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词群的研究综述

2011-08-15许一秀李志霞

文教资料 2011年36期
关键词:义位语义词语

许一秀 李志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词群的界定

“词群”、“词族”和“语义场”这些概念是紧密联系的,有异同点。孙常叙在《汉语词汇》中提出“同族词”,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提及“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通”的词,这种词实际上是同源词。同族词过去称同源字或同源词,徐通锵先生将其称为同族词。同族词是指语音相同或相近、语义上相关、有亲属关系的一组词。

符淮青先生在运用语义场理论时谈及词群,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和解释。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谈到“同语素词语族”(简称同素族)时指出:“成群的或若干个不同的词语单位,由于含有同样一个语素,即含有同一材料的共同意义成分,而彼此在意义上相互因应。应该承认,这种相互因应也是词语单位间的聚合关联,使相应的词语单位形成一种聚合的组织。”如“地底、地洞、地窖、地沟、地皮”等。除此之外,刘先生还认为,含有相同语素的单位不能只限于词,应当把固定语也算在内,把固定语纳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张志毅认为同素族词语由于含有同一材料的共同意义成分,意义上是相连的,对三个位置上目标语素的意义变体首先要分别考察,再按意义的不同,分出一个个带有区别性特征的小类,进而把同素族词语规整出一组组同素义族。

徐通锵先生把目标语素称之为核心字,把同素族词语称之为“字组系族”,认为前位同素族词语是“离心字组”,核心字“表一种义象或义素、语义特征”;后位同素族词语是“向心字组”,核心字“表义类或义场”。

符淮青先生提出的“词群”这一术语是指词汇场、语义场。他将词群分为同义近义词群(维他命——维生素)、层次关系词群(高、低、矮)、非层次关系词群(吃、喝、吞)和综合词群(驴、马、牛、山羊)。以语义的相同、相近、相关、相属等作为词群的标准。其中也包括以语义联系为前提的、部分词素相同的词群,如“橘红、枣红、桃红、肉红、宝石红”也属于同一词群。

综上所述,对于“词群”的界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不同的结论。有的以意义的关联为成为词群的前提,有的以相同成分存在为前提。刘吉艳(2008)在博士论文中对词群进行了界定:“广义的词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组词或短语,分为语义词群和非语义词群。语义词群是指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这些词在语义上有关联,属于同一语义场。非语义词群是指不以是否具有相同语义特征作为划分词群的标准,而是以是否具有相同的词素或词作为标志。”

词族有两层内涵,一是指同源词,一是指由同一词素构成的一系列词的聚合,关于语义场主要是从意义的角度出发,有一系列词组成的义位系统。关于词群、词族、语义场这三者共同点是都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构成的一个聚合,不同点则是词群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出发,重点是意义,词族除指由同一词素构成的一系列词的聚合之外,还指同源词。

二、词群的语义研究

我国古代第一部解释先秦典籍词语的词典《尔雅》是根据字(词)义的类别,字义的相同、相近、相关或同类而编纂的,共十九篇。其中《释天》为解释有关天文的名称,《释畜》为解释各类牲畜的名称,《释畜》按照类别分为六个部分。《尔雅》这种按义类编排词语的方法,成为我国辞书编纂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这是早期粗略的语义系统的观念,语义场正是语义系统的反映。除了《尔雅》,古代还有许多辞书常常会把同一个字(词)放在不同的词条中进行解释,如《释名》、《方言》、《广雅》等。这正说明了同一个字可以同时担负不同的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各自属于不同的聚合群,每一个群体中的词都可以构成一个近义或同义语义场,它们具有共同的义素来支持这个语义场的存在。虽然在古代汉语中已经有语义场的意识,但是大都是为了训诂服务,属于传统的训诂学范畴,与现代词义学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都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我国学者起初主要是围绕着聚合和组合这两种关系对语义场进行描述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语言学界主要讨论的是词义的聚合场,而且举例子一般涉及到颜色场、亲属场、家畜场等国外研究比较透彻的有限的几个语义场。只有贾彦德先生在英国语言学家李奇的语义理论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语义场理论。

王德春在《论义素和语义场》一文中指出:“义素分析既可以用于词汇意义,又可以用于语法意义。……义素分析揭示了语义的微观层次,提供了语义结构,并说明了词与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这些观点讲述得非常有道理,在实际的研究中要有意识地注意有关问题。

贾彦德提出“语义场是指义位形成的系统,说得详细些,如果若干个义位含有相同的表彼此共性义素和相应地表彼此差异的义素,因而连结在一起,互相规定、互相制约、互相作用,那么这些义位就构成一个语义场。”这是对语义场的定义。

张志毅认为:“语义场概念有广狭之分。多用广义的:以共性义位或义素为核心形成的相互制约的具有相对封闭域的词或义位的集合”,除此之外,张志毅先生还根据底层义场中义位之间的关系,分析出十种结构关系,即同义结构、反义结构、上下义结构、类义结构、总分结构、交叉结构、序列结构、多义结构、构词结构和组合结构。

刘叔新认为“词语在意义上互起影响作用,就是互相对比、映衬的意义关系。只有存在这种真正是语言意义相互之间的、互起影响作用的意义关系,才能有语义场或词汇场的存在。”

各家对语义场的划分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特色,也有商榷的地方。语义场的研究为探索语义的结构系统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类义词典的编纂以及语词的释义都有指导作用。同时还是对结构主义学派倡导的语言只包含语音、语法,不包含词汇这一观点的有力完善。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语义分析对比,揭示出不同语言的语义对应关系,这有利于翻译工作和语言教学。语义场的研究其中会涉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有助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语义场研究仍具有不足之处,取得成果的大都是封闭性的语义场研究,而对于开放性的语义研究则较难把握。语义场的划分基本上是建立在人为的经验的概括上,验证标准很难把握,究竟一个场里包含哪些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语感,不能给出严密规定的意义领域。语言中有不少词处于离散状态,在语义上和其它的词没有什么联系,如象声词,语义场对于这类现象无法解释。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和努力的方向应该是首先从理论上明确义位反映的不仅是客观事物,也包含反映客观事物的状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再者,就是在分析具体的义位时,在关注义位的词汇意义的同时,其语法意义也应当适当兼顾。最后,努力将虚词纳入语义场的研究中来,寻找其适合的道路。

总之,语义场理论在显示语言系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要揭示语言的整个语义系统的层次结构还相差甚远,因为语言的意义结构实在是太复杂了,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三、词群的具体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

关于颜色词,符淮青先生深入比较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表“红”的颜色词群在意义内容、意义关系等方面的异同,探索词群发展的规律,符淮青先生在《词义的分析和描写》一书的第九章明确论述有关词群的内容,对汉语的几个词群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汉语表示“红”的颜色词群分析,最后有汉以前的表示“红”的词语附录。李红印在《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一书中系统地分析研究汉语颜色词的语义问题,先是总结颜色词的国内外研究,进而分析颜色词语义分析的基础,接着用聚合和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颜色词的语义,可以说这是有关颜色词研究较为深入的专著。

关于人体器官和温度感觉的词群,任晔、吴芳华、任晓艳、满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关于亲属词,贾彦德论述了它的语义特点;冯英在《汉语义类词群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分析》一书中用认知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心、目、口、足、水、艸、糸、犬”词群的语义范畴和隐喻认知进行分析。

(二)新词群的研究

欧阳骏鹏指出新词语中存在词群现象,给出词群的定义,并且认为词群具有三个特点。通过考察新词语中的词群现象,他得出“相似性原则与语言的自律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依照相似性原则,创造了大量的新词;另一方面,我们又受到语言内部规则的制约,我们不能破坏语言内部规则生造词语。”的结论,这是很有见地的。

近年来,对于汉语新词群的研究侧重于个案分析,周士琦研究了由“霸”构成的新词语,将其分成四类,并指出形成的原因。张谊生从结构和搭配、表达和理解、发展和变化等角度对当代新词“零X”词族进行分析和阐释,他认为这类词在结构、语义内涵和语用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并且对汉语附缀式构词的发展动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海英分析了“大”头新词语词群的语法结构、表意方式、阐述了词群的语用色彩和产生的原因。汪磊认为,“后”族词的生成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一时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具体地分析了“后”这一构成要素经历的两次语义平移。周日安在“中国”前面加上普通名词,记为“XY中国”,指出有“话题+范围”、“手段+对象”、“属性+主体”、“喻体+本体”等四种语义模式,并且比较“XY中国”和“中国XY”,说明语序影响名词次范畴的语义选择。

于全有、裴景瑞研究了“晒”族新词和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心理,杨荣华对“狂”类词的新兴用法的程度量级差异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常月华具体分析了“拼”族词,认为“拼X”和“X拼”本来不是能能产性很强的结构,但近年来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如“拼车”、“拼房”、“拼购”、“拼玩”、“血拼”等。严正道提出“奴”族词古来有之,并非新词。

安志伟对“客”族新词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刘吉艳在博士论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词语的词群现象,邵长超指出近年来新词语中出现了许多“裸X”族词。陈海峰分析了网络“控”族词。朱志国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海龟系”词群的生成原理。

胡斌彬在“当代‘裸X’族词语的语义衍生及认知模型”一文中,用认知语言学的家族相似性和理想认知模型对“裸X”词族进行解释,并指出“裸X”词族产生的原因。朱彦在空间意象图式的基础上,整理出空间运动动词“穿”的二十多种意义,得到一个呈辐射结构的多义体系,并分析了“穿”的不同义位之间的连接机制。

这些个案分析大都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探求历史的起源以及发展脉络,或者与其他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或者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家族相似性和理想认知模型进行解释,或者是综合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关于词群的个案研究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

无论是有关词群的界定,还是语义研究,尽管各家的意见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一定的见解,这就说明词群的研究取得了一点的成果,但词群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1956.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2007.

[4]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5]贾彦德.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王军.汉语词义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9]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1]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义位语义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语言与语义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一枚词语一门静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