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高句丽王国后期的传播及影响
2011-08-15刘伟通化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系吉林通化134002
刘伟(通化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系,吉林通化134002)
儒家思想在高句丽王国后期的传播及影响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系,吉林通化134002)
高句丽王国后期继续吸收儒家思想。儒家的伦理、政治等思想随着高句丽王国与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得以广泛传播,这加速了高句丽社会的发展进程。
儒家思想;高句丽后期;传播;影响
从公元427年高句丽长寿王迁都平壤到公元668年高句丽王国灭亡是高句丽王国发展的后期。在这一时期内,有关儒家思想在此的传播状况及历史影响学者们所作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是在《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前期的传播与影响》一文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希望能够丰富有关高句丽史的研究。
一、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后期的传播方式
儒家思想前期的传入为高句丽王朝后期更广泛地吸收、传播儒家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句丽王国的发展后期,儒家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接受南北朝的册封与朝贡。长寿王刚继位不久,就向晋接受“奉表,献赭白马,安帝封王高句丽王安乐郡公。”[1]迁都平壤后,高句丽更频繁地向中原王朝朝贡。与前期相比,高句丽王国后期向中原(包括南朝)朝贡的次数更加频繁,仅《三国史记》载“长寿王派使臣到北魏朝贡达43次……文咨明王在位28年,派使臣入魏朝贡达30次。”[2]258
高句丽王国也接受南朝的册封,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都对高句丽册封过,如宋武帝刘裕于公元463年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3]。朝贡与册封次数增多,说明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随之增多,这必然促进汉文化特别是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地区的传播。中原王朝的册封,不仅只给高句丽王封号,而且经常赐给一些礼器,如公元492年魏孝文帝赐文咨明王“衣冠服物,车旗之饰。”[4]这些衣冠服物等应是高句丽国王参加重要仪式、场合时所穿乘之物,这正是儒家重视“礼”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2.平壤地区汉文化程度较深。“平壤地区原属汉乐浪郡,最初是汉人居多,公元4世纪初,高句丽美川王占据乐浪,这里成了汉乐浪、带方文化与高句丽文化的交汇之地。平壤地区接受汉文化的时间和程度要超过集安地区。”[2]255平壤地区接受汉文化程度较高,平壤城就是仿照北魏洛阳城的样式而修建的,在平壤就曾发现许多带汉字的瓦当及石刻。长寿王迁都于此后,高句丽王国接受汉文化特别儒家思想的程度也就会更高、更深入一些。据《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迁都平壤后,其国人“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颇有箕子之遗风……种田养蚕,略同中国。”围棋、投壶、蹴鞠这些中原汉人所喜爱的娱乐游戏及种田养蚕技术已在高句丽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可见其汉文化程度相当深了。箕子本是儒家推崇的圣人之一,孟子就认为箕子是“圣之清者”。高句丽迁都后颇有箕子遗风说明儒家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这也得到了中原王朝知识分子的认可,连唐太宗也承认“海夷颇重学问”[5]。
3.儒家教育的促进。一种思想的主要传播方式就是通过教育。儒家思想的传播与儒家经典的推广与普及是分不开的。高句丽国喜欢读书,据《旧唐书·高丽传》记载,其国“俗爱书籍,至於衡门厮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於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三国志》、孙盛《晋阳秋》、《玉篇》、《字统》、《字林》,又有《文选》,尤爱重之”。可见,高句丽人喜欢读书,热爱学习。贵族子弟未婚之前在扃堂昼夜学习儒家经典,这些经典中有五经及宣扬儒家正统思想的前四史等书籍。儒家思想必然随着这些书籍的传播而进一步普及推广到民间。
高句丽还派本国子弟到中原王朝学习,公元640年,荣留王“遣子弟入唐,请入国学。”[6]国子学是唐朝的官方学府,在此学习的人主要接受儒家经典教育。《新唐书·儒学列传》记载“贞观大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能通一经者,听入贡限。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蔚然勃兴。於是新罗、高昌、百济、吐蕃、高丽等群酋长,并遣子弟入学。”高句丽人在此学习对提高他们儒学水平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子弟回国后,必然会将其所学到的儒家思想广泛传播。
二、儒家思想在高句丽王国后期传播的表现
随着与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及统治者的提倡,高句丽地区儒家思想在其发展后期得以继续传播,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伦理思想上,以三纲五常为主的儒家伦理思想在高句丽王国得以进一步传播。(1)守君臣纲常关系。长寿王六十八年(公元480年),高句丽派使臣到南齐朝聘,被魏于中途截获,孝文帝责让长寿王说:“卿越境外交,远通篡贼,岂是守攻、藩臣守节之义。”[1]孝文帝以不守君臣纲常之义来责备长寿王,在君为臣纲的封建制度下,不守君臣之义是大逆不道的,这种行为会被人们所唾弃。中原王朝就常常以此为借口来讨伐高句丽,隋炀帝讨伐高句丽的借口之一就是因为其“无事君之心,岂为臣之礼。”[7]而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的原因之一也是“盖苏文弑主虐民”。可见,高句丽王如果不守君臣纲常之义,中原王朝就会讨伐他,高句丽国内发生弑主之行为,中原王朝也要出兵吊伐,这是对扰乱纲常秩序的惩罚。这种武力的高压迫使高句丽王注意遵守伦理纲常秩序,否则就会遭致讨伐。
(2)守礼。礼在高句丽王国的发展后期也有体现,讲“礼”的人会得到尊重。如男生(盖苏文子)“纯厚有礼……其初至,伏斧钻待罪,世以此称焉”[8]得到了时人的称赞,后虽因诬而死,却得到平反,武则天“以礼改葬”了男生。男生其父盖苏文则因不修臣“礼”而遭致唐讨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荣留王曾应唐高祖李渊的要求,将数万华人以礼宾送之于唐。李渊大喜,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9]
(3)守信。儒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讲信用。“信”是五伦之一,孔子讲“主忠信”[10],又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1]儒家的这种重信用思想在高句丽地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平岗王的小公主就曾因其父的戏言而执意下嫁给一个容貌可笑,时常靠乞讨才能养活自己母亲的穷人温达。平岗王不同意,小公主就说:“大王常语,汝必为温达之妇,今何故改前言乎?匹夫犹不欲食言,况至尊乎?”[12]平岗王的小公主认为这种食言行为是就连普通百姓都不愿做的事,贵为王的人就更不应该这样做了。可见,重信用的思想在高句丽得到广泛认可。
2.在政治思想上以仁政和礼治为主的儒家政治思想在高句丽王国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1)重仁政。仁政要求统治者关爱百姓,孔子曾对其弟子讲仁就是“爱人”,儒家仁政的最高理想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关爱百姓的疾苦,赈济贫民是仁政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金富轼的《三国史记》中有关高句丽王国赈济百姓的记载不乏于书。如“安藏王五年(公元523年)冬十月,饥,发仓赈救”。[13]又如安原王七年(公元537年)“春三月,民饥,王巡抚”。[13]儒家非常重视以民为本,孟子讲“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14]。春秋时期周臣嚚也曾经说:“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15]国家的兴亡与普通百姓的人心向背密切相关。《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也认为,高句丽王国的灭亡是当时统治者们不实行仁政而失去民心的原因造成的。他评论说:“其不义于国,不仁于民,以兴众怨则崩溃而不自振。故孟子曰:“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左氏曰‘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有味哉,斯言也”。[13]可见,爱民、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对于高句丽王国的统治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行仁政、关爱百姓的话,高句丽王国也许不会灭亡,反之,就会导致亡国。
(2)重礼治。高句丽人非常重视礼,他们经常对天地、祖先进行祭祀,以求福祐。在儒家看来,这些祭祀是非常必要的,属于“吉礼”的范畴。儒家经典《礼记·祭统》上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可见,祭祀之礼是最为人们所重视的。高句丽后期,虽然军事战争频繁,统治者们仍不忘祭祀。平原王五年(公元563年)“祈祷山川”[16]。《旧唐书·高丽传》上说高句丽移都平壤后“其俗多淫祀,事灵星神、日神、可汗神、箕子神。国城东有大穴,名隧神,皆以十月王自祭之”。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温达列传》上也说“高句丽常以春三月三日,会猎乐浪之丘,以所获鹿祭天及山川神”。高句丽人的这些祭祀,虽被中原知识分子们认为是“淫祀”,但这与儒家重祭祀之礼的思想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祭祀的对象上二者不相同罢了。
三、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后期的作用及影响
在高句丽王国后期的发展史上,随着儒家思想传播的进一步深化,整个高句丽王国的封建发展进程也随之加快完善。
高句丽后期的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宝藏王时期,权臣盖苏文就曾说:“三教譬如鼎足,阙一不可。今儒释并兴……”。[13]这表明儒学思想在当时已成为统治思想,不可或缺。吉安五盔坟四号墓的壁画也呈现了一幅儒者的形象,在十个图象中,“其中大部分人物为儒者形象,头戴高高儒冠,身穿儒服,宽袍大袖,腰间束带,颜色各不相同”。[2]541儒者在高句丽人日常生活中常见,这说明儒学的普及程度。
儒家思想在高句丽地区的普及传播,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句丽王国迁都平壤后,发展生产,加强与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联系,使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据《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句丽王国在唐时的疆域已“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於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可见,此时高句丽已是一个地广千里的大国了。在这样一个大国里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先进的思想指导,维持社会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儒家思想所具有的优势在此时就会得以体现。
儒家思想还渗透至社会风俗上。如在婚姻及丧葬习俗上,《梁书·高句丽传》上说高句丽“其俗好淫,男女多相奔诱。”《三国志·东夷·高句丽传》上也说高句丽“其俗淫”。但此篇中还讲“男女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在这则记载中,虽然高句丽婚俗中还保留原始对偶婚姻形式,但同时也说明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而定的,而且还出现了“财礼”的形式。《礼记·曲礼》上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之名,非有币,不交不亲”。平岗王的小公主也是因遵守父母之命才下嫁给贫民温达的。高句丽的丧葬习俗是有椁无棺,至少到平岗王时期,高句丽地区才出现了棺木。驸马温达死后,公主就抚棺说:“死生决矣,于乎归矣!”平岗王小公主能有这种视死如归的生死观,真是难能可贵的,与儒家所提倡的生死观也是一致的。
当然儒家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如封建纲常礼教在维护统治的同时也束缚了个性的发展,造成了很多人因“愚忠”、“愚孝”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之高句丽王国的封建化程度并不是非常高,这也制约了高句丽王国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1]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长寿王本纪[M].
[2]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
[3]宋书·武帝纪[M].
[4]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文咨明王本纪[M].
[5]旧唐书·朱子奢传[M].
[6]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荣留王本纪[M].
[7]隋书·炀帝纪[M].
[8]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盖苏文列传[M].
[9]旧唐书·高丽传[M].
[10]论语·学而[M].
[11]论语·为政[M].
[12]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温达列传[M].
[13]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宝藏王本纪[M].
[14]孟子·尽心下[M].
[15]左传庄公·三十二年[M].
[16]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平原王本纪[M].
(责任编辑:徐星华)
Abstract:The late Gaogouli Kingdom continued to absorb Confucianism.Confucian ethics,politics,ideology were widely spread along with the in-depth political,economic,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Gaogouli,which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Confucianism;the late Gaogouli;communication;influence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in L ate Gaogouli K ingdom
LIUWei
(Departmentof History,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K289
A
1008—7974(2011)03—0009—03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Lsx14
2010—12—03
刘伟(1976-),吉林东丰人,通化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系讲师,吉林大学古籍所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