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视角下的农产品出口问题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2011-08-15井乐
井 乐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中国农产品出口在近年内屡屡受挫,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探析其原因,寻找破解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障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意在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稳健增长。
一、湖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丰富,许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湖北省农产品出口额为1.53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比重的0.96%。自此之后的近十年里出口增长迅猛,每年平均增长20.2%以上。2003年突破2亿美元,2006年突破4亿美元,2008至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农产品出口减幅较大的背景下,湖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仍出现增长趋势,稳居中部第一,2009年突破7亿元,达到7.19亿美元,居全国第15位。2010年,我省农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85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50.6%。
在湖北省农产品的出口品种中,食用菌、水产品、畜禽产品、蜂产品、山野菜、茶叶、水果、魔芋等八个主要的新型产品已经取代了如大米、原棉、肉类、板栗等传统产品,占农产品出口总额3/4,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湖北省出口农产品市场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欧洲仍是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其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占有率分别是:亚洲占2/3左右,欧洲、北美洲各占1/7左右,非洲占1/50左右。其中,出口到亚洲农产品总额有较大增长,而由于欧美对从我国进口的农产品采取了提高检验、检测标准、延长检测通关时间等更加严格的贸易壁垒措施,出口欧美农产品总额有所下降。
虽然我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现增长势头,但也面临一些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其中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农兽药残留和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等。近年来,我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受阻,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出口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来限制、禁止其进口。也有许多国家利用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和限制进口。可见,入世以后我省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敞开了,但是门槛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二、质量安全视角下农产品出口受阻形成的原因
(一)生产方式的标准化程度低
我省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不易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生产标准、技术规程难以落实到位,无法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操作过程不规范
有些农户出于增产的需要,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了农药、化肥、灌溉等常规技术,这带来作物增产的同时,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与日增加。按规定:无公害、绿色食品必须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使用“双低”农药和生物农药;有机农产品要求基地三年以上未使用过化肥、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品,并且生产过程完全达到有机化。我省农产品基本没有做到这些要求。此外,农民销售农产品时,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违反职业道德,收购不合格、甚至是变质有害的农产品。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将发霉的农产品加工后出售,或者为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外观更好看,过多使用保鲜、防腐剂。毫无疑问,这些环节的操作危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政府检测监管不到位
现有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弱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一方面,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般由多个部门分不同阶段进行,如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等。这种多部门分阶段的管理流程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管理职能出现交叉,进而产生管理真空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了执法管理的力度,使得一部分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在监管硬件及软件上也存在一些缺陷,造成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可以看到,一些落后的检测硬件没有及时更新,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是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三项。现有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比较落后,距离界先进水平至少有30年的差距,方式与方法都不能适应目前世界上包括国内掌握的最新的对人体有害各种物质的检验检疫工作,以前不重视但实际对人危害极大的物质比如亚硝酸盐、重金属、抗生素等,这些有害物质目前都难以查出,隐患重重。
(四)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农产品质量是打造农产品出口品牌的关键。据初步统计分析,我省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中近6—8成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精加工产品不足1成。出口农产品整体上表现出的特点是:粗加工、大包装,有“品”无“牌”,贴牌销售。而我国加工业发展水平本身相对落后,使得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这种农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优质品牌的尴尬局面是其质量不过硬的集中体现,从而使之容易遭受竞争对手采取的各类技术壁垒的打压。
(五)国际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近年来,各国大都另辟新径,采用技术壁垒的相关措施来限制农产品进口。他们借助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的技术标准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特别是涉及农、兽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以及在使用、检查方法、标准试剂的规定上不断升级,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本来就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这种提高技术标准门槛的非关税型贸易壁垒愈发明显,对我国出口的各类食品、饮料以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不达标等借口进行阻挠。以湖北省为例,我省出口的天然蜂蜜虽然物廉价美,但由于国外进口质量门槛越来越高,使得本来销路很好的蜂蜜出口逐年下降。
三、质量安全视角下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对策
(一)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显得非常落后,也是农产品产量不高,质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国一直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农业,但在实际中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赶不上国际技术标准的发展水平。要想提高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改善农产品出口硬实力,只有加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代化力度。大力发展小农个体经济,普及农用工具机械化、系统化,用科学的种子培育、栽培等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在经营中以市场力量约束农户,自发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及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
(二)培育知识型农民
一是要将法律法规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搬上课堂,加强农民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农民日常的耕作实践相结合,以确保农产品的高质量。二是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安全用药意识。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印发科普资料等形式普及用药知识,在生产关键季节深入田间进行现场培训,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施药习惯,全面提高农民施药技术。另一方面可加强农药经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持证上岗。以《湖北省植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实行农药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通过培训使经销商掌握农药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农药经营单位档案,一店一案,做到经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日常化,为农业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湖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我省有关职能部门,如农业、检验检疫、海关、技术监督、工商、商务等,使各部门有效协作,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应在以下两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可探索建立风险分析、预警通报、企业监管、市场抽查等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在各种风险、安全标准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到有效性和时效性,并随时进行更新。规范市场上各种添加剂、化学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大力打击非法使用影响农产品安全质量的行为和手段。建立定期市场抽查制度,对出口农产品的检查要更加频繁和严格,出现问题要及时广泛查处,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另一方面,倡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各项系统认证,建立企业诚信记录系统,支持企业进行ISO22000体系认证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推广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
(四)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而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系列出口产品,掌握各种出口农产品出口方向的深层次需求,了解国外不同消费者的偏好,从而进行深加工。在技术支持上,要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和专业加工片区。湖北省有许多类似食品深加工企业,都有着成功的经验,他们都是掌握了市场需求及不同消费者的爱好,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我们应该将其经验大力推广到农产品出口各个部门,优化我省农产品出口的结构,不再是以量取胜。另一方面,打造我省自有农产品品牌,树立区域品牌效应。我省特有农产品种类多,质量好,有着打造品牌效应的良好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让消费者对我省农产品有较高认知度,也是提高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关键。在我省特色农产品中,蘑芋、中药材、茶叶、食用菌、板栗等更是具有独特代表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可说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完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构建湖北的出口品牌。
(五)严格制定质量标准体系
随着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的逐步提高,我国应该注意与国际同步,建立自己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规范自身农产品生产经营。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目前难以达到先进国家水平,但我国更应该逐步建立起科学的标准体系,合理判断合格农产品,并不断提高市场合格农产品标准,利用标准的提升淘汰市场上不达标的、落后的企业和产品。只有整体质量在上升,我们才能更好应对国际标准的变化。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他国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相关信息,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走势和发展趋势了然于心,才能更好的指导对出口农产品种类及标准的调整,也促进了我国自身农产品的绿色化进程,保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1]徐海峰.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7,(1).
[2]计宏伟,吴海.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5,(12).
[3]湖北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陈铁.湖北农产品阔步“走出去”[J].现代农业装备,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