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阅读及其鉴赏
2011-08-15邓双荣
邓双荣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份。上古歌谣,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直至现代新诗中的诸多名作,都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不读诗,无以言。”读诗是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教养,是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该如何读诗,怎样提高鉴赏能力呢?
读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什么”,二是“好在哪”。
一、说什么
“说什么”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要读懂作品,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读诗的知识准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弄通字词,了解大意
比如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若不知“簟”为何义,则殊不能解。知其为“竹席”,则可知此句意为:红艳之荷花也已凋零、香消玉殒,而盛夏人们之爱物竹席因秋凉之至也已弃置一旁,暗寓闺怨之意。柳永的《雨淋铃》“此去经年”,“经年”是多少年?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扬州路”是否一条街的名字?(它是宋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省,范围要大得多,如果是一条街,辛弃疾的忧患就要大打折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诗被称为语言的艺术、语言的精华,弄通字词就是要进行语言分析。进行语言分析时,不要想当然,尤其是那些你认为似乎没有问题的字词,更应该确实搞清具体所指。有人解说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是“晚上的枫林”,它怎么就比早上的更美呢?应该是“晚秋的枫林”,后面不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吗?
(二)明白本事,晓其所指
一首好诗或一首好词,大概都有它的本事或历史事实,我们如果不知道,往往不能充分领会到它的好处。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即诗人之写实。古人有这样的故事记载:崔护于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庄园,花木盛开,寂若无人,口渴,扣门求饮,有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她独倚小桃树的斜枝而立,对崔护很有意思。久之,崔辞去,女送至门,似乎有不胜留恋之情,崔护也恋恋不舍地离去。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情不可抑,复往寻之,门墙如故,人却离去,铁锁扃户,崔不胜感慨,于是就题此诗于左边的门上。此诗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情节性,前两句是回忆过去,后两句为感慨现在,今昔相比,惆怅无尽。此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了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的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诗所写,别有用意。据《唐诗本事》所载:朱认识张,引为知音,张索朱之文章二十余篇,甚推赞之,朱作此诗,其意即为:您看了以后,觉得我的文章怎么样?在参加考试之前,我想知道它是否符合当世的标准?张答诗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则朱问张答均非直言,都借女人说事儿。朱庆馀所写乃借闺意而言,全诗以新妇自比,以张比新郎,以公婆比主考官,确实比得非常巧妙。张籍的回答也是如此:你就像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称赞,不要为这次考试担心。
不少诗作均有其生活之所本,忽略了这个方面,便忽略了许多诗坛佳话,仅泛泛而论了。当然,也有人认为了解本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读古人的诗往往会陷入二难处境:不知道背景材料时,理解难以真切深入;弄清了背景则又可能打破读诗时的第一印象——往往很美的印象,有时简直是背景材料知道得越多越痛苦。就是这首朱庆余的《闺意》,媳妇马上就要去拜见公婆,一大早便起来梳妆打扮,争取得到一个好印象,为此,她低声细气的向新婚的丈夫征求意见,问自己打理得如何,一个刚刚出嫁的新嫁娘难免底气不足。很浓很美的诗意,被这个背景搞得面目全非。
(三)了解作者,知人论诗
要理解诗歌,还涉及到对作者的了解。对作者缺乏一定的了解,也不能很好地读懂作品。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不了解柳宗元志图革新反遭打击而遗世独立的际遇,便也只能看到诗中之寂静。明胡应麟则指出诗人之心境不是太静,而是太闹,表面的一片孤寂,实在掩盖不住内心一片躁动不宁的思绪。
柳永为什么多写艳情?他初名三变,古书记载他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其作传入宫中,仁宗好其词,每对宴,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醉蓬莱》,因内官达后宫,且求其助。宋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其词矣。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放榜,上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三变由此自称“奉旨填词”,因仕途不得志,才混迹于风月场中。《雨淋铃》无记载写给谁,然而,和柳永关系如此者,当不在少数。古小说中有《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的演绎。
(四)通晓典故,知道意象
读诗当然还包括对典故和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的了解。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意象是古人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被后人认同并习用。
辛弃疾的词,就较喜欢用典,《永遇乐》一词,就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等典故。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就用了“回文织锦”、“雁足传书”等典故。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如“月满西楼”月圆人不圆;柳永词中的悲秋(“冷落清秋节”)。其他诸如猿鸣之凄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人送别诗中多言“柳”,谐“留”之音;写鹧鸪则思归(“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言红豆寓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杜宇以哀亡国(“望帝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碧玉以言妙龄(“碧玉小家女”);小姑以表单身(“小姑所居,独处无郎”)……不胜枚举。
以上均为读诗之初步,要了解。只有了解了,才能谈得上欣赏。
二、好在哪
读懂诗意之后,进而要明白其好在哪,进一步领会其艺术魅力,也就是欣赏。怎样去体会诗歌的妙处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驱遣想象,再造形象
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创造现实的表象或形象的心理能力。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创作,同理,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欣赏。读诗则必须通过文字之中介再造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离情别恨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题目,也是一种最难状写的情感体验。上片正面写分别的情景:东京城外,酒旗低垂,衰柳斜曳,于薄暮的寒蝉声中,一对恋人正在依依话别。两情正浓,暮鼓冬冬,行舟催发,眼看此去,天南地北,人各一方,泪眼相对,口不能言,万千情意,只在将别时的紧紧一握里。下片则宕开一笔,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多情者皆然,但我的分别却是更让人不能忍受的冷落清秋时节。设想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酒醒梦回,置身何处?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情景交融,离愁绵邈。末句直抒胸臆,从此一别,年复一年,纵然有良辰美景千般风情,又和谁去一起欣赏诉说呢?
想象之关键乃是调动生活积累,用欣赏者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体验,与作者共鸣。生活知识越丰富的人,其想象能力也越强。不同的生活经历,对同一首诗,可以引发出不同的审美心态。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前人就有把野草喻为小人之理解。
(二)调动感情,领会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写作乃是因情动于衷而不得不发,欣赏者当然亦应“感情用事”,必须把自己作为“当事人”而不单纯是旁观者,要与作者共鸣,同悲共喜,如此才能体会得作品之妙。
当然,不投入感情不足以欣赏,但太过投入亦不能欣赏。焦循《剧说》记明末杭州女伶商小玲者,尤擅《还魂记》,“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每演杜丽娘《寻梦》、《闹殇》诸剧,如同自己就是真的杜丽娘一样,缠绵凄婉,泪痕盈目,一日,演《寻梦》一出,刚唱至“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依声掷地,春香上视之,气已绝矣。
艺术妙在逼真而不当真,艺术欣赏的趣味也妙在认真而不当真。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太近则投入其中被细节迷惑,不识庐山真面目,也谈不上欣赏。
(三)体会修辞手法与措词之妙
诗歌之特点乃其形象性,而各种修辞手法之运用,即为使之形象化,比喻、夸张、对仗、双关等等不一而足,关键是考察其修辞效果。
古人写诗极重炼字。孟郊贾岛称为“苦吟派”,“为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李贺写诗呕心沥血,何其辛苦。杜甫“老来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能体会其用字之妙,亦为欣赏之缺憾。
王国维《人间辞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何谓“闹”?李笠翁:争斗有声谓之闹。钱钟书:把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亦为通感。视觉感觉转化为听觉感觉。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古书记载曾用过“到”、“过”、“满”、“入”等字,均不满意,后用“绿”字,表现色彩之形容词用作动词,生动的描绘了春风一吹、江南遍地春色之动性动态。
要真正提高诗歌欣赏能力,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多读,多思考,多体会。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何止是唐诗,若能熟读几百首古今中外名诗名词之代表作,能力自然而来,鉴赏水平也就提高了。
[参考书目]
[1]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浙江文艺出版社编.徐志摩诗作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