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过程分析
2011-08-15茆巍
茆 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课堂教学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过程分析
茆 巍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知识转移是近年来企业创新研究的方向之一,课堂教学也是一种知识转移的过程,运用知识转移相关理论对高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参考意义,教师、学生、转移的知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对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转移;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一、知识转移介绍
知识转移被定义为知识在群体中由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进行传播(Inkpen and Tsang)。[1]146-165知识转移的目的是达到组织内知识共享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组织学习及组织创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转移的研究主要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通过知识转移实现企业学习,实现企业创新。
高校课堂教学,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知识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首先是知识的传递,更高的要求是确保这些知识会被吸收和合理使用。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够通过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而隐性知识指的是很难用文字、公式、图像等形式来表述清楚的、难于共享的、隐含于过程和行为中的非结构化知识。默会性特性决定了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因此知识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98-99
高校课堂知识转移与企业知识转移目的有所不同,一方面是为了系统传授本专业所需知识,对专业理论体系能够把握;而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对学科知识的介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创新在这里还属于高级要求,在本科教学中很难实现。
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着较大问题就是和课堂教学环节有关,本文主要想通过研究影响高校课堂教学中知识转移的因素,提出一些可以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中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转移涉及的要素有四类,即:知识转移主体、转移的知识、知识受体、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知识主体是要转移的知识的拥有者,知识主体的转移意向、保护意识、对知识受体的信任程度都会影响到知识的转移;知识受体是转移知识的接收主体,其吸收意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挖掘能力将影响到知识转移;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有三层含义,一是文化距离,即合作双方之间的文化差距,二是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三是知识距离,是指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在知识基础上的距离;转移的知识及其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知识的复杂度、形态、专用件、数量。[3]108-109
(一)知识转移主体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知识转移主体即为教师,教师进行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为了以最少的投入,快速有效地转移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并带来最大收益(即实现教学效果)。教师的投入水平、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识别能力、知识转移能力、自身的科研能力、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果。
1.知识转移投入水平和动机
知识转移的投入水平是知识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课堂知识转移的投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转移实施所需要投入的客观条件等资源,如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二是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此所做的相关准备,如果知识转移主体对于这些资源的投入越充分,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就会做得越细越好,从而能够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现在有的教师将教学当成应付性差事,课前缺乏充分准备,课堂上照本宣科,从头到尾幻灯片演示,缺乏与知识受体(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后不闻不问,自然教学效果不好。这也和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不足和缺乏内部激励有关。
知识在没有转移之前,是属于知识发送方的。知识发送方可能会因为担心失去自己对知识的所有权、优先权,而不愿与知识受体共享知识。[4]90在教学中,这一现象一般很少发生,作为教师,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所知倾囊相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可以讲,每个教师都有相当强的知识转移动机。
2.知识处理能力
高校教学中,往往一门课一学期就会上完,教师需要决定一本书哪些知识着重介绍,哪些知识一带而过,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情况和教学目的来确定知识转移的内容和范围。所以教师需识别知识的包容性、与其他课程知识的互补性、知识的可信度以及与学生的知识差距,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往往有些知识会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如果教师不太了解其他课程对此知识的介绍,自然会不断重复传递,学生就会觉得厌烦,学习兴趣下降。
3.知识转移能力
知识转移能力是指知识转移方详细阐明自身知识用途,使知识能应用于其他场合的能力。笔者所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大部分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内容都会牵涉到社会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将现实现象与自己要讲授的知识进行糅合,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并能加以运用。当转移的知识被保留下来,才算有效的知识转移。
4.知识转移主体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决定着知识转移主体自身的知识创造能力,影响着自身知识存量的大小。只有教师对自己要转移的知识不断思考、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更新知识,识别知识,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把握要转移的知识。也可以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建立起知识受体对知识转移主体的信任感。
(二)转移的知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知识的形态是指知识的存在形态。一般来说,显性知识,可以以编码的形式存在,这类知识容易实现文档化,可以通过文档的转移实现知识转移;而隐性知识,它们难以用编码的形式表达出来,存在于知识拥有者的头脑中,常体现为技能、技巧、经验等,这类知识由于难以表达,因而也难以转移,是知识转移的难点;知识的专用性指的是知识对知识转移主体的依赖程度,即这些知识只对主体有价值,一离开主体,价值下降的程度就比较大。转移知识的数量也会影响知识的转移,显然,转移知识的数量越大,转移越困难。转移的知识复杂度越高、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的知识内容越多、专用性程度越高、数量越多,知识转移的难度也越大。
(三)知识受体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知识受体的意识主要是其知识吸收意识,即知识受体是否存在明确的从知识主体汲取知识的意图、知识受体吸收知识的主动程度。在课程学习中,有的学生仅仅把目标定在通过考试,获得学分,不想自己掌握知识,造成知识没有完全转移。一般说来,知识受体的知识吸收意识越薄弱,就会有越多的知识难以转移。知识受体的吸收能力也会影响到知识的转移,知识受体吸收能力越弱,能够转移的知识就越少。知识受体的挖掘能力是指它挖掘知识源拥有的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知识主体更愿意转移知识,也能以更合适的方式转移知识,[3]110教师授课时如果下面学生对所授知识能做出积极的回应,那么教师的兴趣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有可能对所授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甚至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场景;反之,下面一片死寂,学生对教师所讲毫无反应,教师也会索然无味,草草结束课程。
(四)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
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知识标准和体系是有差异的。文化距离和价值观差距会影响知识转移。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文化上存在距离,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都有所不同,在知识基础上存在差异。教师在转移知识时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那么以学生的角度看来往往是难以理解,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维敏捷,接收新鲜事物快,但又缺乏辨别分析能力,对知识的识别能力差,容易被外界影响。如果教师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学生会觉得教师说的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距离很遥远。二是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三是知识距离,是指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在知识基础上的距离。
三、提高课堂知识转移效率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知识转移动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管理者,支配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要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教师要提高知识转移的动机。这种动机有内在的影响,也有外在的,内在的首先要在思想上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教学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外在的则需要学校各方面对教学的认识统一,并能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认真上课,上好课。此外,高校教师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进行科研工作,只有自身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对知识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才会相应提高,能够在教学中提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可以将复杂化,专用性强的知识处理成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简单明了的显性知识。同时,教师还需学习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合理运用多种工具对知识加以表达。
(二)培养学生知识吸收的主体意识,吸收能力和对知识的挖掘能力
大学生从刚刚进校开始,学校就应组织多方力量,通过多种方法,介绍专业,让学生熟悉专业,了解到专业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产生对专业学习的思考,产生主动完善自己专业知识结构的意识,此外,通过学校各级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吸收和挖掘能力,这些活动的举办一方面要强调专业性,另一方面也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得大学生感到理论不再枯燥空洞,学有所用,自然会提高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三)拉近知识主体与知识受体间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文化距离和空间距离上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去进行介绍,抓住当前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把自己要转移的知识融合进去。知识转移的情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教师授课时,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反馈,鼓励学生回应,增加课堂讨论,课后可与学生增加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意见,增近师生之间的信任感。知识在群体组织中会经过交流,加工,实现组织知识共享,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组织环境将有利于知识的转移和共享。
四、结语
高校课堂中的知识转移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转移的知识无论是数量,还是知识涵盖的范围,知识的复杂度都不断增加,只有知识转移参与各方都提高各自的转移动机和能力,知识转移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Inkpen A C,Tsang E W K.Social Capital,Networks,and knowledge transf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1):146-165.
[2]王要武,王衍行,张云婷.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与管理机制[J].企业管理,2009,(6):98-99.
[3]易法敏.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8-109.
[4]吴传荣,曾德明.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主体合作决策方法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5):90.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Mao Wei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2,China)
In recent years,knowledg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s innovation research,classroom teaching is a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using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relate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Teachers,students,transfer of knowledge,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nd promo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knowledge transfer;classroom teaching;factors
G642
A
1672-0547(2011)05-0121-02
2011-08-16
茆 巍(1976-),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中国本土化案例的应用研究》(编号:2008jyxm39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