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心屋”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浅析
——以南通大学“谈心屋”为例

2011-08-15杨岚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老同志思想道德榜样

杨岚岚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谈心屋”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浅析
——以南通大学“谈心屋”为例

杨岚岚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谈心屋”的模式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模式的有效补充,也是高校德育新载体。它的存在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工作的过程中凸显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榜样的作用。此外,在工作中,它不仅仅只是老者对少者的教育和指导,也体现了少者对老者教育反哺功能的实现。

谈心屋;德育;内化;强化;反哺

一、“谈心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新补充

让大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成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这也是高校老同志们的殷切希望。广大高校老同志不仅富有政治经验、专业威望,而且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关心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力量。因此,团结、组织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好体现。近年来,全国关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积极配合,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作用,开展了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教师工作实际的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2003年4月,原南通医学院关工委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要求,在党委的支持下建立了“谈心屋”。参加的老同志从医学院为主的20余人,发展至目前南通大学三个校区80余人,六年来共计接待来访学生3425人次。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表现为课堂宣教、家长棒喝等“强压式”的教育模式,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引得受教者越发叛逆,而“谈心屋”作为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充分发挥了老同志有觉悟、有能力、有阅历、有知识、有时间的优势,突破了以往给人“死板”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一种灵活自主、平等亲切“谈心”的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通过谈心屋这种师生间的新型互动模式,笔者发现,师生谈心的过程不仅是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有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更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拓展与延伸,使师生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均得到提升与发展,从而在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上达到共赢的目的。

二、“谈心屋”的思政道德教育功能

(一)“谈心屋”的榜样作用

老教师作为榜样,通过与被谈心者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对被谈心者产生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将这种强化由外而内,由替代强化变为自我强化,从而促使被谈心者观念发生的转变,由榜样的行为变为一种自觉行为。这种非强迫式的教育方式,由被动到主动,是对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新途径。

1.榜样引领

任何时代都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凝聚人、鼓舞人、塑造人,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作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手段,榜样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教育价值。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是要引导大学生们健康地发展和成长,这就要在大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开展榜样教育。一个好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他像一面旗帜感召和带动着大学生,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往,大学生榜样总是容易被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道德榜样和英雄人物,塑造出的形象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使得大学生难以真正从思想与行动上认可这些榜样。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他们的成长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他们需要那些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能与他们同思考、同喜恶、同探索、同奋进的榜样,引领他们在世俗的生活世界里创造幸福生活,并引领他们快乐地实现人生理想。

教师则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具有传承性的工作,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名词,几乎成为所有美好词汇的集合。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他们都期望得到鼓励和教诲。他们在潜意识里将教师视为最直接的一个离自己较近的可效仿的榜样。在与教师的交谈与咨询中,因为在开放的环境里,彼此在不设防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而双方的经历差距和年龄差距,更会让学生容易对谈话者产生崇敬感,从而促发榜样效应。南通大学“谈心屋”的指导老师们都是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遴选了21位老同志担任指导老师,其中正副教授、处级干部16人,占76.2%;老讲师等5人,占23.8%。他们大多是几十年教书育人、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老同志。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学识造诣、丰富的人生经验,其中有的人曾获得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交通部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系、统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2.榜样内化

人的品德形成,既取决于外部影响的有效性,又取决于德育对象自身接受的状况,即“教化”和“内化”有机统一的结果。所谓教化,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行为准则转化给对象的过程。内化则是受教主体把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质的过程。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实质是德育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受教主体原有内部思想道德环境的发展。因此德育内化和教化的一切有效策略都必须基于对这一关系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因此,教师在成功成为学生的榜样后,如何充分发挥榜样效用,将榜样行为转化为榜样驱动力,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发的行为,成为老教师们的新课题。

柯尔伯格指出,德育要向学生揭示比现有水平高一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即要有适度的张力。张力是指德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主体目前的接受能力,具有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作用。这是因为在思想选择性可接受范围的边缘,还存在着一个弹性接受范围,它为“适度超越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具体而言,在进行“适度超越教育”时,把输入信息分成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先用辅助信息去强化受教主体思想选择性中易激发的积极因素,或弱化其不稳定的消极因素,使思想选择性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弹性接受范围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可接受范围再输送核心信息,强化思想选择性中不稳定的积极因素,弱化其相对稳定的消极因素,增强思想选择力。

“谈心屋”的指导老同志无论在教学、科研上还是生活阅历上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谈心屋的访谈者都是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极度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彼此交流的过程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连续的、相对长期的一个咨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交谈,访问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而在此过程中,交谈的双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交谈的焦点由一点散布开去,辐射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得访问者得到全方位的帮助与指导。指导老师们用自己多年的经验,现身说法悉心指导,适度的点拨,使访问者对指导老师的崇敬之情不只是停留在榜样阶段,而是会不知不觉地选择指导老师设计的道路前行,从而起到榜样的内化作用。

(二)“谈心屋”的反哺功能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之争,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声音。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说”到后来的“学生中心说”,抑或是现在的“师生双主体说”,不一而足随着当今社会的文化日益多元,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在受着冲击。接受新事物,不但是年轻人的追求,也是老一代需要学习的反哺教育的回归,与正哺教育的互哺,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

1.教育的正向哺育功能

“谈心屋”作为一种互动的教育模式,不仅对被谈心者起到哺育作用,对谈心者一样起到反哺的作用。在谈心的过程中,谈心者的知识、技能、思维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启发,得到了更新;同时,谈心者的心理上也找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满足感。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老教师们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感染,为了方便交流,使交流更加便捷、流畅同时具有隐私性,谈心屋的老同志们学会了用手机发短信,用电脑上网聊天,回复帖子。通过网络,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努力地消除代沟;同时,谈心者的心理上也找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的满足感。

2.教育的反哺功能

“反哺”一词最早源于《初学记·鸟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用以比喻子女长大后侍奉父母。把“反哺”一词用以教育,所谓“教育反哺”是指年轻一代把自己所有的信息、观念以及价值规范传递给年老一代的教育形式。

“谈心屋”的老师们都具有深厚经验和丰富阅历。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媒体、广告……各类信息各种资源纷至沓来,易于接受新事物、追求新奇、富于幻想的年轻一代,较之年老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最新的理念、最前沿的知识和最丰富的信息。在“谈心屋”这一模式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老者对少者的教育和指导,也是少者帮助老者更新知识与观念的过程。这种教育的反哺并不一定是系统的知识的传递,而是在谈心之中,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互动活动中,潜移默化产生的微妙的影响。

在谈心的过程中,谈心者获得了广泛的大量的新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启迪了他们的智慧。而这也提高了他们在飞速变化的社会中从容应对的能力。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老教师们受到了青年一代的感染,也为了方便交流,使交流更加便捷、流畅同时具有隐私性,谈心屋的老同志们还学会了用手机发短信,用QQ上网交流,用百度搜索信息,在论坛里发帖回帖子等等。

通过谈心,学生也逐步看到了自身价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自己其实也给老教师们带来了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他们不只是一味的接受老教师的观点,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一些认识和见解、思考和创造影响到了老教师们,还能使他们向自己学习。这也进一步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给予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在“谈心屋”里,师生通过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合作”的交流方式,体现了教育的正哺与反哺的结合,展现了新时代的师生关系。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递关系,更是一种情感的精神的沟通和交流。雅思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书中指出:“为了圆满地完成这些工作,思想者必须进行相互交流,学者之间必须进行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也必须进行相互交流,所有这些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行充分交流是必要的。”可见,在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是必须路径,是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石。“谈心屋”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德育载体。

[1]郑金洲.教育反哺刍议[J].教育研究,2008,(5).

[2]王晓明,李瑶.教育反哺的价值论述及其展望[J].科教前言,2009,(4).

[3]程建平.论德育的内化过程与教化策略[J].求索,2004,(2).

[4]曹玉娟,王海明.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榜样作用的发挥[J].高教论坛,2009,(5).

G64

A

1673-0046(2011)09-0097-02

猜你喜欢

老同志思想道德榜样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