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
2011-08-15贺玉兰
贺玉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论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
贺玉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入人心,指导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不断取得可喜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直接来源,尤其是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为这一论断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实践证明。
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思想来源
科学发展观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几十年努力奋斗,不断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典性论断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方针。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则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著名论断。这里我们重点研究的是邓小平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一、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三步走”战略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中国共产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重视人民的创造与智慧,重视群众的路线与利益。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一贯坚持走群众路线,并把群众路线作为“三大优良传统”之一。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深知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指出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和发展是我们事业的前进推动力,必须把人民需要不需要、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其中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接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在谈到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时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零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同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中更简明地概括了“三步走”的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这一伟大战略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更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小康”、“生活比较富裕”放在重要地位。这一战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可靠而正确的答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最主要的含义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在前两步提前完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为社会主义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注入了活力、铺平了道路,同时为新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
二、邓小平同志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合理布局政策的提出,为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关系到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如何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措施。他首先提出的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才能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就是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建设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如何改变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邓小平认为,在各个产业中要实行非均衡发展,通过非均衡发展逐步到达平衡发展,即以重点带动全面,实现协调发展。他在1982年提出的我国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和中国的经济现实,我国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邓小平同志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措施,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三个产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也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协调关系即是协调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实行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投向不很发达的西部地区。有鉴于此,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提出了梯次发展战略思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不仅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各个区域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使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协调全面”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活动无不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三、邓小平同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是在环境污染问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传统资源耗费型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在一定时期内也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十分令人注目。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同时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被掠夺性地消耗,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这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强烈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为此提出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如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森林资源人均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占有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并且自1958年到1960年的“大跃进”片面强调高速度、高积累,忽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使经济遭到重大损失,虽然在随后的国民经济五年大调整期间,纠正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但经济增长相当缓慢。根据这一严峻的客观现实,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国人民积极探索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以大量投入资金、人力、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提高效益来促进发展的集约型,并且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大大为中国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消耗,不仅改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了效益,而且通过向高附加值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看法,而且对这一观点做出了透彻的论证。他指出,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力是劳动者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形成的劳动能力。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建设要想取得辉煌的成就离不开科技与教育的力量。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经济才有了正常健康发展的保证。
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这一思想与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同志为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8
A
1673-0046(2011)09-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