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宣城的宣城情结
2011-08-15李晖
李 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61)
论谢宣城的宣城情结
李 晖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 合肥 230061)
谢朓,是出身世族大姓、受过良好文化教养、拥有多面才华的人物。十九岁即步入仕途,走进皇室藩王诸王幕府,颇受重用和信赖。他的新体诗,在中国诗史尤其对唐诗风格形成上,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他一生最辉煌最富有治理创新业绩的,则是三十二岁至三十三岁一年零三个月的宣城太守任上。因此,研究谢朓,必须从他宣城太守任上的史实入手。广搜涉及谢宣城诸文献和宣城实地调查,对谢朓出守宣城的政治背景、莅职与离任的具体时间,以及他对宣城山水的独钟情愫、爱民惠民的大德举措,一一进行探素、追踪与梳理。结论是:谢朓是位纯正的为民之官,他与宣城百姓结下的深厚情谊,千古流芳。
宣城太守;宣城情结;谢朓
南齐谢朓(公元464-499年),字玄晖,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他是晋与南朝大姓谢氏的直系后裔,其高祖谢安、曾祖谢玄,都曾为东晋政权的巩固做出过特殊的贡献;祖父谢述,曾任大郡太守;父谢纬,又居侍郎高位[1];其母,则是南朝宋太祖刘义隆的女儿长城公主[2]。底蕴深厚的世族姓氏,屡继不襄的官宦家庭,使他十九岁就步入仁途,第一任官就是齐武帝弟豫章王、太尉萧嶷的行参军,随后为萧武帝第八子、随郡王萧子隆的属官、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文惠太子萧长懋的太子舍人,以后再任随郡王、镇西将军萧子隆的镇西功曹。齐武帝驾崩,骠骑大将军萧鸾辅政,其即任萧鸾的骠骑诰议、领记室、掌管霸府文笔。萧鸾继帝位(齐明帝),又晋升为中书即,掌中书诏诰。中书之职,历来掌朝中机务,至南朝时,“犹为重寄”,南齐对此职“及以亲信”[3]。故有人论曰:“中书是势利之职”[4]。再历宣城太守、南东海太守,累官至尚书吏部郎的高职重位,故史籍有“谢吏部今授超阶”之议[1]。可见南齐朝廷对其的青睐。但是,在如此众多的高官重职之中,对谢朓本人和后世来说,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则是他的宣城太守一任。也可以说,“宣城太守一任”是谢朓为官一生的最好代表。
鉴于此,故一千六百余年来,文献上和民间风俗中,均多将谢朓呼之“谢宣城”而不名;他的诗文集,也名之曰《谢宣城集》;历史文坛在评南朝诗歌时,更以“宣城”二字替代谢朓人名;唐代诗僧皎然在《诗议》中,尤把谢朓称之为“宣城公”[5]。由人名又影响至地名,南齐之后的历代诗文里,大都将宣城(今安徽宣城市)这座城池唤之为“谢朓城”、“谢公城”。又因其“与谢灵运是同族,所以人们常常称他“小谢。”[6]故亦称宣城为“小谢城”。在唐人诗歌里,这些称谓尤为显烈,李白、韦应物、白居易、杜牧等诗中,更是屡见不鲜。如杜牧在《题宣州开元寺》诗中的“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自宣城赴官上京》里又有“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题赠”里,更有“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7]。这些人名地名的称谓,既是对谢朓宣城太守任上政绩的歌颂与赞美,更是对谢朓宣城精神的倾心与景仰。更有甚者,人们至今仍将谢朓宣城的公务之楼,称之为“谢朓楼”,尽管千百年风雨的浸刷,楼经过了多次维修与重建;当年宣城郡辖域内的青山,谢朓爱其境美,普筑室在此做过短暂日月的留驻,因此青山就有了“谢公山”、“谢家山”、“谢家青山”的名谓。大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皇帝还正式“敕政(青山)为谢公山”[8]。谢朓暂在青山的住宅,则成了“谢公宅”;居此之水之井,则名之“谢公井”、“谢公池”;山上之亭,亦名之“谢公亭”、“谢氏山亭”。唐代大诗人李白居于时属宣城郡的当涂县(今安徽当涂县),也曾以《谢公宅》、《游谢氏山亭》为题作诗[9]。
谢朓是位文学家、诗人,又是位著名书法家,尤以诗最有名。南朝梁大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评曰:“(谢)朓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10]。沈约与之同创诗史上的“永明体”,但说谢朓的诗是“二百年未见此诗也”[1]。南梁简文帝,在《与湘东王书》中将谢朓的诗,评为“楷模”、“冠冕”[11]。而南梁著名文学家、官至廷尉卿的齐孝绰说其“当时既有重名,无所与让,唯服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辄讽味”[12]。南朝之后,谢朓诗更为文坛推崇,诗圣、唐代顶级大诗人杜甫,是“谢朓每篇堪讽诵”[13],谪仙大诗人李白,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请发”(见《宣城谢朓楼栈别校书叔云》诗),高歌谢朓在中国诗史上开拓出清新流丽新体诗的大胆创新,并用“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见《酬殷明佐》诗),表达他对谢诗的感受[9];以致一次登华山落雁峰,由于忘了携带谢诗而发出“恨不携谢朓惊人诗句来,搔首一问青天耳”[12]的呼唤,故明人有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评道:“(李)供奉之癖宣城也”[14]。清代王士祯《渔洋山人精华录·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更明白地指出李白是“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15],李白“一生低首”的是小谢“清发诗”,即诗坛称之的“新体诗”。这种诗对唐诗体格的形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开了唐人绝句的先河。历来评论者常说谢朓诗已有唐人气息”[6]。谢朓新体诗,在中国诗史上,具有特定的重要地方。而“谢朓现存的诗歌,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作品是在作宣城太守(时)……写成的”[16]。谢朓诗中最为著名、贡献亦尤为突出的是山水诗,而山水诗的重要部分,亦是他在宣城所为,“他守宣(城)时间不长,山水诗的写作却特多,而且名篇络绎,终以此奠定了他在我国诗歌史上的特有地位”[4]。
综合上述可知,谢朓为官仕途中,与之情愫最深的是宣城;他对中国诗史贡献最大的,亦是在宣城完成的。因此,研究谢朓人生中的政绩、文绩,都离不开宣城,或者说探索谢朓一生微妙的仕途关系,必须从宣城太守任上入手。
一、谢朓出守宣城的背景探索
南齐,是南朝最短的一个政权,统共只有二十三年,但统治集团内部为篡夺皇位而爆发的相互残杀,却是极为酷烈。
谢朓入仕起,即为权重位高的藩王属官,从豫章王萧嶷,至随郡王萧子隆,再至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部下。竟陵王萧子良任护军将军、司徒时,曾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鸡笼山下开西邸,招接文士,谢朓乃被“招接”者之一,并和沈约、王融等合称为“竟陵八友”。二十七岁上,作为随郡王兼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刺史萧子隆的功曹,转文学,次年随赴荆州。因为这位随郡王“性和美,有文才”,与谢朓爱好相投,因之谢朓“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夕”[1]。这种亲密关系遭到荆州内史王秀之的嫉恨,遂以谢朓“年少相动”为辞,向齐武帝密告谢朓有鼓动随郡王反叛朝廷的苗头。为追究谢朓“莫须有”之罪,敕令谢朓“还都”。这是谢朓入仕约十年间的沉重打击。在离别随郡王赴都途中,写下《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以“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之句,倾吐他遭受打击后畏惧罹罪和悻免祸害的复杂心绪,这种“心绪”对其之后仕宦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朓回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恰逢齐武帝驾崩,因太子萧长懋早逝,立皇孙郁林王萧昭业继帝位,年号隆昌。谢朓之“罪”也就无人问津。齐武帝堂弟萧鸾受命辅政,借机铲除异已,秉掌国柄,首先将举齐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继位的才子,“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赐杀,随之,“竟陵八友”之主、竟陵王萧子良也惧忧而亡。时任新安王萧昭文军中记室兼尚书殿中郎的谢朓,眼睁睁望着昔日诗坛挚友和宽待文士的藩王死去,无力相救,忧郁积在心中。萧昭业为帝刚几个月,萧鸾即借太后之名将其废去,进而杀之,昭业之弟、新安王萧昭文为帝,年号延兴,萧鸾自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任谢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管霸府文笔。萧鸾为篡夺帝位,进一步屠杀诸王,认为随郡王萧子隆的能力与声望,是他篡位的第一对手,即谋杀之。见与之“流连晤时,不舍日夕”的亲密藩王遭受屠戮,谢朓心中痛苦万分。就在杀随郡王萧子隆的同夜,又杀死鄱阳王萧锵。随后不到两个月内,萧鸾又杀掉了建安王萧子真、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巴陵王萧子伦、邵陵王萧子贞、临贺王萧子岳等。这些年仅十数岁的少年藩王,都一一倒在萧鸾的屠刀之下。而萧鸾的屠杀手段是“夜遣兵围其第,斩关踰垣,呼噪而入”,诸王均无法抗拒[17]。萧昭文登基刚三个月,这位延兴皇帝即又被废去、弑杀。同年十月,萧鸾如愿地登上帝位,即齐明帝,改年号建武。
大概是萧鸾不忘旧意,逐晋升谢朓为中书郎,掌中书诏浩,更加步入朝中的柄权核心,也更处身于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漩涡中。他亲历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年之内“三改年号”(隆昌、延兴、建武)的现实,亲见到一位位藩王被屠戮的腥风血雨,尽管官位步步升迁,权势越来越重,但他心中产生出对这种权力漩涡境地的厌恶、憎恨,进而想尽快脱离这种环境。他就是抱着这种情绪和复杂心理出任宣城太守的。他的名作《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山水诗中“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之句,正是他这种心绪、心理的鲜明写照。
二、谢朓守宣城起止时间钩沉
谢朓宣城太守的出任具体时间,史籍中均无明确记载,但典籍和谢朓诗文中还是可发现蛛丝马迹,得细心地去搜求和梳理。
《南齐书·谢朓传》记载:“隆昌初,敕(谢)朓接北使,……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诚如前述,“建昌”年即建武元年(公元494年),知这一年谢朓在朝中。谢朓《酬德赋》的序中自云:“以建武二年(公元495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予时病,既以不堪莅职,又不获复诗”[18]。既说明“将予南牧”的时间是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又透露其因病未能及时莅职。因宣城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部,故以“南牧”寓之出任宣城太守。与之“赠五言”的,是沈约。
致于谢朓“莅职”宣城的是建武二年(公元495年)的月份,也得从《南齐书》中去寻觅,是书曰:“建武二年旱,有司议雩祭依明堂”[19]。又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选辞,依谢庄,唯世宗四言也”[20]。所谓“谢朓造辞”,即谢的《雩歌》八首。“雩祭”,乃古代的祈雨之祭祀活动。“雩祭”的时节,《礼记·月令》中有规定:“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大雩帝”[21]。“仲夏”乃农历五月,可见建武二年(公元495年)五月,谢朓尚在京师为“大雩帝”而作祭歌。建武三年(公元496年)夏,谢朓作有《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此“郡”,即宣城郡;“沈尚书”则是其好友沈约,诗中有“珍簟清夏室,轻扇动凉思”、“坐啸徒可积,为邦岁已期”。诗中“邦”者,指宣城郡,“期”,则指一周年。《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22]。由此可以测定:谢朓“莅职”宣城的时间,是在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农历五月之后的季夏六月。
关于谢朓离开宣城的时间,史籍中同样没有记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执掌邻、县的“一把手”,职限一般是三年,但在变幻无常的南齐,并未遵循这一年限。
谢朓有《将游湘水寻句溪》、《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诸诗 ,从诗题“将游湘水”、“忝役湘州”、“与吏民别”字眼中可突窥出:这些诗乃谢朓离开宣城郡前夕所作。据《谢朓事迹诗文系年》,上述两诗,皆为建武三年(公元496年)作品[23]。《将游湘水寻句溪》中的“湘水”,即今湖南之湘江;“句溪”,则在宣城“东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故名[24]。“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告知谢朓“将游湘水”而离宣城,是在深秋时节,“暮秋月”,即农历九月。从此诗“谒帝苍山垂”和《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里“汩徂奉南岳”之句,可揣摩出他离宣城去“湘州”(今湖南长沙市)的原因,是代表朝廷祭祀“南岳”。南岳,乃古五岳之一。西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南巡,登潜(今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封之为“南岳”[25]。六朝时,定衡山(今湖南衡山县境)为南岳。故谢朓奉祀的是衡山。当年衡山在“湘州”辖域内。“汩徂”二字,是说朝廷对谢朓往祀南岳之事催促之紧,“紧”得疾若流水。
从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季夏六月,至建武三年(公元496年)暮秋九月,谢朓在宣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仅有一年零三个月。《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中虽有“兼秩典邦号”句,说其奉命去祭南岳,但依然兼着宣城太守的“邦号”。实际上,谢朓此行后就再也没回到宣城,而是奉旨回京师“以选复为中书郎”,随之又迁为“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1]
谢朓出任宣城太守也只有三十二岁,而主政郡事才一年零三个月,却给后世带来那么多那么大的影响,即使在整个中国历代官员中也是罕见的。要追究这种影响力的来源,必须仔细梳理谢朓在宣城任上的所做所为,而这些“所做所为”,又得从他的宣城诗里去发现、去寻觅。
三、谢朓宣城山水的独钟情愫
一个地方的主执官,首先得热爱自己主政辖域内的山山水水甚至一草一木,方能进而热爱起这里的人民,才会勤勤恳恳,清政廉明地为平头老百姓们去谋福祉。否则,他的形象永远不会在人民心中扎下根来,这是历史屡屡验证的至理名言。
宣城郡这块地方“秦属鄣郡,汉为丹阳郡,后汉因之。晋武帝改置宣城郡”[26]。它一向是江南大郡、重镇,经济发达,尤其是包括南齐在内的“六朝”时期,它更成为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西南屏障。功勋重臣多出守是郡,如权倾天下的东晋大将军桓温,多年驻守宣城郡内的姑孰城(今安徽当涂县),卒后也葬于当地的青山;南齐明帝萧鸾,登位前也曾封为宣城王驻节于此。
宣城郡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郡城内有陵阳山,城外有敬亭山、宛溪、句溪,辖域内还有采石矶、青山、石门山、黄山、青弋江、春谷水、桃花潭等等,佳山佳水,令久居国都的谢朓赏心悦目,诗情满怀。到宣城的第一天,就高歌起“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始之宣城郡》)的美好心愿。莅职半年之内,就写下了《始之宣城郡》、《高斋视事》、《宣城郡内登望》、《后斋迥望》、《游敬亭山》、《游山》、《赛敬亭山庙喜雨》、《落日怅望》、《冬日晚郡事隙》、《郡内高斋独坐答吕功曹》等等诗章,几乎全是山水诗,每诗中都倾吐对宣城山水的深情与热恋。他甚至带动郡幕府中的檀秀才(约)、江朝清(奂)、陶功曹、朱孝廉诸吏 ,以《同赋杂曲名》为题,分别用《阳春曲》、《渌水曲》、《采菱曲》、《秋竹曲》、《白雪曲》,来歌咏、描绘宣城郡春、夏、秋、冬的四季美妙风光。
谢朓宣城山水诗多多,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亦多多。诸如“寒城一以朓,平楚正苍然”、“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宣城郡内登望》);“飒飒满池荷,修修荫窗竹”、“苍苍望寒山,峥嵘瞰平陆”(《冬日晚郡事隙》);“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落日帐望》);“幸涖山水都,复值清冬缅。凌崖必千仞,寻溪将万转”(《游山》);“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高斋视事》);“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高轩瞰四野,临牗眺襟带。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后斋迥望》),等等。如此多的佳名,如同跳跃、散落的一颗颗珍珠,放射出的奇光异彩,令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诚如文学史家所评的那样:“这些诗句,很象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平淡而又富有思致。不仅和谢灵运的富艳精工的诗迥然不同,就是和他自己在建康、荆州写的诗篇相比,也颇有变化,藻绘流丽的色彩冲淡了,清新自然的成分增加了”[27]。宣城的好山好水,造就了谢朓“新体诗”的新鲜特色,宣城好山好水散发出清润芬馨,涤荡去了京师腥风血雨给他带来的畏惧心理。
“幸涖山水都”,谢朓将宣城看成是好山好水聚会的大都市,而他自己又是“大都市”的执政官,山水使其心情愉快。对宣城众多的佳山佳水,他最热恋的是敬亭山。敬亭山位郡衙以北五里,他笔下的敬亭山,是“翦削兼太华,峥嵘跨玄圃”(《祀敬亭山庙》),说洗它的形貌兼有华山的峻峭,有超越昆仑神山的峥嵘之貌;是“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说此山乃神人“隐沦”的托身之地,是各类神灵的安然栖息之处。并说若想追寻神人和神灵之迹的话,得“即此陵丹梯”(《游敬亭山》),进而发出“胡宁昧千里,解珮拂山庄”的感叹(《赛敬亭山庙喜雨》),表示他为能天天游览敬亭山,宁愿辞官(“解珮”)在此山下的山庄常住。试想,如果没有深邃、执着的眷恋之情,能留有如此诗章吗?
谢朓如此“特多”的宣城山水诗,为宣城山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唤发出巨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以,唐著名诗人刘禹锡长庆四年(公元824年)赴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途经宣城游敬亭山时惊呼:“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28]。此后历代的名士贤达,纷至沓来并讴歌这里的山水美境,尤其唐代。谪仙诗人李白赞颂秋天的宣城是“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季登宣城谢朓楼》);著名诗人白居易则称:“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窗中列远岫》)。说他见到的,与谢朓当年所见的是一样的美;陆龟蒙亦咏道:“陵阳佳胜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江上恩,酒旗风影落春游”。(《怀宛陵旧游》),宋元明清游和赞宣城山水的诗更多。
谢朓对敬亭山的情愫独钟,同样吸引来后人对此山的酷爱。李白游山留下《敬亭山独坐》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千古绝唱[29]。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杜牧、颜真卿、陆龟蒙等;宋之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等;元人贡奎、贡师泰,明朝李东阳、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等;清时的梅文鼎、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等,他们畅游敬亭山,歌咏敬亭山,书写敬亭山、绘制敬亭山,借情敬亭,抒发胸怀。这些诗、文、书、画,铸就了敬亮山深邃的文化底蕴,难怪它被誉为是“江南诗山”[30]。即使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陈毅率部东进,途经敬亭山下,亦留有《由宣城泛湖东下》绝句:“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31]文化,促使敬亭山已成为饮誉海内外的历史名山与名胜之地。谢朓宣城山水诗为宣城人民赢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算的。
四、谢朓宣城任上的惠民之举
谢朓将自己能脱离京师皇室争权帝位而残酷斗争的政治漩涡,出守江南大郡宣城,是件“幸沾云南庆”般的德泽(《始之宣城郡》),同时也表达他如“山出云雨,以润天下”[32]般的当好这个地方官的志向。他的治郡方针计划是“烹鲜止贪竞,共治属廉耻”(《始之宣城郡》),也就是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式来治理。按三国王弼对“若烹小鲜”注释为“喻不扰民”的观点来看,意思是治郡过程得循序渐进,不能为树立治政声名而去办那些不利于民的“高速度”,扰民祸民,并说治理一郡也不是郡守一人独断独决,要与众人共治,“共治”之中让每个人知晓“廉”与“耻”。他治理宣城郡的目标是:“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始之宣城》),言下之意要像晋朝广平郡(今河北永平县)太守郑袤那样“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其后“征拜待中”离郡时“百姓恋慕,涕泣路隅”[33]。如果做不到像郑袤那样受民爱戴的太守,就得像东汉人张楷那样“不至官,隐居弘农(今河南宝灵县)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体阴山南遂有公超(张楷字)市”[34]。意思是即使当隐士,也要做一个与民有益、影响力大的隐士。
做为有良心的文人官,谢朓是这样说的,实践中更是这样做的。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中国是个农业国家,百姓的生存和社会稳定,赖于粮食的收成。农民长期所盼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环境下,百姓意识里的丰歉大权是掌控在神的手中。因此,谢朓在宣城所作的第一件惠民之事,就是代表全宣城官与民向神灵祭祀,为百姓祈求福祉。祭祀神灵,今天看来是迷信,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它则是件正当行为,君不见因天大旱南齐朝廷不也在向大雩神行祀祁求降雨嘛!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南齐统治下的地域多大旱,而宣城郡域却及时降雨,喜得丰收。为报答神灵对宣城百姓的“厚爱”,谢朓于是带领郡幕府的全体职员至敬亭山对山神祭祀,并写下《赛敬亭山庙喜雨》诗。以“登秋虽未献,望岁伫年祥”,说他“登秋”(即秋天丰收)时节未能来祭祀,今天来给山神行礼的目的,是愿望“岁伫年祥”。他要求山神对宣城百姓“福被延民泽”,延续给宣城百姓以福祉,并告知山神,只要能识宣城百年“岁伫年祥”,他宁愿“解珮拂山庄”,不当太守,去种地。第二年春天,为了宣城百姓再有好收成,谢朓携带礼品又登敬亭山祭祀山神,祭祀中他告诉山神:只要你让宣城百姓年年丰收,过上好日子,就会有“椒醑若馨香,无绝传终古”(《祀敬亭山庙》)的享受,百姓也会年年相继地供奉你精美的大米和馨香的美酒。言下之意,你若不年年向百姓降福祉,就别想有如此的待遇。谢朓屡屡向山神祭祀的史实,说明他的为民之心情深意切。
“衣食足而知礼节”。丰收给宣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相睦和谐,闹纠纷、打官司的也少了,以致谢朓唱出“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的愉快诗句(《落日怅望》)。诗句透露出“案牍偏为寡”和谐境界的出现,执政官的“情嗜”少而不贪财、不扰民的清廉作风,是个重要因素。可以说,这也是经过无数事实检验过的至理名言。在社会治安中,谢朓又吸纳了汉代琅邪(今山东诸城市)太守朱博的治理经验,治服那些不守法规而欺人的“豪桀”之类,这也是纠纷少的一个原因。
谢朓更大的一项惠民举措,是他大胆革新,在土地使用权上给民以公平与公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年宣城辖域面临长江,有些人经商致富,豪富商人则利用金钱兼并贫穷农民的土地,致使无地的农民流亡。谢朓采取果断的手段“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赋贫民田》),用行政之权干预兼并,将豪富兼并的土地夺回,重新分配给无地贫民。在战乱纷争、政治环境黑暗状态下,谢朓能为贫民获得土地,可见其革新的胆识与勇气。也正是他“会是共治情,改忘恤贫病”(《赋贫民田》)治郡决心和精神的落实!谢朓在其任太守“旬月”(即十个月)时,他至田野中见到原先豪强兼并的大田中,看见白白的田水映照着秧苗的青绿,愉快的心情洋溢于笔下。从此诗句亦可揣摩出,谢朓出任宣城仅半年最多至八个月,即完成均田利民的举措。“即此风去佳,孤觞聊可命。既微三载道,庶藉两岐咏。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赋贫民田》)。说他即使只有均田利民这件事,也聊可不辜负宣城太守的任命,只要如此干三年,百姓可能像东汉渔阳郡(今北京密云县)颂扬太守张堪那样对待我,其实,老百姓仓满粮足之时,我宁愿像东汉郑朴那样不做官而去种田。郑朴,字子真,谷口(今陕西礼泉县)人,故有诗中“谷口郑”之称。谢朓,这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宣城太守,简直可以说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贤官良吏[35]。
谢朓在宣城,始终坚持不“竞贪”、“不扰民”的清正廉明、励精图治的精神。赴任之前,他因病“不堪莅职”,按敕到宣城;在主政“为邦岁已期”(即一年)时,又是“在郡卧病”(《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但他没有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家中去养病,而是在郡中每日“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高斋视事》),带病为民视事。在治理过程中,他一进坚守“共治”方工。刚至郡,他就在《始之宣城郡》诗中,阐述他“依掾史”的治理原则。“掾”,是僚属;“史”,乃郡吏,均是他的属官、部下。平日公务之隙,他与自己的幕府吏们同赋作诗,赞美宣城郡的四季风光(《同赋杂曲名》);郡水曹江祏(字弘业)因事离郡,谢朓于城郊江滨设宴宴请他,留有《与江水曹至滨干戏》,表达“别后能相思,何嗟异封壤”的相思愿望。宴后,又相送,于《送江水曹还远馆》诗中,再次提出“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请其别忘记远方的思念人,能早点归来;建武三年(公元496年)春,郡兵曹江泌(字士清)、主簿檀超(字悦祖)和朱孝廉归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另谋官职时,同样是设宴饯别并亲自临溪送别,有《送江兵曹檀主簿生孝廉还上国》、《临溪送别》诗,倾吐他“安知慕归客,讵意山中情”、“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为失去“共治”的伙伴而眷恋难舍。因诸人是晨夜登路,故又有“抹泣岂徒然,君子行多露”诗句,同时也含有盼望离别者均获得皇帝的恩露,有好前程。可以看出谢朓主张下的宣城郡幕府,是个和谐相处、情谊浓浓的好官场,应今天说法是个团结的“班子”、为民信得过的优秀集体。
谢朓对自己治理之力的看待,是相当谦虚的。在代表朝廷去祭祀南岳即将起程前夕,他留有《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诗中将百姓的安居、社会的稳定的治理功绩,说成是“闲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幸遇昌化穆,淳俗罕惊暴”。是山好水好、土地肥沃、和谐昌盛、风俗淳厚等客观条件形成的,而把自己说成是“疲马方云驱,铅刀安可操。遗惠良寂寞,恩灵亦匪报”,自寓是“疲马”、“铅刀”,没能给宣城百姓遗下多少惠民政绩,也没能投报朝廷对我的“恩灵”。在自己属吏、属民面前,能做如此检讨、表白,就是在今天为官者中也是少见的。他说自己的引为自慰的,只是“三省无侵冒”,不贪污,不扰民。就是这一点,也是值得效法的。
为人民做过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谢朓的惠民政绩,已成为立在宣城人民心中的一块丰碑。他们在城内修起“谢朓楼”,建起“谢公亭”、“怀谢亭”;敬亭山上,筑起谢朓诗中的“云齐阁”、“绮云阁”、“澄江亭”;于青山立起了“谢公祠”、“谢氏山亭”等等,这些建筑物的名字,至今存在,真可谓是:泽惠庶民,方能永生。
谢朓宣城为官的业绩,对之后的为官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唐代蜀川(今四川成都市境)人雍陶,在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常以谢朓为楷模来看自己的治绩[37];五代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王延彬任泉州(今福建泉州市)刺史,以“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等诗句表达他对谢朓的景仰之忱;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宣州知州楼炤为纪念先贤、学习谢朓,自已捐薪出版了历史上最早的《谢宣城集》,代表宣城人民表达对谢朓的怀念。直到今天,不少的为官者,也还从谢朓宣城业绩中得到启迪,激励自己。
评价谢朓,历来重视他在诗歌上的创新贡献,少有论及他的为民政绩。唯《谢宣城集》作校注的曹融南则认为:谢朓“他还不失为一个纯正的良吏”[1]。综观谢朓与宣城人民结下的不朽之情,“纯正”两字放在他的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
纯正为民的谢宣城,永记于人民心中,千古流芳。
[1](南梁)萧子显.南齐书 ·谢朓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
[3](南梁)萧子显.南齐书 ·臣传[M].北京:中华书店,1972.
[4](南齐)谢朓.谢宣城集注·前言[M].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南齐)谢朓.谢宣城集校注·诸多评论[M].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魏晋南背朝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7](唐)杜牧.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当涂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当涂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南梁)钟嵘.诗品(中)(线装书)[Z].合肥: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11](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北京大学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问学史参考资料(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寄岁嘉州[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明)胡应麟.诗薇·外编卷二(线装书)[Z].合肥: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15](清)王士祯.海洋山人精华录·仿元遗论诗绝句(线装书)[Z].合肥: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16]游国恩,萧涤非.中国文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齐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8](南齐)谢朓.谢宣城集校注 ·赋[M].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9](南梁)萧子显.南齐书 ·礼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0](南梁)萧子显.南齐书 ·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1]杨天宇.礼记译注·月会(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2]辞源(第二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3](南齐)谢朓.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附录四[M].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4](清)江南通志·宁国府(线装书)[Z].合肥:安徽省博物馆藏本.
[2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封五年[M].北京:中华出局,1956.
[2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宁国府[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7]游国恩,萧涤非.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8]傅璇综.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代·刘禹锡[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9]全唐诗·李白[M].北京:中华出局,1960.
[30]宣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宣城县志·名胜[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31]陈毅.陈毅诗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2]江荫香.诗经译注[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33](唐)房玄龄.晋书·郑袤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36]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宣城古今(内部版)[Z].1986.[37](唐)范摅.云溪友议 ·卷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On Xie Tiao’s Xuan Cheng Complex
L I Hui
(The M useum of Anhui Province,Heifei230061,China)
Bo rn in a noble family,Xie Tiao waswell educated and had super talent.A t the ageof nineteen,Xie Tiao began to hold office.Since trusted by vassals,he was put in an impo rtant position.Xie Tiao’s poems in the new style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 poetry,especially on the style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ime that Xie Tiao made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his life was that he acted as the p refect of Xuan cheng for fifteenmonthsw hen he was32 and 33 yearsold.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beginning w ith Xie Tiao’s office in Xuan cheng,the paper exp lored the background of Xie Tiao’s holding office,the accurate time he began to take and leaveoffice,his love fo r themountains and rivers in Xuan cheng,and themeasures he took to benefit the local peop le.Xie Tiao had a deep feelings fo r the people in Xuan cheng,and his high reputation handed dow n to generations.
p refect of Xuan cheng;Xuan cheng comp lex;Xie Tiao
K827.391
A
1009-9735(2011)04-0092-07
2011-03-13
李晖(1943-),男,安徽凤阳人,安徽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