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理论与英语二语教学对策

2011-08-15余思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归因二语运气

余思思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归因理论与英语二语教学对策

余思思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归因理论来自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它关注于研究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和行为的原因。归因的过程就是从行为的结果推断产生行为的原因。二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学习者的年龄、能力、运气、动机等因素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英语二语学习者对于成败的归因,最后指出教师可运用归因理论指导英语二语教学。

归因理论;二语学习;二语教学

一、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Heider(Fritz Heider)提出。Heider认为,比起事件本身(事件的结果),人们对事件的感知对于人们的行为有更重要的影响。确切地说,Heider更关注于人们是怎样理解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他进一步指出,当人们被要求解释事件或某一特定行为发生的原因时,人们会归因于外部的(环境的)和内在的(个人的)原因。外部原因包括运气、工作的难易和他人的期望等;内在原因包括个性、情绪、态度、兴趣和努力程度等。Heider强调,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那么这个人也许会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而且不太可能在未来做出努力。Heider在1958年发表了他的专著《人际关系心理学》。紧接着,Johns&Davis发展了Heider的理论,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认为从人们的行为可以推论出他们的意图和个性。虽然学者对于归因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在诸多理论中,普遍认为Weiner(Bernard Weiner)对归因理论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心理学家Weiner在Heider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们主要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方面又构成三个维度:内外性(内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性(稳定性归因/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可控归因/不可控归因)。能力和努力是内在的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部的因素;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性因素,努力和运气是非稳定性因素;努力是可控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不可控性因素。

二、归因理论和英语二语学习

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英语困难重重,学习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在影响英语二语学习成效的诸多因素中,心理情感因素不容忽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将过往的表现和成绩进行归因,这种归因倾向对后来的学习效果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期望、表现等方面有不同的影响。Weiner的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不像其他归因理论仅仅专注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力图描述个体行为原因解释的认知过程,Weiner更加关注于归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内外性归因决定了学习者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如果学习者把成功归因于内在的因素比如智力高、勤奋等,会感到自豪,进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任务太难、运气不好、生病等,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如果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因素,则会导致自尊的极大挫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愤怒等情绪,对自尊心的影响不大。所以,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对学习者的价值观影响很大;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学习者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对后期的学习行为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稳定性归因决定了学习者对未来的期望,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如果学习者将成功归因于诸如能力等稳定性因素,会提高对未来的期望,学习动机也相应提高;归因于运气、情绪等不稳定性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学习动机无法提高。如果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于脑子不好等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归因于没有努力、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不会影响对未来学习的期望。所以,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能力等稳定性因素,学习者对学习结果会有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增强学习动机或产生自卑减弱学习动机;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学习动机没有受到影响。

可控性归因决定了学习者的思想感情如愤怒、遗憾、感激或羞愧等等。如果学习者感到成功是可控的,则会充满信息、积极争取;如果感到成功是不可控的,则会感到幸运,不会产生太大的动力。如果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等可控因素,则会加强努力、继续坚持;归因于疾病、疲劳、心情不好等不可控因素,则会产生愤怒、仇视等情绪。所以,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学习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争取或者继续努力;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产生侥幸的心理或仇视的情绪。

因此,这三个维度的归因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影响对未来的期望和行为,通过归因可以对未来的学习活动有很多启示。Weiner的归因理论证实,学习者如何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对于将来的学习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运用归因理论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解释学习成败的原因对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改进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归因理论对英语二语教学的启示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如何理解过往的成功或者失败对于学生的期望和表现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对于表现结果的理解是可以改变的。归因理论对教学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学生对于结果的不同理解对于他们的责任心产生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对于成败的理解而改变他们对于学习成果的态度。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归因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

1.设置问卷调查找出学生的归因模式

英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结果的看法,才能帮助学生对学习进行正确的归因。英语教师可以根据Weiner的归因模式设置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成败的原因解释。问卷调查可以主要针对下面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1)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英语学习的天赋、不够努力、运气不好、学习任务太难、老师教得不好、对英语不感兴趣等。(2)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语言学习的天赋、非常努力、运气好、学习任务简单、老师教得很好、对英语很有兴趣等。(3)学习英语时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是可受自己控制的:任务的难易、能力、是否努力、兴趣、时间、运气、心情好坏等。(4)学习英语时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是不可受自己控制的:任务的难易、能力、是否努力、兴趣、时间、运气、心情好坏等。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老师可以总体了解班上的学生的归因类型,是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还是运气,是稳定性还是不稳定性的归因,是可控还是不可控的归因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和学生信息,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的活动训练,调整教学方案。通过研究发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将考试成绩不理想归因于学习基础较差、自身能力不够、缺少语言学习的天赋等内在原因,他们在无形中产生消极的自尊,感到无助,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于是潜意识告诉他们:我即便努力也是白费。为了改变这种消极的归因倾向,教师应帮助学生修正不正确的归因倾向,尽量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恢复自信心,增强自我期望。

2.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并相应改进教学方法

前面提到,成绩不好的学生多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天赋等内在因素,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减弱这些学生对于能力不足、脑子不够聪明的归因,设计难度适当的题目增强其自信心。比如英语听力和阅读中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计习题应该可以通过反复听力训练和仔细阅读就能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练习认识到只要认真努力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加强,消极情绪就会减弱。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会感到以前的成绩不理想是因为努力不够等造成的,学习动机会增强。其实,无论是对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把成功或者失败归因于努力都是有好处的。因为把成败的原因归于努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可使他们不过分骄傲,今后能继续努力。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不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也不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成功或者失败归因于努力等不稳定性因素,学生取得好成绩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期望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学生成绩不好时则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造成的,认为自己今后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获得成功。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学生的归因倾向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教师的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认真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逐步引导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方法不当等因素,让其看到成功的希望。教师也应该对成功的学习经历进行强调,但是这些学习经验必须是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的,甚至在成功之前还曾犯错的,而不是那些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的经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指正,做出正确和积极的反馈。

学生如何解释他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非常复杂的议题,但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根据归因理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复杂的语言学习过程。教师如果关注学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就可以对学生的归因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在英语教学领域中,归因理论对于学生的学习期望、动机、热情、行为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合理地利用归因理论指导英语教学活动会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1]林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642

A

1673-0046(2011)09-0135-02

猜你喜欢

归因二语运气
“喜欢”需要运气,但“被爱”不用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运气
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