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美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1-08-15

文教资料 2011年35期
关键词:美术心理健康情感

许 强

(徐州市云龙区潘塘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的美术学科中又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的因素。尤其结合当今课程改革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只有抓住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条关键教育思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日常学习活动之中。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创造。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1.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学生,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导致积极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性的需要。在课堂活动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首先,我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绝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表现出的态度、讲话的语气必须和蔼可亲,避免使用“你看我画”、“我画给你看”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要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继续画。”“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请看看我示范。”“我想做一点改动。”“这样修改是不是更好看?”等等。提问学生时,一定不忘了说“请××同学回答。”“请坐下。”等,学生答对了一定记得及时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平时基础差的同学或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更需略带夸张地给予鼓励。对答错的问题,及时更正的同时,辅以激励的语言,做到尊重学生,如“你的创意非常好。”“你的色彩很漂亮。”“你考虑得很全面。”“你的图形画得非常美。”等等,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其次,平时闲暇时间尽量多与学生接触,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倾听诉说,关注想法,一起布置文化宿舍、文明教室,分享喜悦,解决一些学习美术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利用作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感受思维过程,适时给予一定的点评。如:“这样会更好吗。”“你的色彩有点花了。”“你的构图有点散。”“你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等等,这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学习过程,用爱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心灵充满阳光。

2.积极塑造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知识,还学做人;学生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学生不信赖教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崇高的道德修养,来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源于优良的性格品质。一位遇到困难不低头,笑口常开、积极进取的老师,一定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1)课堂上要保持愉悦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教师保持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的确有这样的感受:当我面带笑容走进教室时,学生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流露出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整个课堂其乐融融。当我带着负面情绪走进教室时,学生无精打采,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昏昏欲睡,甚至有的趴到桌子上睡着了,经过这样的体验,我再也不允许自己以负面情绪走进课堂,即使身体不适。现在每次宣布下课时,总有同学说:“怎么这么快!”老师的心境往往就是学生在不同的课堂表现不同的原因。

(2)尽量使用幽默的语言。

语言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独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释放被压抑的情绪,缓解人际关系,摆脱尴尬的困境,减轻焦虑,消除误会。比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批评,而是从一则故事说开去。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每天晚上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觉,并说:‘我的觉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我看,有的学生的觉可能有一半会在教室里睡。温斯顿·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老师幽默的语言,说得想打瞌睡的那位学生笑了。然后老师上课,大家都全神贯注听讲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幽默,可使讲课变得风趣、诙谐,能引人思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积极愉悦的感觉,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营造使师生双方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求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3)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品位。

现在社会发展快,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他们的思想波动较大,对他们来说每天都很新奇。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为此,我们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丰富的知识、创造性的思维。为此,我经常去阅览室阅读《中国美术教育》、《美术报》、《思维与智慧》、《读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演讲与口才》、《意林》等。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科技博览”一些好的电视节目,做读书笔记,通过网络向一些名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尽可能多地涉猎各种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生事物,与学生积极交流,提高个人魅力。

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挖掘美术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我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美术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

1.用美术故事激励学生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画家,创作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圣安娜》等传世作品。关于达·芬奇小时候练习画蛋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想取得一番成就,就要下一番苦功不可,耐得寂寞。现在及以后的学习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告诉学生不要被暂时的艰难吓倒,在艰难枯燥中挖掘积极的一面,再坚持一下,就会找到通向胜利之路。老师要达·芬奇反复练习画蛋,就是要严格地训练他用眼睛细致观察,用手准确描绘,手眼一致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后不论画什么都得心应手的境界。中外美术史中类似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每一幅名画和画家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激励学生百折不挠,培养面对各种挫折良好的心理。再如中国古代书法家智永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他是严守家法的大书法家,习字很刻苦。他住在吴兴永欣寺,几十年不下楼,临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给江东诸寺,各送一本。用废的笔,堆起来像冢一样。“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这些美术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感染学生遇到问题勇敢面对,勇于拼搏,坚持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

2.借美术人文知识熏陶学生

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说:“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远古的美术作品,如古希腊神像、印第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做防病去邪、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因此我努力挖掘美术教材人文的蕴意,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产生学习美术愉悦的心理刺激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正是人文精神使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限度的关联,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善于引导。在发现与领略中展现美,在体验与感悟中欣赏美,在追求与创造中实践美,使学生获得美感,进而对美术产生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3.引导学生历经挫折获得成功体验

美术教学从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出发,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独特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发挥想象自己构图,看看有多少种画法。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作用创作一幅作品……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可以培养合作与创新意识。他们经历了挫折的过程体验,增强了心理承受力。我们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教育者努力帮助学生成功,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成功,如开设美术兴趣小组,定期开设美术讲座,定期举办艺术节、文化教室和宿舍评比活动,参与各级的绘画、设计比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就会使他们逐步达到成功的教育目的,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美术学科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广大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美术学科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给学生营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愉快地适应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功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9.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3]焦向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出版,2008,9.

[4]中国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8,10.

[5]B.A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6]朱天曙.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

[7]马延岳.外国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08.

猜你喜欢

美术心理健康情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