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
2011-08-15卞正霞杨晓黎
卞正霞,杨晓黎,闫 莉
(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
卞正霞,杨晓黎,闫 莉
(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内涵;可持续发展
我国护理模式从最初的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再到整体护理,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目前各级医院虽然普及了整体护理,但是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如何应用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改革和发展需要,探索符合现代护理观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仍然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整体护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笔者在总结我院整体护理工作经验的同时,针对整体护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和建立了新型护理工作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经过3年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我院整体护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1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产生背景
主要基于我院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的主要做法、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分析。
1.1 整体护理工作存在问题
1.1.1 病人方面(1)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涉及护理工作的调查内容共14项,不满意的项目主要集中于护理服务不到位、主动性较差、沟通不及时等方面。(2)病人无法明确自己的主管护士,有问题不知向哪位护士反映。
1.1.2 护理人员方面(1)护士技术职称形同虚设,高年资护士安于工作现状;低年资护士无职业发展目标。(2)主管护士工作繁忙,无法深入了解病人整体情况,缺乏个性化护理。(3)护士忙于书写病历而忽略了护理措施的落实[1],与病人沟通较少。(4)护理计划缺乏特色,并与临床护理工作脱节。
1.1.3 管理方面(1)在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如护士不能及时、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全面,健康教育落实不及时,缺乏有效沟通,人性化服务缺失等问题,虽经反复强调,但仍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某些管理质控点低效。(2)无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我院主管护士年龄都在35~45岁之间,其中81.2%已取得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全能指导和培养低年资护士并为临床护理质量把关。如何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我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1.2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构思
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20世纪,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纽曼提出的“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学说”及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定义,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莉迪亚·霍尔(Lydia Hall)首次提出“护理程序”概念[2],其用系统原理为护理工作释义后,护理学科发生深刻变革;玛莎·罗杰斯(Martha Rogers)的著作《护理理论基础导论》中将病人作为整体的人来看待;恩格尔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因此,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并开始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同时也对护理教育提出挑战。目前,我国护理工作正处于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交替阶段,并逐步向循证护理演化。
功能制护理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特点是:护理工作以护理疾病为主,它从属于医疗,护士主要执行医嘱进行常规护理。在组织分工上,是一种片面流水作业的护理模式[3]。
责任制护理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都由一位责任护士向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模式。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增强护士责任感,但是这种模式无法保证护士24小时连续性负责;没有强调护理程序的应用,仍把基本操作技能等列为职责和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评价方法仅是终末质量检查。
系统化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目前,整体护理在我国虽已全面开展,但是很多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各级医院应加大系统化整体护理实施力度,使整体护理这种科学模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人们谋取更大的利益。
我院剖析护理工作现状,探索并创新了符合现代护理理念,并满足病人需求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它是一种整体护理与责任制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拓展和完善,是医院护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2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内涵及解析
2.1 模式内涵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人为本,服务到位;告知沟通,病人满意;监督检查,职责落实。
2.2 模式解析
2.2.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依据人力资源现状,采取分组管理,按护士能力、患者病情、护理工作量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护理工作责任到人[4]。护理人员班次相对固定,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需要;同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护理岗位责任制,增强护士责任感,给病人以安全感与归属感。这种科学的护理人员组织结构和分工制度,为向病人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和落实整体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2 树立现代化护理理念 护理工作中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及以人为本的观念。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要,病人的人格和尊严的关注方面;体现在对护理人员的劳动成果和工作价值的肯定方面。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护理工作,标志着护理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
护理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使护理工作具有人性化、个性化、情感化、全程化特征。护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在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同时,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标志着护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2.3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病人满意度是衡量医院工作的标准。要使病人满意,必须进行有效的医患、护患沟通。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把时间还给护士,把病人交给护士。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增强了护士对病人的责任感;按《临床护理告知程序》规范、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满足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切实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个性化专业服务,最终达到病人满意且社会信赖的目标。通过人性化医疗服务,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2.2.4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也依赖于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度。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在明确分工的同时,也明确了护士职责,即每位责任护士对自己分管的病人负责,由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一方面,完成本组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在专科护理方面的优势,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责任组长还承担质量控制责任,既实现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目标,又完善了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局面,有效整合各部门、各级护理人员、各种质量要素,构建目的明确、职权明确、协调一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了医疗安全。
3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
3.1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试点及推广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大变革,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达成共识。试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周密计划,认真筹备,调整试点病区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现有护理人员,在护士编制与业务素质上予以保证。该模式实行的关键是落实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优势。结合责任制,转变排班思路,使排班既满足病人需要,又不损害护士权益,并对排班进行控制。减轻护士书写负担,规范病情观察方法及记录原则。同时,加强监督和评价,落实各级质控职责。最终使试点病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获取经验,及时总结,适时推广。
3.2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取得成效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护士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改善,做到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病人对护士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密切了护患关系,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8%。
(3)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
(4)实行按职上岗,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了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护理效率大大提高。
(5)护士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对待护理过程的每一环节。
(6)建立了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护士长对责任组长、护理部对护士长负责的三级质控网络及考评机制,确保了护理安全,使护理管理体制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
(7)责任组长上岗,广泛调动了临床一线护理骨干的积极性,使低年资护士明确了职业发展前景。
4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可持续发展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以特色护理理念,为医院护理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生机,体现了护理价值观,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1 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充分展现了护理效能,使护理工作得到病人的尊重、同行的认可、领导的支持,在医院生存和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有利于各级护理人员以积极的心态发展和创新护理事业,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4.2 积极创新优质服务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提供了优质、人性化服务。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可不断融入新的服务内容,完善护理服务体系,并深化服务内涵。
4.3 加强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把护士在职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建立培训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各级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能力培训。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又有利于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专业理念,进一步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
(2)改进终末质量标准,开辟集中反馈质量信息的质量控制路径,实现以危重病人安全、一般病人满意为目标的整体护理目标[5]。
[1]阎惠中.多做少写是实施整体护理成败的关键[J].中国医院管理,1999,11(19):44~46.
[2]王伶莉,刘罗薇.护理程序在门诊教学中的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35~2336.
[3]张月平.论护理模式的嬗变和走势[J].内蒙古中医药,2008,4:69~71.
[4]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5]阎惠中.以病人为中心,构建病例质控平台[J].中国医院管理,2002,12(22):29~31
R197.323
B
1671-1246(2011)01-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