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1-08-15王理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南风心理学家效应

王理华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浅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王理华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班主任;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元,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联系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生、社会和家长间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职责重大,可谓任重而道远。当今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简单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因此,管理学生时,细心揣摩学生心理,并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心理效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善用“期待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结果。但8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一个希腊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爱神就给了雕像以生命。此实施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

为什么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所做的实验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尽管名单对学生是保密的,但教师掩饰不住的深情还是通过语言、笑容、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心理,在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被形象地总结为:“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期待效应”表明,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并使对方的行为越来越接近这种看法。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教师与学生交往时,一旦对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予期望,学生就会产生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投入感情、抱有希望,并进行特别诱导,使学生得以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活用“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然而,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将被试的80名大学生分成4组,每组有7次机会听到某一名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缺点,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说缺点,后3次评价专说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说优点,后3次评价专说缺点。当4组学生听完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各自说出对该学生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学生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被试者普遍认为该学生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且有诚心。实验结果使心理学家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我们的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我们的人更令我们喜欢。

班主任评价学生时难免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诉说一番,可往往是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增强评价效果。评价学生时,可以提出学生的一些缺点,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这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当然,班级管理也不能机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评价学生时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学生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而盲目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

3 巧用“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行人只觉得春意盎然,从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行为。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为“南风效应”。

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明白你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就会将自己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理防范,教师的语言很难深入其心灵。当学生犯错时,教师的怒斥甚至体罚,只能让学生把“大衣裹得更紧”;而采用“南风”式的教育方法,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大衣”,达到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应从心理因素研究入手,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

4 勿用“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第二十章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197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将其概括为“马太效应”,意思是人们的眼光总是投向成功者,人才的成功同社会对其的承认和肯定成正比,即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给予更多荣誉,而不肯承认还未出名的科学家的成绩。

学校里“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做法,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其消极作用必然会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中等及后进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阂、分化和对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避免“马太效应”可能带来的奖罚误区。一方面,要“赏有据,罚有章”。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都要按照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做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另一方面,要树立“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的观念,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颇,有时更需照顾后进生,给他们更多帮助和关心。“赏罚之道,莫若至公”,教师应努力做到“赏不因喜,罚不因怒”,“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贤”。

5 忌用“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募捐的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教师教育学生时常存在。例如,批评学生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批评完后,觉得意犹未尽,又重复批评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使学生极为不耐烦,讨厌至极。其实教师第一次批评学生时,学生可能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下决心改正;但是第二次,学生就会出现厌烦心理;如果再来一次,那么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最终演变成反抗心理。由此可见,批评应恰到好处,点到为止,这一点对于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另外,教师口头禅,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也会引起“超限效应”。有的学生甚至不听教师批评的内容,而是数教师批评过程中有几个“对不对”,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G40-058

B

1671-1246(2011)15-0045-02

猜你喜欢

南风心理学家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谁更难过
南风颂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诡异的偷蛋贼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现代透视眼
南风易逝,醉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