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工科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011-08-15叶正芳
叶正芳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7)
浅论提高工科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叶正芳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77)
以工科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工科研究生思想、学习、心理等特点以及现有的管理模式,探讨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与管理方法,以构建良性的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在校的研究生数量迅猛增长,其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工科研究生而言,其政治观念、学习方式、性格组成以及心理状态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旧有的工作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其群体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唯有充分把握特殊性,及时转变观念、主动调整方式、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切实有效的开展工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工科研究生群体的基本特点
1.政治触角敏锐,政治修养较为欠缺。在刻板的印象中,工科研究生往往埋头于自己的理论和研究,对政治事件和国家大事态度冷淡,立场模糊。其实工科研究生有着非常务实的政治价值取向,主体上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只是更为冷静、踏实和深沉。他们政治触角敏锐且更加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拥护改革开放。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和思想方面的片面性,他们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难免感到困惑,甚至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改革的艰巨性和道路的曲折性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较容易受其他错误思潮的影响和煽动,政治信念较易动摇,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
2.学习较为分散,集体观念淡薄。工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具有显著的分散性,不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而更多的是以导师为核心的小组方式甚或以个体为单位展开。一方面,这使得工科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上的自律意识和个人奋斗意识较强,另一方面,也使工科研究生纪律相对散漫,集体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较大,难以服从统一的管理,对集体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相较集体利益更加倾向于个人利益的选择等。
3.思维严谨缜密,表达能力欠佳。工科研究生以男生居多,加之置身于枯燥的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长期呆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一方面练就了他们严谨、一丝不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们中相当一部人在个人的研究领域均有所长,但是沟通和表达能力并不见长,社交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拘谨、不善言辞,不能自信大方的展现自我。这使得他们在走向社会特别是就业的时候都或多或少遭遇一些瓶颈,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而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单调的生活模式,不善言辞的个性也使得部分工科研究生在婚恋问题上也面临压力。
4.社会压力加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多数工科研究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已形成并走向成熟,思想也相对老练、务实。但“研究生某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较难触及,在一般人面前较少吐露真实想法,尤其是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将自己的迷茫、困惑、自卑告诉他人。”此外,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社会形势、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校的工科研究生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学业和科研压力,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路飙升的房价现实、加之与适婚年龄的婚恋问题交织在一起等等,近些年不少研究生不堪重负的极端事件见诸报端,也让工科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二、工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现状
1.工作观念陈旧,强调刚性管理,忽视人文关怀。现有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理念较为滞后,民主管理的观念不强,服务意识不够。在工作中以事为中心,过度强调制度刚性,强调统一与规范,漠视了工科生的自主思想、个性差异和情感需要。学校也往往以“不出事”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标准,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潜能,这种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科研究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管理观念在学生中缺乏认同度,甚至易引起逆反心理。
2.管理手段滞后,注重单向灌输,压抑学生自主性。工科研究生已经处于思想较为成熟,价值取向基本稳定的阶段,加之生活在开放的大环境之下,视野开阔、包容性大,对很多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早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说教和简单的服从。然则高校工科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仍停留在灌输、训导的阶段,教育管理工作者仍习惯于以家长自居,重说教而非对话,重命令而非协商,重包办而非引导,忽视学生的自主管理,压抑学生的自主性。
3.信息渠道不畅,交流途径单一,缺乏有效沟通。工科研究生的集中授课阶段一般为一年半,其余时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分散性、独立性非常明显,没有统一的学习和作息时间,这本身就给工科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稳定性和间断性。在实际的工作中,研究生的相关管理工作者一般通过开会或者主要学生干部代为转告的方式通知具体事宜,这就常常使得信息传递不到位,不及时,工作无法全面落实;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人员很少能够主动的,经常性的联系学生,研究生如有疑问、需要等,一般都选择电话询问或直接到办公地点面询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官僚化,阻碍了研究生工作者与学生之前的深层次的互动和沟通。
4.工科研究生导师育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是作为学术人员对研究生进行学业指导的专任教师,但不可忽视的是,导师在研究生日常管理和道德养成方面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道德情操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研究生。但是在实际中,一方面导师往往更加侧重于强调研究生的业务学习和学术指导,忽视其思想状况和教育;一方面由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工科研究生人数的迅猛增加而导师数量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的生师比过高,造成导师的负荷过高,无暇顾及研究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育人作用发挥不明显。此外学校对导师的育人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制度,导致导师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动力。
三、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效性对策思考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工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视必须从提高工作实效性入手,积极探索增强工科研究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新方法。
1.树立柔性管理的观念,健全激励奖惩机制。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识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刚性管理强调制度与服从,而柔性管理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尊严和情感需要,注重理景结合,以情服人,使得在平等前提下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可能。工科研究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对象,少了稚嫩和冲动,多了理性和思考,更希望自身的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得到尊重,这就要求研究生的教育工作者降低“家长式”的高居姿态,重“扬”轻“抑”,重“导”轻“堵”,明确权力和义务,强化原则和责任;以鼓励参与为主,实行多参与、不强制、不包办的可量化式管理,不断健全激励奖惩机制,让研究生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在思考中学会自我抉择、自我担当。
2.倡导辨析民主型教育,引导研究生自我管理。应顺应工科研究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需要,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倡导辨析民主型教育,通过对话、协商、探讨等帮助学生从正确的政治立场出发,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形成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师生民主和谐的现代教育管理新局面;另一方面,要改变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活动组织方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各组织(如研究生会、研究生社团、研究生党支部等)健康、有序的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培养研究生的自主意识、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锻炼研究生的管理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应对工科研究生学习生活相对分散,难以集中管理的特点,应与时俱进,跟进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辟信息沟通新渠道。如充分利用飞信对研究生进行点对点即时信息传送;通过qq群与研究生进行全员沟通与讨论,深入了解研究生思想、生活动态;建立专题网页。如就业网页、党建网页、心理健康网页等,为研究生进行最新专门信息发布与专业指导;开设微博、班级博客等,通过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积极健康的信息,展开对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
4.完善制度建设,积极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是研究生治学、科研的指导者,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要把加强导师协管作为研究生管理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有效途径。应该从制度层面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限制研究生导师与指导学生的比例,建立严格的研究生导师准入机制,在导师的资格认定上有一套比较规范的标准和程序,并建立导师岗前培训制度。打破导师的资格终身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动态的导师管理制度,把教书育人纳入导师考核的必要条件,对导师的学术、思想作风等进行全面、具体的考核,并逐步形成导师参与研究生事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导师与研究生辅导员的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育人作用的发挥。
[1]苏宝利,牛玉屾,徐淑凤.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2]浦伟,许佳辉.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6).
[3]黄继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4]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额,1996.
[5]陈新,陈高学.对提升研究生管理教育工作质量的思考[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7,(6).
2011-05-09
叶正芳(1984-),女,湖南常德人,助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