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马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会计师会计信息监管

马丽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西铭矿,山西 太原 030052)

浅谈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马丽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西铭矿,山西 太原 03005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步伐也在加快,而会计管理部门也在充分发挥其相应的职责与功能。资金结算速度加快,协调管理加强,结算流程规范,沉淀资金减少,以及通过区域化的管理,为所辖企业提供快捷、方便和安全的服务,这都离不开会计管理部门的工作。文章就会计管理的有关知识进行论述。

企业重组;会计市场;资金沉淀;结算流程

一、我国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分析

1.会计市场准入制度混乱

会计市场准入,关乎制度建立与落实的实效。中国政府部门对会计准入重视度极高,对会计准入也有高度的要求。但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市场准入制度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不顺畅之处,所以应该从制定制度入手,对会计市场准入加大监管的力度,使政令畅通。其主要体现在:

(1)我国会计市场准入监管中的寻租行为,伤害了会计市场环境。由于制度的漏洞,使会计准入审查浮于形式,以至于出现会计市场的混乱现象,干扰了会计市场的秩序。

(2)审批的制度不规范,致使会计市场准入无序,并且降低了监管的实施力。从审批手续来看,个人市场与会计机构的准入还不规范。比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管辖会计师的注册、会员的注册与牌照的发放;而地方的财政部门管辖职业许可证的发放;财政部与证监会联合发放的是涉及证券方面和评估资格的审计,但是会计师事务所与会计师注册的事务都由地方财政管理与协会管理,虽然地方财政部有裁决的权力,但权力交叉执行,造成多头主管,监管缺少直接“上司”。

2.内部会计监管存在问题

内部会计监管的重点应是对内部控制的监管,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完全依靠内部控制来支持。如果内部控制系统无法起到作用,企业就无法运营如流,因此,企业会计的运行,内部控制的监管是重中之重。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内控监管力度不够,还有些单位虽然制度有,但是操作不力或者干脆有令不行,会计监督无力执行,以至于违规频繁、管理混乱。

3.应该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放开,政府职能部门甘当是宏观调控者,但对会计信息的报道有责任监督,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准则的实施与制度的落实,还有职称的评定与机构设置长久受到影响,政府行政部门在监管时,倾向于政府利益,继而忽视了厂商的需求,在实施会计监督和监察时,很容易受到顾此失彼的影响,而且行政手段对企业的干预过多,使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管减弱。

4.会计监管制度不完善

如果会计监管体制不够完善,那么会计监管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中国的行业自律性组织并不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而会计师协会只属于财政的一个机构,与财政部门是直接管理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协会又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那么也就造成了从重领导、权责不清的漏洞。独立性较差。

臃肿重叠的机构、龙多不雨的情况频繁出现。以上的管理漏洞造成监管部门执行力老化,互相推诿,以至于监管工作做无用功。而且会费的收缴与分配导致会计行业监管被动,会计师事务所所收取的会费作为协会的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一,注协不能按照法定程序去处理隐含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以至于会计是事务所不具有严格的执行力;其二,有限的会费在两级或三级协会之中,按一定比例分配的方法,也使意见分歧频繁。

二、我国会计监管的对策分析

1.选择政府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

国际通行的会计监管基本模式,可归纳为三种,即行业自律模式、政府监管模式以及独立监管模式。

(1)政府不参与的,由行业自己规范的模式为行业自律模式。行业自律模式是以民间团体,依据本行职业要求而自行组织的监管模式。

(2)会计行业的上级管理部门是政府部门,还有的会计组织属于半官方的组织,主要依靠行政部门对该模式进行监管,此种类型为政府监管模式。但是此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会计团体的监管作用,受行政部门的辖制,无法正常发挥,只能对会员进行指导性的协助,而失去其应有的监管作用。

(3)独立监管模式。独立监管模式由独立于政府和会计职业的机构依照授权对会计行业进行监管,但机构中会计行业之外的成员应占多数,政府部门不直接进行监管,而通过对独立监管机构的管制间接发挥作用。

现在,中国的经济转轨已经趋于成熟,那么会计监管也必须与我国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接轨。由于政府监管模式可以为我国提供有力的监管主体,可以有效弥补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属性所带来的缺陷,控制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加上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机制,无法保证行业自律模式的有效运转,采用独立监管的时机也还不成熟。因此我国目前采用的监管模式,社会监管与独立监管只是起到了敲边鼓的作用,而政府监管才是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2.会计法规的完善

会计法规的完善应在完善《会计法》的基础之上。所以《会计法》的实施细则应该尽快地制定,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加大可操作性的实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惩戒,尤其是出现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并给社会及法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行为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与公司内部的严肃处理。与此同时,应该逐渐地把《企业财务通则》废弃,还有诸多行业内的会计的规章制度慢慢废止,以便于《企业会计准则》的集中行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有的放矢地防止会计信息的造假现象,严格会计准则的行使与标准的执行力度。

3.切实提高会计监管的能力

公司投资者或所有者应该有本公司财务状况的知情权。中国以往的公司年报或中报,只是弄一些简单的会计信息披露给投资人,这是对投资人或公司所有者的一种不负责人的表现,减低了投资人的投资兴趣,还有不同的股东,不同投资金额的投资人,对会计信息的报道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而对公司的会计监管力度加大,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投资人的投资热情。所有人如果有一些会计方面的知识基础,投资者或财产所有者,也可从容地关注会计工作状况。即可根据财务报表的情况,看出公司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投资的增减与投资方向的变化;还可根据财务情况来制定公司的运营方案,提升营销的力度,开源节流、堵弊增效。

4.明确会计监管的执法体系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会计监管对象、会计监管范围与会计监管主体构成了会计监管执法体系的要素。会计监管主体的完善是以上三者中最主要的一项,因为会计监管主体是会计监管的主流,同时也是会计监管的督导、执行者。因此,会计监管主体的主导作用与督导的执行力是会计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

5.自我监管的机制完善

自我监管是指内部监管的建设,自我监管的机制不健全,那么整个监管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并且调动会计监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会计监管制度有的放矢,会计人员受到严密的监控与制度的约束;再者,要明确会计管理的职权的划分,制定会计人员岗位淘汰制,做到有纪可查、有法可依、赏罚分明,并且通过严格的制度与监管人的按章办事,使得会计工作更为透明,使得会计的信息真实性得以真实、合法。

三、会计监管的有效性

会计监管涉及很多问题,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注册会计师自律建设、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协调、有关法律的修改等。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也会不断变化。会计监管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与统一协调,并在一个良好的会计监管环境中,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会计监管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与资本市场的运营也会得以良性发展。

[1]孙燕东.信息披露与中小投资者保护[J].商业研究,2006,(8):154-155.

[2]田钊平.如何提高新审计原则执行的有效性[J].财会月刊,2008,(4).

[3]杨海丛,胡慧娟.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2008,(3).

[4]卢静.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6,(10):55-58.

F23

A

1673-0046(2011)09-0074-02

猜你喜欢

会计师会计信息监管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监管和扶持并行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