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研究

2011-08-15林秀春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家庭

林秀春

(福建教育学院 体育与艺术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家庭体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研究

林秀春

(福建教育学院 体育与艺术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效结合,因此应当认识到家庭体育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因素的基础上,从家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体育、家庭体育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家庭体育可有效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家庭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

家庭体育;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途径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以青少年儿童为实施重点对象。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文件,这是在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深化素质教育背景下为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采取的新举措,充分体现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局1985—2005年开展的青少年健康普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握力水平有所提高。而体能素质包括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力量等持续下降,尤其是后10年下降幅度增大。学生肺活量下降明显,超重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达1/4,视力不良率初中为58%,高中为76%,大学生达83%,[1]基于此,有学者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即:关节硬、肌肉软、动作不协调。[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效结合,单靠一方面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里,家庭则是基础。家庭是子女体育意识形成的最早、最主要场所,家庭体育特有的早期性、基础性、连续性等优势,对子女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会改变子女一生的体育习惯,直接影响其一生的体育行为。[3]所以,要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就要发挥家庭体育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家庭体育解析

1.1 家庭体育的概念

关于家庭体育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4]

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家庭成员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体育不仅是对每个家庭成员个人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也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5]

家庭体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家庭成员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是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以增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目的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的总和。[6]

根据以上的几个概念,可以看出家庭体育的参与者的身份必须是家庭成员,活动的内容为各种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场所为家庭内或者家庭外,活动目的为满足爱好需求、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和睦。

1.2 家庭体育的优势

一是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家庭体育是以家庭为单位,活动的时间安排上有较大的自主性,家庭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自行安排。

二是内容的多样性。由于家庭体育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活动的目的和喜好来选择适宜的活动。

三是场地器材不受限制。家庭体育可以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可以利用自家庭院、周围空地、野外等作为活动场所,弥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四是锻炼效果的全面性。由于家庭体育的活动环境没有压力,能有效的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极大的自由感、舒畅感、愉悦感,达到健身、娱乐、休闲、社会交往等目的。不仅能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家庭和睦、社区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1.3 家庭体育的活动场所及活动内容

调查显示,对于家庭体育活动场所,市民们的首选是免费场所,如住宅小区、单位、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以及自家庭院,去收费性体育场馆的只有12%。[7]以家庭成员为主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主要为走跑、太极拳(剑)、舞蹈类和健身操类、球类等活动。[8]

2 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努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升学压力依然很大,很大程度上升学与否仍然取决于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予以极大的关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较以前减轻很多,学习以外可供支配的课余时间增多,但是家长为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对其课余时间进行强制性的要求,为孩子购买各种复习资料,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家长总会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忽视了身体对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虽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6月4日发布)第5条明确规定了学生每日的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双休日补课是家常便饭,“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系列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9]家长为了孩子不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孩子以自己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来换取学习成绩的提高。

2.2 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身体机能退化的代价,其中最明显的是人体的运动能力,失去了协调、灵敏、力量、平衡等许多必备素质以及许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10]对于很多青少年学生而言,现阶段上学和放学都乘坐各类交通工具或者车接车送,上楼和下楼乘坐电梯这都减少了身体的活动。最严重的是学生对互联网的沉迷,有研究在2006年对河北省邯郸市城市600名中、小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学生达427人,占被调查中、小学学生总数的71%,沉迷于网络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减少。有研究对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得出体育锻炼因子得分最低,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令人堪忧。[11]以上这些都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饮食和营养是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体态。[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增加,青少年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暴饮暴食、挑食、甚至还有为了减肥而节食的情况都普遍存在,最严重的就是高油脂、高热量的油炸食品及高糖类零食等的无节制摄入造成的肥胖学生逐渐增多,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大、中、小学生肥胖率以每年0.78%的势头递增,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10.17%。[13]还有些父母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而辅以各种所谓的 “营养补品”,而不适当的药补会对破坏青少年的机体平衡,有损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不良的饮食习惯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3 学校体育存在的不足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被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系统地参加身体锻炼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健康投资。体育运动对于丰富生活、提高体能、减少疲劳、增强体质、改善体形、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作用。[14]学校体育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的健康发展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二是过分忽视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提高;三是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强调动作技术规范的传授而忽视运动过程乐趣的体验;四是体育课仍然不受重视,被挤占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由此造成了我们的学生虽经过了十多年的体育技术技能系统学习,但由于与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背离,导致了学生体育兴趣的缺乏,也错过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绝佳时期。[1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利军研究员认为:“导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的原因与学校体育的相对滞后有关”。[16]

3 家庭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

3.1 家长应当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重视家庭体育

家长应该转变过于注重智育的思想,树立重视孩子体质健康的观念。智育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过分注重知识经济的时代,智育更是得到了更大的重视。但是对孩子的教育要是只注重智育,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则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的影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就会不均衡,将来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康的身体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没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水平,是很难满足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家长要深刻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家长也要明白,学校体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靠学校体育,不能全面实现体育对孩子发展的促进作用,家庭体育可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对于促进孩子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变具有积极的意义。相关研究发现双亲的体育信念一旦被孩子们领会,则极可能内化为子女的体育信念,从而影响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意向及运动中的动机风气和目标定向。[17]根据以上分析,家长应当积极引导和带领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家庭体育的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内容的多样性、场地器材不受限制、锻炼效果的全面性等优势,来提高孩子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2 家庭体育可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带来的危害

我国居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特别是在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行为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生活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占据了首位。[18]据美国联邦局统计数字:“25%--50%的美国人每天大约花费30美元用于食疗,而减肥成功者,常又恢复超重。有人估计50%-60%的减肥者在3-5年体重上升或恢复超重。”[19]这主要是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家长应当认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健康的危害,通过积极的引导以形成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应引导孩子多食清淡、少脂肪及油炸类食品、多吃豆类、蔬菜、水果。合理膳食以外,家庭体育的重要作用更不能忽视。家长要清楚孩子通过在学校的体育活动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不够的,而且体育课的针对性不强,在家庭体育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需要,选择性地开展体育运动。通过家庭体育的开展,可以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身体活动,促进小肠蠕动的加速、强化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机体异化作用加强,燃烧身体多余的脂肪。这样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通过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激发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激情,使孩子主动积极的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有利于消耗多余的脂肪以保持正常的体型,有利于孩子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还能使孩子转移对网络的兴趣,减轻甚至消除孩子对网络的沉迷,有利于控制孩子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3.3 家庭体育可有效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

在家庭体育活动中,由于参与的人数仅限于家庭成员,参与的人数较少,因此孩子的主体性得到保证,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的安排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家庭体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结合锻炼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进行锻炼,这就满足了孩子主体性的需要。

家庭体育汲取学校体育中许多休闲、娱乐、健身等技术方法和非教条形式的体育而成为家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孩子锻炼的习惯、兴趣和意识。体育习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没有连续性,前后脱节就使学校体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家庭体育的特殊作用也就在于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传递、感化效果,同时也成为连接校园内外的桥梁。

家庭体育也能使体育课上学到的技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学习、巩固和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单单依靠学校体育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家庭体育可以对其进行很好的补充,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也会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形成积极的影响。

家庭体育对于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觉的过程。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基础阶段,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态度、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体育的配合和支持,家庭体育为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提供了展现和发挥的平台。有研究发现双亲的体育态度是影响中学生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鼓励孩子成为体育积极分子的双亲及在体育运动中有愉快感的双亲,其子女更可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且会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体育能力,也更容易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20]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家庭体育的作用,与学校体育一起努力,形成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体育可以有效减少现代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危害,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体育的不足,可以说家庭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当加大对家庭体育的重视程度,一是应当加大对家庭体育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关于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相结合的研究,以更好的指导家庭体育实践,有效发挥家庭体育的作用。二是应当转变观念,改变对家庭体育的目的仅仅是休闲娱乐的片面理解,认识到家庭体育对于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三是国家应当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是每个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体育的价值观,且要加大相关投入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

[1]廖晓琪.应当特别重视和发展学校体育 [N].中国教育报,2008-12-04.

[2]六个细节损害学生健康[N].钱江晚报,2005-5-23.

[3]张志.家庭体育在孩子体育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百家论坛,2007,(7):59.

[4]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王则珊,杨一庄.家庭保健体育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

[7]周传忐.武汉市家庭体育现状与发展建议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62—163.

[8]曹士云等.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状况研究[J].体育科学.2002.(3):28— 30.

[9]半数以上少年儿童学习超时睡眠不足.[EB/OL].http://www.humanrights-china.org/china/rqxz/x101420011128111719.htm.

[10]张芳芳、高文斌.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7):520-523.

[1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2]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3),141-144.

[13]毛坚、刘钢军.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5-216.

[14]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3):141-144.

[15]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6):83-89.

[16]李彬彬等.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12-15.

[17]李建英,李金龙,金凯,等.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校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2):18-21.

[18]吴俊心.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2008,(8):50-52.

[19]毛坚、刘钢军.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5-216.

[20]胡利,杨远波.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体质关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5):3-10.

Strategy Research on Fam ily Sports Promot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ster Students

LIN Xiuch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rts Research and Training,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Fuzhou,Fujian 35002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the improvement of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young students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the efforts of the family,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and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amily spor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youngsters,this paper,proceed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at the parents should change their educational outlook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family sports,that family sports could have impact on the life style,and that family sports could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xpounds the effective approach that family sports could promot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teenagers.

family sports;youngster students;physical health;approach

G806

A

1674-2109(2011)05-0084-05

2011-06-30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重点课题(2010ZD-16)。

林秀春(1975-),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家庭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