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90后”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新挑战

2011-08-15王红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学院管理

王红义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独立学院“90后”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新挑战

王红义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为止,已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独立学院学生尤其“90后”本三学生具有与一本、二本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办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独立学院的辅导员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独立学院;“90后”学生;辅导员工作;新挑战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办学模式的突破、创新和规范。1999年起,我国开始试办独立学院,主要招收三本学生。独立学院在短短十几年内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11年4月,我国具有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达到311所,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整体上看,独立学院学生尤其“90后”三本学生具有与一本一、二本二学生不同的特点,所以,如何加强三本学生的管理,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突出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纳入到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录取,但是绝大部分独立学院录取的分数不高,明显低于二本院校,因此,独立学院绝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都相对比较薄弱,这与一直以来养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无关系。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更缺乏毅力和恒心,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差者居多,优秀的学生少;贪玩、迷恋网络和游戏、消磨时间的学生居多,刻苦学习的学生少。

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报考大学时被调剂成理工科,这也为他们增加了很大的学习难度,本来文化基础就薄弱,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加上专业难度的加大,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自信心下降,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突出的表现在:到课率不高、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等。

2.自我意识较强,宽容度较低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大一大二学生基本都是“90后”,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其中大部分又来自城市,这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受到家长的宠爱,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情都是长辈操心,很多同学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又衍生了“陪读、陪考”的现象,这些孩子只需要把学习学好就行,其他的都不需要管,家长对子女非常溺爱。社会环境以及家庭因素等造就了他们的自我意识,任性、敏感、自我为中心,以及集体观念淡薄等特点是独立学院学生的显著特点。由于过度被保护,抗挫折能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人格和性格发展都很不完善。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耐心、性格浮躁、任性、自控能力差,未经过社会的磨练,经不起风吹雨打,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来到大学,独立面对、处理问题时这种思维定势就明显地表现出来。

过多地考虑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和同情心;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些都在平时的同学交往中凸显出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比较敏感,很在意其他人言行,猜忌心较重,本来很无意的一句话,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因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对别人缺乏理解和宽容,在家里被奉为小公主、小皇帝的心态带入了学校,无意中就希望别人也要围着自己转,其他人的言行稍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不高兴,甚至恶语相加,导致矛盾升级,根本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任何时候都是自己对,别人错,一旦发生了矛盾也很难化解。过分固执、任性、偏激甚至喜怒无常等,渴望交朋友,却不懂得如何经营友谊,对朋友也比较敏感,不经意的言语就会使友谊破裂,难以维护来之不易的友谊,这也是由自我意识和宽容度差造成的。

3.家庭条件优越,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差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优越,尤其“90后”学生普遍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抗挫能力相对较弱,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导致大部分学生入学之初就很难适应大学的住宿环境以及生活、学习节奏,对大学生活无所适从,不懂得如何安排。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以及攀比心理,宽裕的经济条件使得很多学生在吃喝玩乐、穿着打扮等方面攀比。从小被家人溺爱,捧在手心里,很少远离父母,上大学后,远离了父母的呵护,问题也随之显现: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一部分同学连最简单的洗衣等基本生活能力都不具备,只要生病,即使是感冒也想回家让父母带着去医院。

4.有较强的自尊心,但自信心、自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又较差

独立学院“90后”学生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和支持,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但往往又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即使是老师的批评也不例外,有“说不得”的特点,很多时候老师的批评一严厉,他们就会表现出逆反的心理,当场跟老师争吵的例子屡见不鲜,更有少数同学会扭头就走,摔门而去。同时,由于本身高考成绩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一本、二本学生等各方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偏见,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产生了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怀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具体表现在:独立学院学生旷课的同学占很大的比例,甚至有个别同学不参加考试,挂科的同学也非常多。

不少学生长久以来已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行动不受思想的控制,纪律意识较弱,自律能力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违反纪律的情况层出不穷,如经常迟到、旷课、通宵上网、不按时作息和起床等。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老师比较温和的批评教育能够接受,但时间稍长,又放松了要求,我行我素,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

二、辅导员工作新挑战

1.加强思想引导,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放松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自己的内在规律,社会期望只有转变为个体内部的心理需要,并且与受教育者的生理机制、心理机能相吻合,才能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外因,不能改变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但可以促其发展。因此,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是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倾向及行为,潜藏着巨大的道德滑坡的隐患,因此有人疾呼“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培育人的品德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的功能,这是因为德育对青年学生的发展,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确立主体意识,学会自我调控,提高自我修养,开展自我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理想目标,提高他们的成就需要,激发成才动机。要通过典型事例、优秀人物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把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才是自己最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由于引起学生思想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很强,辅导员应根据对于给学生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使教育正面因素与学生心理发展逻辑相统一,将正面因素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信息,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也要明确,思想引导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要逐步深入地开展思想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管理模式。

2.转变管理观念,注重宽严适度,摈弃高压政策

尽管我国独立学院已取得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独立学院并未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我国大部分独立学院依旧采用公办普通高校的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结合现代独立学院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的特点进行管理。当前大学生,尤其是“90后”独立学院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阶段,其约束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较强,我行我素,叛逆,不愿受任何约束,缺乏奉献、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不能遵循老套的高压政策,老师可以任意挥舞指挥棒,学生只能服从老师。对于“90后”大学生,只能改用宽严适度的管理方式,既不能太过于严厉,又不能对他们太宽松。太严厉,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做出极端的事情,轻者,跟老师争吵,重者,威胁自杀甚至做出自杀举动者都出现过;太宽松,自我约束力和自控力差的特点会暴露无遗,容易使他们放纵自我,轻者,可以做出违纪的事情,重者,做出违法之事的案例也不少见。

由此可见,在管理上无论过严亦或是过松,都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管理规律的,也是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必须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如何把握好宽严相济的管理方法,是每一个辅导员都面临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辅导员针对独立学院不同学生的特点、心理等实际情况,进行合情、合理的管理,该严则严,该活则活,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做到张弛有度、宽严适度。如对纪律初犯者,就应采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对于屡教不改者,就必须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让他们知道,这种错误不允许再犯,老师在容忍度上是有底线的。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既要汲取“钢性”管理上的长处,又要吸取“柔性”管理上的优点,找准适应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结合点”。总的原则是:在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前提下,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场所和学习形式,不应一刀切,采用与一本、二本学生相同的管理模式,如早操、晚自修、宿舍卫生等管理,应根据三本学生,尤其是“90后”三本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度宽松的管理方式,做到:严而有度,严之有情;放而有制,活之不乱。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正确对待管理、虚心听从管理、甘心接受管理、自觉服从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独立学院“90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档次和水平。

[1]吕云超.独立学院专职班主任“四导结合”工作方法探析[J].职业时空,2009,(7).

[2]雷红等.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16).

[3]刘燕平等.浅析独立学院“90后”学生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4]王磊等.新形势下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G64

A

1673-0046(2011)09-0113-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学院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初等教育学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西行学院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