语素一般不能确定某一个对象,所以是无定指的成分;而宾语是确定所指向的对象,因此是定指成分。从结构上来分析,动宾式动词的宾语素和其宾语之间能构成判断关系,如“师是赵本山”、“名是李娜”。

还有一类动宾式动词与宾语存在同一关系的,如:

定编三千人超编二百人扩编四人创汇三亿元投资五千元

超龄三岁超额百分之五十减员一人超重十斤创收三千元

增收一百元超支五千元增产两千斤超产一千吨

在“定编三千人”中,“定编”中的“编”是“三千人”的类别,“三千人”是具体的量。在这类同一关系中,动宾式动词的宾语素是普通名词,表示所指宾语事物的类别,而动词的宾语则是由数量词和普通名词构成的数量短语,表示动词所指类别的数量。

(二)从属关系

在“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结构中,还有一种从属关系,如:

改编部队出席会议得益赵老师就职外企起草文书

任职卫生部出版《胡适全集》翻版《三国演义》改版《市民报》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改编、出席、起草”等都可以指向很多方向,而后面的宾语“部队、会议、文书”等都只是它们众多指向中的一个,两者在语义上存在从属或领属关系。

(三)给予关系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给予关系结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进行仔细地分析。

致信总统寄语小读者致函中宣部上书总理

这一类“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结构中,动宾式动词和宾语有着一种给予的关系,如“致信”给予的对象是“总统”,“寄语”的对象是“小读者”。“致信总统”表示给“总统”一封信,有着给予的意义,“总统”是给予的对象,“信”是给予的内容。所以从语义上总结:在这类“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给予关系结构中,动宾式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其中的宾语素表示所给的事物,宾语则表示给予的对象,可以是集体、单位或者个人。

这类给予关系,可以在宾语前加“给”,如:致信给总统、寄语给小读者、致函给中宣部、上书给总理;也可以用介词“向”让宾语前置作状语,如:向总统致信、向小读者致语、向中宣部致函、向总理上书。

“动宾式动词+宾语”还有一种给予类型,如:

请教老师求助邻居取材生活取信他人讨好领导

这些类型,动宾式动词和宾语虽然也有给予意义,但是更多是获得物与给予者的关系。从语义上来分析,动宾式动词中的宾语素表示获得的事物,其后充当宾语的名词性成分表示事物的给予者,也就是动作的发起者;如“请教老师”中,动宾式动词“请教”中的“教”表示获得的事物,宾语“老师”就是事物的给予者;再如“求助邻居”中的“助”表示获得的事物,宾语“邻居”就是动作的发起者;所以从语义上来分析,这类“动宾式动词+宾语”的结构是一种获得物与给予者的关系。

这类获得物与给予者关系的结构,可以在宾语前加个介词“向”,组成介词短语移到动词前充当状语。语义上理解是“向+宾语+动宾”,如“向老师请教”、“向邻居求助”、“向生活取材”、“向领导讨好”、“向他人取信”。这样也更好理解这类关系中,动宾式动词的宾语素是宾语所给予的事物,而获得事物的主体是动宾式动词的主语,如“小明请教老师。”获得事物的主体就是动宾式动词“请教”的主语“小明”,“教”是宾语“老师”给予的事物。

(四)处所关系

动宾式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表示处所的关系。如:

落户城市涉足山村寄居海外驱车乡间

移居美国出口美国转道香港出兵朝鲜

从语义上分析,在这一类中,动宾式动词是发起某一动作,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或处所。如“落户城市”中,宾语“城市”表示处所,是“落户”这一动作所发生的地点或所指向的处所。这种动宾式动词+地点处所宾语的结构就是处所关系。

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中有一种是表示方向性的,即动作即将达到或者已经到达的处所或者目的地,可转化成“到(向)十处+动”的结构格式。如:落户城市——到城市落户、出口美国——往美国出口、出兵朝鲜——向朝鲜出兵,等等。

动宾式动词所带的宾语还有一种是表示该动作自始自终在某个地方进行或者在某处发生。如:

驰名中外称雄东亚做客中国立足职位

从语义上来分析“驰名中外”这个结构,宾语“中外”是动宾式动词“驰名”所表示自始自终发生的地方。放在句子“海尔产品驰名中外。”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理解宾语“中外”是表示动作一直发生的地方。

四、研究“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意义

由于“动宾式动词+宾语”具有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优点,这几年来在报纸、电视和广告等新闻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品味人生”、“驰名海外”等句式。本文对“动宾式动词+宾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见解,目的就是为了使“动宾式动词+宾语”这种句式结构在口语、书面语上均能得到更好地传播,方便人们更好地去使用和传播汉语。

[1]陈倩倩.“动宾式动词+宾语”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06,(4).

[2]程艳花.支配式合成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3]董秀芳.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2,(3).

[4]刁晏斌.也谈“动宾式动十宾语”形式[J].语文建设,1998,(6).

2011-07-15

李群(1974-),女,福建福鼎人,讲师。

猜你喜欢

语义上动宾语素
基于HSK 作文语料库的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四级单词对对碰(2)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
动宾结构中动词虚化的认知阐释
英语并列结构中的对等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