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2011-08-15孙卫敏
孙卫敏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德州252100)
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孙卫敏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德州252100)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高职高专;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高专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加以分析,以求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
一、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因素
(一)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因素
(1)政策环境有待改善。国家对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方针非常明确,但高职高专院校在师资建设、助学贷款、政府拨款、校企合作以及工作待遇等方面没有与普通本科院校一视同仁。
(2)体制环境需要优化。从管理体制上说,国家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由省地(市)两级管理,行业不再办学。但不少地方政府许诺的经费、政策、责任等不能也不愿兑现。从内部管理看,行政色彩浓厚,缺少学术机制;办学体制上也存在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等缺陷。
(3)高职高专教育投入不足,实习所需资源短缺。
(4)教育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教育的国际竞争包括教育和人才两方面的竞争。我国处于教育进口大国的状况,目前仅澳大利亚教育国际贸易顺差的一半以上外汇收入来自我国。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才竞争也愈加激烈。我国高职高专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既要争取生源改变我国教育国际贸易逆差的局面,又要培养国际化、技术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双重需要。
(二)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
对于影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我们可以用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模型中人、机、料、法、环等影响产品的因素,来分析影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1)学校领导、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是从各类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或是成人高校改制而来,因而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基本都是原班人马。他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关门办学”教育思想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仍在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现有条件来设置专业,导致所办专业脱离市场需求,缺乏行业依托,高职高专特色不明显。
(2)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设施与学生规模比例严重失调。
(3)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
(4)教师队伍建设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寥寥无几,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5)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存在严重缺陷。①缺少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对口”教材。据上海市教委调查,当前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教材奇缺,专门的高职高专教育教材不到20%;②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存在多方面不足。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从提纲的确定到教材的编写,经验仍然在起主导作用。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因而编写的教材明显存在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③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这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④教学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运用不够;⑤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严重不足。
(6)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供给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开设了一些新专业,如现代物流、建筑施工设计、装饰装潢等,但总体上还是“重商轻工”,且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趋同。
(7)高职高专院校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它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造成高职高专院校还未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术氛围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
二、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通过对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内外部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引入高职高专院校,以保证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外部举措
1.国家应大力宣传高职高专教育,营造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高职高专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使高职高专教育深入人心。
2.建立完善的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体制。国家应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分层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职高专教育管理体制。推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其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顺应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潮流。使高职高专院校成为社会的独立办学主体,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灵活应对新情况的能力。
3.完善高职高专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国虽已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因此,要严格依法治教,尽快对有关法律法规条文进行修改完善是当务之急。政府的管理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使其透明、公开,真正让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二)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举措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会付诸正确的行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职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1)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另一类人才,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可以说是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2)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的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提高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加人WTO的新形势下,还应把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破除片面强调高分、听话、追求专升本升入学率等观念。(3)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树立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育人为中心、育人工作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适应我国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善待每一位学生。
2.创新投资机制,灵活融资,加快硬件建设。教学硬件设施配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完好率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关系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通过各种融资的方式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把现代企业筹集资金的做法应用于实践中,使自己真正融人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
3.大力推行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应做到:第一,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第二,坚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生存,帮助其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建立一支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高专院校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为此,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外语培训、电脑培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或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学院应以优厚待遇,聘请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来承担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可聘请部分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3)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5.建立和完善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1)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相关奖励制度,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勤于编写讲义、研究讲义、完善讲义,以便将其编印成教科书;并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信息或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创造有特色的多种活页教材。(2)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教材管理委员会分成以下各组:a.教材编制小组;b.教材审查小组;c.教材典藏小组;d.教学媒体制作小组等。可由学校老师依学生需要,整体研究完善正式教材或补充教材。(3)建立教材或教科书选用与评价标准。高职高专院校有必要主动邀请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参考国外做法与经验,制定教材或教科书的选用与评价标准项目,作为选用及审定教材或教科书的依据。
6.建立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对学院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首先,健全教学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的常规主体作用。其次,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可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对教师做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最后,要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教育教学评价,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性监控与评价为开放性监控与评价。
7.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在设置专业时,应以行业定位为主导,或针对——个行业岗位(如汽车维修)或针对一个社会公有岗位(如电算会计),或针对一组相关的岗位(如道路与交通管理)等情况来设置专业。此外,在考虑专业设置时,还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开设的专业应有尽可能稳定的生源和就业需求。
8.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建立实训基地的工作中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实训基地建设尽可能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训练的旧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②必须具有一定的仿真性;③应力求资源共享,尽可能做到多个专业共用一个基地或相近的专业使用同一个基地;④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而言之,通过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主要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得到改善,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1-02-28
孙卫敏(1974-),女,山东禹城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