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及其价值观教育
2011-08-15时梦
时 梦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及其价值观教育
时 梦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加速转型期,社会群体的社会身份也随之发生着结构性变革。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针对他们在转型期由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所引发的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定与自我认同中出现的错位现象,探索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对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转型;大学生;身份;身份认同;价值观教育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各类主体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尤为引起全社会的聚焦。通过对社会转型内涵的解析、大学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之因的明析,探索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身份的结构性变革,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这对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内涵解析
社会转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视角进行表述。但是,对社会转型内涵的科学界定仅在上述某一学科语境下是无法涵盖的,因为社会转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的变迁或变革,内涵十分丰富,只能从相关众多学科交叉中涵盖。因此,具有浓厚政治意义的社会转型就其内涵来说是指构成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要素在不同社会形态之间发生的质变或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发生的部分质变与量变过程。前者是质变飞跃,如社会革命所造成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后者是同质变革,如体制改革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转变。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最根本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当然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调整与转变,但一定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调整与转变不必在社会形态的更替框架内完成。从狭义上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社会转型则属于同质条件下的构成社会各要素间的部分质变与量变,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上而下领导”的社会运动,既体现在经济体制的转轨,又反映在群体组织(身份)、利益关系、思想观念(价值)等方面的社会结构变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体制的变革引起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及其成果的巩固。这样,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关系就成为关心和支持改革开放事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一项迫切任务。纵观人类历史的沧海变迁,无论是社会形态的更替,还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变革,广大民众及其群体组织始终是社会转型的参与主体,他们能否迅速转换角色、合理定位、确立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是衡量转型期社会和谐度及其政府整合力的重要指标。“我们的社会改革是从上至下的政策性推动模式,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处于转型社会中真正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包括主体意识和行为对社会转型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转型最终将体现在主体的意识和行为的转变上,社会转型是转型社会中的主体对自身意识和行为所作出的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的改变,以及各种不同主体在此种自我改变之下形成的主体之间的新关系格局”[1]。一方面,随着改革中大量新生群体组织的诞生和原有群体组织人员分流的加速,使处于转型中的我国社会阶层在分化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其身份角色和与之相应的价值标准随之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并存、新旧冲突的价值观局面;另一方面,为适应转型期社会平稳过渡的需要,政府必须推行一套与当前改革开放相一致的新型社会价值体系,消弭不同社会身份群体间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角色错位、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秩序紊乱。所以,研究转型期社会结构关系的变化旨在引导和教育广大民众及其群体组织对当前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认知、内化的基础上,矫正角色,准确定位,“界定了社会身份,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就能润滑社会关系。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得到公认,社会关系就和谐。相反,当自我社会身份定位出现混乱,则价值观就不稳固,行为纲常随之紊乱,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被催化。”[2]
二、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
一般意义上,所谓身份是指一个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的统一。作为一种符号,身份仅是一个人出身境况的证明,但在实行身份制的年代里就具有了非常的社会意义,“它是分享社会权益和获得社会资源的惟一依据”[3],因而在人们内心深处凝结成一种深厚的文化情结,并随时空的推移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身份制国家,近现代民主革命一度使身份制受到重创,但身份情结在现当今国人观念意识中仍根深蒂固,身份意义彰显无疑,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不论在古代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他们不仅是“精英”的代名词,而且凭借着身份资源的优势“不断在提供社会成员进入某种高身份结构的资格”[4]。基于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学生被赋予了“时代骄子”、“幸运宠儿”、“国家栋梁”等神圣尊称,他们也以“占有文化资源获得理想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5]。然而,伴随我国人事制度、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大学生作为“特殊知识群体”已不再特殊,他们头顶上的美丽光环正在褪色,他们由神圣走向平凡,其身份的“得天独厚”正在被公平公正取代。总之,他们的身份正经历着由“非凡”到平凡的结构性变革。
从教育方面看,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据权威部门统计:在过去几年的教育大跃进中,全国本专科和研究生的平均毕业数量大约翻了5倍,从1999年的100万人左右扩大至2010年的600万人以上,大学生由之前的“政治身份”转变为现今的公民身份,他们是一群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公民。此外,许多高校尤其是新升格院校为了追逐利益,盲目扩大招生,一方面因专业设置不科学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学生因缺乏必要社会实践而导致能力素质平庸,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形成了市场所需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非对称性结构矛盾。
从大学生自我身份预期来看,理论上,大学生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理应获得一份与他们身份责任和义务相吻合的“高尚职业”;现实中,教育的高投入和拥有的高学历也让大多数学子对他们的未来身份、地位、收入、职业充满期待,认为自己跨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就应该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身份认定。但是,残酷的现实是:社会机构精简、人才市场建立和公务员招聘制度改革让众多大学生在他们心目中的“体面职业”门槛面前望而止步;而市场催生的一些基层性和“灰领型”职业及其工作环境又激发不了大学生们的就业热情,甚至视而不见,这样就出现了“市场需要的身份类别与教育制造的身份类别预期有极大错位”[6]的悖律现象,致使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成功进入预期的社会结构,进入社会后,他们不得不面临现实的再次身份定位。
此外,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机制不畅、权钱交易、西方社会价值观中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都助推了大学生对自我身份的高预期值,使他们不甘现实中的身份现状而无法理性地自我定位。
三、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身份认同与价值观教育
反映社会成员社会角色与地位的身份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身份是社会结构最基础的单位,是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组成要素。故此,“身份的变化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基础性意义”[7](P3)。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身份的合理变化与准确定位是社会有效整合和良性运转的重要前提,社会成员身份的变化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同时社会成员身份的社会认定与自我认同的合理度和切合度又是制约社会转型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社会成员身份的社会认定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是法律、价值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价值观因素作用层面来看,身份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基础上规导的结果,因此,加强对社会成员主流价值观教育是确保转型期社会结构关系有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大学生身份的结构性变革是转型期社会结构变化的最具焦点性的显性表露,其背后揭示的不是我国人才过剩、知识贬值,而是社会转型中改革力度之大,触及利益之深,调整关系之广,冲击观念之猛,对大学生来说是自我身份的重新理性审视,对社会来说是一项巨大进步。为此,需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帮助大学生割舍传统身份情节,重塑新时期角色形象,以全新的面目投入到创新社会的建设大军中。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表现形式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对一定社会存在及其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总的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升华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对个体角色定位与价值行为将产生积极的规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激活了道德体系嬗变的环境,新旧道德体系呈现此长彼消、相互交锋激荡的局面,并随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社会转型在认识上的理性、心理上的接纳和行为上的融入,反映转型期社会新价值思想在内容上愈丰富多样化,在影响上也越深刻广泛化,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尤为明显。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他们身上汇聚了独立自主、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等新时代价值精神,但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消极落后思想在他们的价值行为中也常暴露无遗,致使他们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格局茫然无措,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8]。因此,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他们“成为以应当的方式对应当的人在应当的社会结构中采取应当行为的人,在变化的社会形态里合乎道德地生活与生存”[9]就显得十分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统领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在大变革、大变动、大调整、大变化时代背景下涌现出的诸多价值理念提炼并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思想整合而成,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大部分内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10](P12)。因此,要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只有深刻认识和科学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才能抓牢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关键,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情怀,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明晰角色、担当责任、彰显价值。
(二)加强科学人生价值观教育。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对人生的目的与意义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照鉴作用,可以启迪人们围绕人生活动的意义过程积极思考。人生价值观决定和约导着人生态度与人生行为,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有什么样与之相应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行为。由于人的根本存在是社会性存在,离开社会实践谈人的价值无异于空中楼阁,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人生价值必须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而价值尺度体现了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对实践活动的制约。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并非意味大学生社会地位和身价的式微,却恰恰昭示着大学生展示人生价值舞台的广阔前景;既是对传统“学而优则仕”身份论的否定,也是当前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本质要求的必然反映。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定位具有方法论的导向意义,“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会不仅对他的职业选择、善恶评价、幸福标准、择偶要求、自我实现目标等起着深刻的规定、制约和影响作用,而且还会深刻地改变他对相关事物的情感、意志、欲望等非理性价值意识”[11]。因此当前大学生必须深入社会实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把个人理想和追求与社会实际和客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希望同学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崇高职业价值观教育。人生价值观指导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与评价,从而形成一定职业价值观。职业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职业价值不取决于职业地位、职业收入、职业区位的迥异,而在于职业劳动的人类性和高尚性,“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2](P455)转型期我国大学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长期左右大学生择业标准的传统“门第观”与现今社会就业形势和就业理念相抵牾,揭示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定位的转变,尤其是广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攻坚阶段,广大西部和农村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这里为大学生抒写青春、展示才华、成就人生提供了广阔天地,大有用武之地。200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在接见由共青团中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青春的选择”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时指出,高校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当代大学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祖国的需要作为无悔的选择,自觉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加强积极的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性教育手段。面对转型期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变革,大学生虽然在理性思维上能够明理,但在心理上很难及时跳出传统身份情节的窠臼,因此,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大学生转变角色认识,摆正心态,在新的社会结构关系中重找人生、事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总之,中国社会转型是客观发展背景。针对此背景,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身份的结构性变革,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这对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李建胜.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公证制度价值[EB/ OL].http//www.legalinfo.gov.cn/index/content/2010-8-20.
[2]潘维.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中国与世界观察, 2006,(4):1-14.
[3]李建华.从身份政治到公民政治[J].书屋,2010,(9):76 -78.
[4]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 (6):41-57.
[5]傅禄建.社会变革中的教育“身份”变动——兼谈教育竞争中的根源[J].上海教育研究,2006,(3):16-17.
[6]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 (6):41-57.
[7]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冯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探究[J].学术论坛,2009,(2):185-189.
[9]郑富兴.现代性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形态变迁[J].思想理论教育,2009,(18):4-9.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吴倬.关于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11-16.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Identity in the Tim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ir Values Education
SHI Meng
(School of Marxism,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63,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ness,China has entered the 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social identities of social groups have also undergone structural changes.As a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their social identities caused by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ir social identities contradict their self-identities in the tim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paper exp lores the effective ways and strategies of values education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rationally view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ir identitie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college students;identities;identity;values education
G645
A
1009-9735(2011)04-0027-04
2011-05-31
时梦(1986-),女,安徽六安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9级硕士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