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为例谈说课
2011-08-15刘金凤
刘金凤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以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为例谈说课
刘金凤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抗消化性溃疡药;说课;教学方式
说课,作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的实质,以及反思和研究教学行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说课艺术应是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把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融为一体,是优化课堂设计,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笔者以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为例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4方面就怎样说课进行探讨。
1 教材分析
此环节主要说课程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材前后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前后内容的关联,个人见解等。说的过程要简练,明确教材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即可。
1.1 说明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理解为该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意义以及该内容对学生学习及终身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如讲授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时,学生已学过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知识,熟悉了除受体类型、分布及其生理效应外的内容,应使其明确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技能是护士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掌握好本节内容对其他学科学习有积极意义。
1.2 说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根据所讲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确定,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如讲授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时,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2)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节课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疗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1.3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对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起决定作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称为教学关键。教学关键是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如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用药技能是护士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同时,掌握好本节课内容也对后续知识学习有积极意义。所以应把常用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作为本节课重点。
教学难点一般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出错误的内容。说课时应说明其作为难点的理由[2]。药理学中药物作用机理内容较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所以将其列为教学难点。因此,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中的教学难点是抗消化性溃疡药作用机制。
2 教法分析
说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情况而选择、设计何种教学方法,主要考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讲授抗消化性溃疡药一节时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趣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善于质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3)联系临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 学法分析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因素与情境因素,如分析其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对该内容的可接受性及其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与该内容的适应性,从而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如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方法。同时,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本节课内容。
4 教学过程分析
说明安排教学过程的原因,即按教学流程说明教学重点环节,尤其是说明教学设计的依据。
4.1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4.2 尝试探索,揭示原理
设疑并列出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示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当攻击性增强、防御性减弱时就会出现溃疡。当然,不同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适时展示答案,与学生探讨。
4.3 设置问题,开拓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就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从而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
(1)第一个问题:已经分泌出过多的胃酸怎么办?引出第一类抗消化性溃疡药——抗酸药。
(2)第二个问题:能不能让胃酸少分泌些呢?引出第二类抗消化性溃疡药——胃酸分泌抑制药。
(3)第三个问题:可不可以把已经形成的溃疡藏起来呢?引出第三类抗消化性溃疡药——黏膜保护药。
(4)由第四个问题:“导致溃疡的罪魁祸首是谁?”引出第四类抗消化性溃疡药——抗幽门螺杆菌药。
4.4 课堂小结,启迪智慧
随堂进行课堂小结,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
4.5 适当练习,反馈教学
练习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可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练习可提供反馈,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1]刘彦昆.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崇东.从心脏的解剖一节谈怎样进行说课[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96~97.
G424.2
B
1671-1246(2011)01-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