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因论视角下的当代流行语分析

2011-08-15陆松岩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话语

陆松岩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 210013)

模因论视角下的当代流行语分析

陆松岩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 210013)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模因论;语言模因;流行语

在信息技术的持续推动下,互联网中的新生事物不断涌现,铺天盖地,网络俨然一个大众时尚舞台,跳动着各式各样的文化符号,新旧事物的相互交替与转化关联,都可以在这里寻根溯源。五花八门、意义纷呈的“网络流行语”就是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催生的新鲜事物之一。流行语的出现不仅给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内容,而且能够将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内心关注部分地聚合起来。从外部看,“流行语”的出现是社会文化进化的结果;但从内部考究,不难看出“模因”才是其发展的深层动力。模因理论对理解当下流行语具有重要作用。

1 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Meme)又称为米姆、弥因、迷因,最初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其经典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作类比[1]。模因类似遗传因子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从一个头脑转入另一个头脑来进行繁衍,并且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逐步演化[2]。Dawkins认为,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模因涵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宗教、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笑话等文化现象都是模因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

模因是模因论中的核心概念。模因论是运用模因因子来解释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在模因论中,模因不但可以被看作有生命的结构,类似于电脑病毒的“思维病毒”,寄生在主体对象的头脑中;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他人的大脑或传播到他人的大脑思维中。模因的传播不一定是照片式全盘地拷贝,模因复制和模仿之间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不过复制品的确从元制品中继承了一些品质,尔后,又根据客观实际和不同语境做出调整并整合出新的样式,即新的模因合体[1]。

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复制形式,复制又是语言模因的本质属性。语言模因能够被模仿并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自我复制性。Heylighten认为模因要成功地复制自我,必须经历四个阶段:(1)同化。成功的模因必须能感染新“宿主”,进入到他的头脑中并且被理解和认同。(2)记忆。记忆具有很强的选择能力,只有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宿主头脑中的模因才有被传播出去的可能性。(3)表达。表达是模因传播的主要途径,模因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或图片等形式才能被他人感知和关注。(4)传输。模因表达必须借助于一些现实物质载体才能最终传播给他人。实际上,在模因库中,只有少数模因比其他模因更具有生命力,它们在相互的竞争中总能取得胜利,传达出来的信息也比较容易被人们记住[3,4]。因而,它们能够将自我进行不断地复制,这就是所谓的“强势模因”。这一点也遵循了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模因作为一种文化复制因子,存在于人类深层的集体无意识中,却广泛地表现在语词、音乐、图像、服饰等各种文化现象层面。模因论就是研究模因在文化、科学、语言等领域应用的一种理论。

2 语言模因

研究模因论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从模因因子的作用力的角度分析语言可以清晰地审视和解释诸多语用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人自身的认识。

语言和模因是相互作用的,模因论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丰富语言的内容;语言又是模因传播的载体,模因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表现自己。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个种类,它是以非基因的方式传递和复制语言信息的传播单位,所以语言也依赖这种样式发展和进化。模因论研究专家何自然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5]。比如,当下泛滥于网络博文帖子中的“给力”、“悲催”、“坑爹”、“浮云”、“伤不起”等网络词语经常被人们使用、模仿和传播,因而这些词汇渐渐也进入人们的生活语言中,成为常用词汇或基本词汇。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具有模因基因型(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和模因表现型(形式相同而内容各异)两种传播方式。模因基因型传播指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而储存在人们大脑之中的这类模因,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文字信息在任何适当的场合不经改动而直接传递,比如各种口号、经典台词甚至大众娱乐电视节目名称,如:“非诚勿扰”、“舞林大会”。相同信息也可以以异形的方式进行传递,主要复制其中的信息。比如在英语中,如要表达“He is dead”时,也可以说“He has passed away”,两句要表达的内容实质是一样的。模因基因型这种直接传递一般出现在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语境中。而模因表现型传播是指不同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都采用了同一形式表达不同的信息和内容。所谓“移花接木”和“新瓶装旧酒”都是模因表现型的体现。尽管有时也有形式上的小小改动,往往用同音词或相等的其他成分代替其中的关键词语,但是每一次传达出的信息都是新鲜的。例如“得意忘形”、“针针(斤斤)计较”、“‘剩女’‘圣女’和‘盛女’”等。

语言既是人类认知成果的载体,又是人们探索新知识的工具,其双重功能使其在文化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语言不仅是一种模因,而且语言模因在隐性层面上还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与认知心理学中的模块记忆和信息处理有一些类似。当前诸多的流行话语模就是基于人脑对先前信息的储存、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而建构起来的。其基本运作机制就是将日常生活中大众耳熟能详的言语范例作为一个整体模块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新的认知或者表达需要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整体模块就会被激活,并被提取出来充当语言模因中的“模板”,从而不断地填充认知和表达的新事物[6]。

不同传播方式的语言模因最终如何得以复制呢?除了语言本身这个媒介外,语境是推动语言模因传播的重要动力。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交际意图有选择性地重复或类推出某种语言模因,以帮助自己有效地完成交际目的。当然,这种选择是随机的、任意的,有较强的主观性。某种特定的情境下,某个特定的语言模因刚好几乎或完全地表达这一情境主旨,产生了戏拟或恶搞的幽默讽刺效果。另外,网络平台又将这一新鲜表达语传递给众多听众,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这种语言模因又继续得以复制。因而也就形成了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浪潮。

3 当代流行语的成因

当代流行语能够获得话语模的资质源于其流行特色。比如:“让子弹飞”、“让房价降”和“让工资涨”中就存在着“让AB”这样的话语模,而且每一次的变更都体现了民众的心声;同样,“我爸是李刚”也催生了“我爸是市长”、“我爸是村长”等表达样式;又如,“悲剧”产生了“杯具”,进而带出“餐具(惨剧)”和“洗具(喜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众多的流行话语模的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流行语的形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3.1 可衍生性

语模自身具有超强的可衍生性。流行话语模之所以能够多次被复制并生产出不同的新生物,主要因为模板中的流行元素和通俗成分能够广泛地传播并被大众接受。这些热门用语一般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具有较高的知晓度和较强的时尚性。使用频率高,流行范围广,受关注度强,进而激活了语言系统内在的建构因子。于是,若干个话语模相继出现,滋生了结构类似内容相异的诸多表达,这不仅满足了人类不断发展变化的认知需求和表达需要,而且也为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经济原则

语言的经济原则又称作语言的经济性。从语言运作的这个角度看,人类使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者交际时,总是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往往也倾向于使用这种原则。依据经济原则,网络流行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词语谐音。如“肿么了”(怎么了)、“童鞋”(同学)、“盆友”(朋友)、“亚历山大”(压力山大)等;(2)首字母缩略。“CU”(see you)、BF(boyfriend)、“Who a u”(Who are you)等;(3)数字谐音。“520”(我爱你)、“356”(上网啦)、“48”(是吧)等;(4)语码混合。“郁闷ing”(正在烦闷)、“Happy一下”等;(5)符号表情语言。以直观幽默的风格而备受大众青睐,如“π_π”(打瞌睡)、“^o^/”(欢呼)、(=^^=)(猫)等等。

3.3 娱乐功能

当代流行语通常都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传播的速度如此之快,受众面如此之广,往往与其娱乐功能不无联系。人们倾向于复制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被模仿的语言和话语模越新奇、越悦耳、越刺激、越具有调侃性,就越能够被人们广泛复制、传播到日常生活中引用。2010年网络直营店凡客诚品为了戏谑主流文化,彰显该品牌的自我路线和个性形象,推出了“我爱表演,不爱扮演;我爱奋斗,也爱享受生活……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的广告词。广告播出后不久就遭到众多网友的围观,出现了大批恶搞“凡客体”的帖子。其中就有“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的平民标签“凡客体”,“爱相声、爱演戏、爱豪宅、爱得瑟、也爱谁谁……我是郭德纲”的郭德纲“凡客体”和“爱生活,爱学习,爱知音,爱读者,也爱文学……我是罗玉凤。前后300年唯我独尊”的凤姐“凡客体”,如此种种,更是效果奇特。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网络媒介中,通常那些能够传达通俗快乐、具有调侃娱乐功能的语言模因更具有强大的自我传播能力。

4 结语

模因是语言传播和进化的内在动力。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新鲜词汇和话语模不断得到自我复制,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流行话语,进而又衍生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了人们的表达和交际的需求。语言模因是当代流行语产生的根本动力,它存在于人类集体无意识当中,恰如“电脑病毒”一样,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和传播能力。当代流行语的特点与模因的特性相互印证,共同催生了五花八门的流行话语。总之,模因论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了解模因和其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特别是当代流行语的发展和演变。

[1]Blackmore,S.Th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 ty Press,1976.

[3]Heylighten,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A].Pro 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metics, 1998.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6): 54-64.

[5]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6 (2):200-209.

A Study of Catch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emetics Theory

LU Song-yan
(TheCityVocationalCollegeofJiangsu,Nanjingjiangsu210013,China)

Memetics,being characterized by imitativeness,replicability and transm issibility,isa new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The influence ofmemesmainly display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culture;language,as a branch of culture,in turn,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memes.They interactand put togethernumerous cultural phenomena and a greatmany catchwords.Therefore, understanding ofmemeticsw ill facilitate concrete decoding and analysisof these catchwords.

memetics;languagememe;catchwords

H03

B

1671-0142(2011)06-0063-03

陆松岩(1963-),男,江苏徐州人,讲师.

(责任编辑 施 翔)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