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创新”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

2011-08-15许圣元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度

许圣元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党建部,山东泰安 27100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都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特别是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党建创新,我们党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自身机体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总结我们党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对于始终保持党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科学理论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90年来,正是由于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始终高举科学的理论旗帜,引领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成立之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由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久,很多党的早期领导者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系统的钻研和了解,导致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化和公式化的态度,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损失。革命事业的发展强烈呼唤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勇于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创造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独特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铸就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辉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由此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没有照搬苏联模式,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然而,探索之路是艰辛的,我们也出现过许多失误甚至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视现实,纠正了过去的错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途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革命家的勇气和魄力,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市场经济、坚持“一国两制”构想等新思想、新观点,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敏锐地把握世界新变化和时代新要求,不断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十六大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学习型国家和学习型政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旺盛活力,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基础

实践出真知,实践创新是认识创新的源泉,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基础。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只有坚持实践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进行实践创新的党,正是由于党以大无畏的气魄勇于进行实践创新,才不断开拓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新局面。党成立之初,面临着一项崭新的历史课题,就是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马列主义实践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发展。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于1937年7、8月先后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重要著作,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勇于创新,顺应中国革命的发展潮流,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更多的需要在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实践中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创新发展。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理论的新要求。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闭幕时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谋发展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实践创新、创新实践的发展之路。邓小平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要“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及“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冒,”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要尊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敢于在新的实践中概括出新的理论。从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定位,到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定位,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着不竭的理论创新。从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对外开放、扩大开放到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到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着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历史和逻辑都证明了一点,“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三、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保证

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能够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制度支撑,能够为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制度保证。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历史。遵义会议之前,党处于幼年时期,党的制度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遵义会议以后,确立的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认识到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党的制度建设工作。1938年,毛泽东针对张国焘严重破坏纪律的行为,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不仅重申了党的四项纪律,即:“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而且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规,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提出的“四项纪律”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条件写进了党章。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对党执政以后的制度建设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治党治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制度建设问题的实质。建国后我们党积极进行了制度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定、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党的制度建设的探索进程被打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党和国家事业也因此遭受严重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开始了制度创新的探索。制度创新是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离开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制度创新,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和党自身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进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这是党和国家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是制度创新的积极倡导者。他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强调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全局,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推进了党的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他明确提出:“完善各个方面的制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党内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都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加以完善。”正是由于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保证了我们党在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中经受了严峻考验,把党和国家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从而把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起来,明确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党的制度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强调用制度建设来推动党的经常性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完善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又要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和创新。这些年来,无论是党内制度还是国家社会的各项法律制度,都取得了卓越的创新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党90年奋斗的实践证明,只有深入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才能确保党的自身建设的顺利推进。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制度创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制度建设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其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既要注重制度的发展、创新和完善,更要注重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针对性,切实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以严格的纪律、完善的监督保证制度得到贯彻执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坚持立足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统一,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兼容并蓄,积极大胆而又慎重有序地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

四、党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根本

我们党是一个经过9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锻炼成长起来的党。它由起初的五十几名党员发展到今天领导13亿人口、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将一个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旧中国变成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大国,根本原因就是不断通过党建创新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力。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党的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毛泽东把党的建设比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把党的建设视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并创造了以整风的形式进行党的思想建设,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方法原则。毛泽东提出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采取支部建在连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概括出党的“三大作风”。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预见到党在革命胜利后可能会遇到“糖衣炮弹”的挑战,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方针:“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的这些创新性的党建思想,确保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先进性和战斗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党的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创新。邓小平在深刻阐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意义的基础上,精辟阐明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世纪之交,江泽民在深刻总结我们党80年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它把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同人民的利益辩证地统一起来,作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和治国之纲,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发展和创新,是新世纪统领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新思想新观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命题,从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奋斗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抓住了先进性建设,也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我们党在发扬民主、加强监督、惩治腐败等领域都进行了全面创新,可以说,创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

回顾党的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党,党的自身建设始终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是由于党一直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勇于创新党建工作,及时清除自身机体上的病毒和政治上的灰尘,才使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3.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47.

[4]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5.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度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