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源脉

2011-08-15李邦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实事求是特色

王 芸,李邦红

(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政治理论部,安徽 合肥230031;2.皖西学院 政法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源脉

王 芸1,李邦红2

(1.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政治理论部,安徽 合肥230031;2.皖西学院 政法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发展的母体文化土壤。民族复兴、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重要命题的提出,体现党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与超越。

民族复兴;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传统文化

历史是古与今、过去与现在、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融合的统一体,尤其对拥有五千年“唯一未曾断裂的文化孤本”[1]的中华民族来说。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与诞生于前资本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厚的母体文化渊源,既有助于进一步阐释该理论体系的逻辑内涵和价值向度,也有助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一、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承接

党的“十六大”郑重宣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2]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绵延百年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延续。

文化的外延极其宽泛,究其核心涵义,它是群体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统一。相比处于“黑暗中世纪”的欧洲,中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引领世界数千年。十六世纪,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思想启蒙、政治变革、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方迎来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洪流,到十九世纪中叶,两种文明、两种制度终于在“鸦片战争”的爆发中碰撞,其结果必然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3](P587)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原了资本——帝国主义体系下“弱者必绝”的真实图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4]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种种努力虽告失败,但它们从器物到政体再到文化的改造构成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救亡图存第一阶段历史任务的告捷,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富民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政治前提。然而,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没有成功先例可鉴的开创性事业,探索中必然伴随着成功与挫折前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突飞猛进,中国跨入了现代化转型中实质性的也是关键性的阶段。“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就从哪里起步。近代民族危机场域下“民族复兴”历史命题的诞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动因,总结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经验教训,承接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起点。

二、实事求是:思维方式的升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河流域的沃土孕育了一个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生的农耕民族,农业生产以顺应自然、遵循作物生长、四时变化规律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注定了中国人“文化早熟,理性早启”[6](P586),认为“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重实际而黜玄想”[7](P12),形成了轻科学玄想与逻辑思辨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儒学推崇的学以致用的学术品格反映在治学上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语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景十三王传》,书中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则提出“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等命题;清初学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反对空谈心性,倡导经世致用的求实之风;近代郭嵩涛、郑观应、梁启超等学者也常用实事求是来概括西方学术的基本精神。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实事求是思想源远流长,但主要被视为一种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在反对教条主义的“延安整风”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哲学的高度对“实事求是”范畴作了重新诠释。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据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革命道路并取得胜利。

当“文革”后的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领导和推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上下积极倡导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在中国社会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由此“拨乱反正”步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逻辑起点。

世纪之交,江泽民在分析我国社会阶层新变化的基础上,回答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思想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究其源头,是中国传统“实事求是”观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实用理性“实事求是”观的升华。

三、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超越

民本思想是务实理性的思维方式在政治实践中必然演绎出的治国理念。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政局让一些进步思想家认识到民众乃国家的政治根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五子之歌》)。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学,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其民斯得天下”(《孟子·离娄上》),主张“施仁政于民”(《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用舟与水比喻君民关系,将君民关系提升至“立君为民”的高度。秦王朝刑严法峻二世而亡的反面教训印证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性。汉初“休养生息”政策营造的“文景之治”景象是民本思想的成功实践。唐太宗总结历史教训,接受了“载覆论”,认识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贞观政要·论政体》),他轻徭薄赋,宽省民力,形成一系列重民、爱民、恤民“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泰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突出了民众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由于时代、阶级局限,其实质仍是“以君为本”,它是君主专制前提下的“开明政治”,其工具理性远大于价值理性。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观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充分论证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实现路径、发展过程和理想境界;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8](P294)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终极关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提出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P57)的群众路线,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并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步入新世纪以来,全党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化”的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有关发展的目的、动力、主体的关键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0]

“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丰富和升华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内涵,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更实现了对民本思想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超越。

四、和谐社会:社会理想的传承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根源性的观念。”[11](P595)在“万物一体”本体论的基础上,和谐被视为世界万物的最高伦理,是“处理人天、人际、身心等关系的理想范式。”[12]“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都对它的涵义作了注解,其原意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与“谐”互通训释,“和”即“谐”,“谐”即“和”,其引申意泛指各种事物处于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均衡协调的状态,其实质就是和而不同,在承认并尊重异己性的前提下万物相感相通,通过互相沟通建立同类感和共通感。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自我身心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世界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上,并认为唯真正实现身心、人际、社会、世界、人天普遍和谐才是人类长治久安之道。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生存向往、一种文明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整个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全国广大人民共同愿望之所在。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行的阶段性特征,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十七大”报告完整表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承载了延续千年的传统社会理想,又融合了民主、法治、竞争等现代社会诉求。

面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大变革、大调整及由来已久的“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表达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和谐世界理念从中国当代政治中演绎出来,在国际外交活动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得到演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互为条件,是内政外交理念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古老东方的政治智慧。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13](P295)

四、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建构起来的分析框架和话语系统。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14]在百年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中,当我们遭遇种种发展难题时,可以回到孕育五千年文明的传统文化怀抱中反躬自省,汲取智慧和经验。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自我重构的必由之路。

[1]王东岳.细品国学——梁冬对话王东岳12讲合集[M/OL].http://wenku.baidu.com/view/149fb1c52cc58bd63186bdf2.html,2010-06-12.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12(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1).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蒋广学,赵宪章.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上)[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胡锦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1).

[11]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A]蒋广学,赵宪章.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上)[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12]陈柳钦.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溯源[J].湖南社会科学,2008,(3):15-19.

[1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

[14]温家宝.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EB/OL].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1/2241298.html,2003-12-11.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Yun1,LI Bang-hong2
(1.PoliticsTheoryDepartment,AnhuiVocationalCollegeofPoliceOfficers,Hefei230031,China;2.CollegeofPoliticsandLaws,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As the most updated output com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m in Chinese contexts,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ssess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ong standing and profound is the matrix culture source of 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such as national rejuvenation,seeking truth from facts,people-oriented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re brought forward that refle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ucceeding and exceed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essence based on Marxism leading consciousness.

national rejuvenation;seeking truth from facts;people-oriented;harmonious society;traditional culture

D619

A

1009-9735(2011)01-0021-04

2010-09-30

王芸(197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政治理论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李邦红(1970-),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实事求是特色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中医的特色
“实事求是”定乾坤
完美的特色党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