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师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11-08-15陈艳蓉
陈艳蓉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农村幼儿师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陈艳蓉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作为教育起步阶段的学前教育还比较滞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而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即是师资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幼儿师资的现状,认为幼儿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水平低下;教师学历层次低,种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为了提高幼儿师资水平,改变这一落后现状,作者提出一些对策,即:优化管理;确保投入,加强职前培训;重视职后教育;吸纳非师范生加入幼师队伍等策略,以其能帮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农村幼儿师资;现状;对策
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作为教育启蒙阶段的学前教育还比较滞后,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而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即是师资水平,通过一些资料和相关的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幼儿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幼儿师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提高幼儿师资力量有所启示。“发展学前教育,关键是教师,难点之一也是教师。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好的幼儿教师队伍。什么叫好的幼儿教师队伍,我们用四句话概括: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1]
一、幼儿师资的现状
1、幼儿教师待遇低。目前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工资标准低且不稳定。据调查,2004年农村幼儿教师每月工资在300元以上的仅占31%左右,并且保险无着落,解决不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如此低的待遇致使广大幼儿教师缺少工作积极性,缺乏再学习的动力,不少农村幼儿园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甚至经常出现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特别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予以补贴。”虽然,政府部门为提高教师工资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拖欠教师工资、教师收入偏低现象依然存在。而且绝大部分教师,除工资和教学收入外,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因此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外已所剩无几。另外,教师在医疗费用报销和住房等问题上普遍存在后顾之忧。
2、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师资队伍极不稳定,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国经济大潮冲击下师资也出现了显著流动的现象。其流向特点是,弃教从商,山区流向城镇,中西部流向沿海,公办学校流向私立学校。这在原本已薄弱的师资队伍中无异于雪上加霜。就算是在任教师有些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是因为有些教师本身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责任感不强。客观上因为待遇太差,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所在地方的办学条件太落后。在这不稳定的人数中尤以青年教师占大多数,教师中还有一批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这也是师资队伍不稳定的一个潜在因素。同时在很多地方是这批教师在挑大梁,若一味为了提高师资素质而立即清除这批人员的话,大量的教学点将随之解散,相当一批学龄儿童将无学可上,这势必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
3、教学水平低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不管是基本教育理论素养还是业务技能素养都比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幼儿教师工作,不懂得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认为幼儿教育就是陪幼儿玩游戏,看护幼儿的生活和人身安全而已,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和素质,更谈不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存在“小学化”、“大班化”、“混龄化”的特点。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
4、幼儿教师的学历低。目前,多数地区的农村幼教师资以乡村聘用的代课教师为主,她们没有很好地接受过幼儿教师专业化训练。有些甚至是只会唱几首歌,会跳几支舞的当地农村妇女。农村幼教师资的学历水平整体低于城市,一方面基于农村的工资水平和办学条件落后不能吸引幼儿教育毕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来的一些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专科甚至本科,因此这些毕业生也都选择留在城市工作,很少到农村任教。
二、对策和建议
基于目前幼儿师资队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教师队伍素质得以提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管理,确保投入。在一些地区有很大一部分问题来自教育部门的管理不善。有些乡镇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为了个人私利把不符合当幼儿教师条件的亲朋好友或子女安排进去当幼儿教师。有些干部自身素质就不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够,完全是凭经验管理或纯粹只是行政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对老师只重使用不重培养,没有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享受到作为正常老师的待遇,被忽视和边缘化。一些主管对上级的要求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根本没有落到实处。甚至把政府的教育拨款任意滥用,而不是用在改善幼儿教师待遇和改善办学条件上。这当然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广大农村至今还比较严重。办学条件差,教师的社会地位低,自然对教师没有吸引力,于是人才分不来,来了也留不住。因此要想建设好师资队伍,首先需要提高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加强管理知识和教育理念的学习,形成一股尊师重教的良好意识。因地制宜制定科学规范的政策措施,保证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并确保落实,这样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指日可待。
2、加强职前培训。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这也就是说要是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就不能为人师表,不能很好地去教育别人。幼儿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幼师的摇篮,要想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另外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上应有一套完整的方案,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确保农村对幼儿师资的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学校有意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具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转变“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观念,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加强职业技能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吹,拉,弹,唱,舞等职业技能,具备从事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素养。第三,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在课程的设计上应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内容,让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又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第四,教育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深入落后地区的学习实习,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并为将来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基础。第五,对幼儿教育师范生可实行少交或免交学杂费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学校,在生源上还可适当增加定向和委培生的比例。这些当然未必是万能之计,还得靠教育部门及师范院校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
3、重视职后教育。政府部门和学校应该为在职教师的进修创造条件。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讲座、观摩、讨论。时间安排上可以采取业余、离职、进修的方式。建立完整的教师培养、任用、进修为一体的机制,改变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以师资培养为主的做法,积极进行面向在职教师的进修。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主辅专业培训,使教师既能不耽搁日常的教学任务,又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坚持“业余为主、自学为主、本园为主”的原则[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让更多的教师能远距离接受在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掌握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尽管《教师法》已把“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作为教师应享有的一项权利规定下来,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考虑通过立法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培训,为教师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4、吸纳非师范生加入幼师队伍。因为我国目前广大农村的幼儿教师数量不足,对那些志愿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生可实行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不但包括学历还有综合素质及教育学、心理学的考查,只要考核符合条件的可允许从事教师工作。这一方面弥补了教师数量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才的充分利用。
[1]郑富芝.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讲话[EB/OL].新浪网.
2011-04-28
陈艳蓉(1975-),女,湖南祁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