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浅谈现有体制下弱势群体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困境

2011-08-15成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阶层流动子女

成可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理论探索与研究〕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浅谈现有体制下弱势群体子女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困境

成可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加快。随着阶层的分化加大,社会上庞大的弱势群体子女向上流动的问题越来越被关注,教育无疑是多数人认为实现弱势群体子女向上流动的公平机制,高等教育也成为进入中上层社会的敲门砖,但文章通过社会资本角度对现有体制下弱势群体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进行分析,发现这一路程困难重重。

社会资本;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转型时期,社会分层开始产生变化。有学者认为,我国已经形成四大阶级,即管理阶级、资本所有者阶级、专业和技术阶级、劳动阶级,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管理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陆学艺先生则从劳动分工、权威等级、生产关系和制度分割四个维度将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而在该文中,我们的弱势群体则采用学者李友梅的观点定义,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构成的强势群体,他们拥有社会中的大部分资本,而弱势群体则包括:第一,贫困的农民。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走到强弩之末,农民的“弱势”特征开始逐渐表露出来。第二,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含义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农民工就是一个典型的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一个底层群体。第三,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的贫困阶层。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包括社会地位的上升或下降、社会位置的移进或移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社会公平需要的加深,弱势群体子女的社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乃至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对象。诸如“贫二代”等词语都表现出人们对这一特定群体的关注。每一个底层群体的后代都迫切需要向上流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作为实现社会流动尤其是向上流动的一个重要途径被日益关注。美国社会学家杰克斯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指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从国外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来看,教育是一种潜在的社会地位,这种潜在的社会地位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地位。教育资本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地位获得的最重要因素。

教育的起点与机会的均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社会流动机会均等原则的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但生活中的种种迹象表明,底层子女在教育面前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不公待遇,面对高等教育软弱无力,并且难以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二、社会资本的界定

关于社会资本,界定众多,科尔曼被认为对社会资本给予了最全面的界定。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是个体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美籍华裔著名社会学家林南教授在其近期出版的《社会资本—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中给社会资本作了如下定义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社会资本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这说明林先生更侧重社会结构资源。而许多中国学者在中国这一大文化背景下甚至将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同。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发展时间至今仍然是非常短暂的,但发展的速度也是十分快速的,这主要归因于我国重感情、尚人伦、讲关系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特点与社会资本的范式有不谋而合之处。以“家庭、血统、家族、亲朋故旧”为中心所形成的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土壤,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到梁漱溟的关系本位,无一不证明我国是一个关系取向的社会,并且更加注重强关系。而社会资本又具有不均衡性,所谓非均衡性,主要指的是社会资本在不同时间、空间位置上的存量不同,使得社会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人对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有着先在的差异性。不同阶层、社会背景或家庭背景具有不同的社会资本,从而带来文化教育资源的差异。这一因素也由此与教育的公平产生了深刻的联系。

三、弱势群体子女通过教育向上进行社会流动的困境分析

1.在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下

一方面,对于农民和农民工阶层,困境产生的基础来自于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化,我国绝大多数的优良教育资源都集中于城市,农村只享有极少数教育资源。在户籍制度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的基础下,为了实现由农村就学到城市就学,需要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本。贫困的农民和农民工子女在面对这一状况时,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较少,家庭选择能力弱,没有人际资源和经济资源可动用,尤其中国是一个注重强关系的国家,这一点就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在城市,由于中国大部分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划区分配,下岗职工子女多居住在城市的贫民区或者老旧城区,也就意味着,在义务教育中,这些城市中的下层人也更易被划区分到弱势学校。这就形成了一个双向的恶性循环。

对这三者来说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很有限并且缺乏跳脱这种有限性的社会成本,他们只好遵守政策秩序,选择就近入学、免费入学的无风险、无对抗、低成本的就学方式,农村的孩子大多不会通过各种方式迁移到城市入学,城市的下层也多不会通过择校等方式跳脱。由此在教育的起点上就势必会造成落后。

2.在教育产业化基础下

教育产业化成为一个日益受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学费,也影响了教师的观念。从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资本讲。在市场经济下,越来越多的老师从传统师德变得更具有“理性的经济人”倾向。由于社会资本总量较多的人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与任课教师和学校领导取得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已经“打点”过了,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甚至特别的师生关系,也就更有可能会获得老师格外的关照。在教师精力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一部分人就占用了更多人的资源,而弱势群体子女就算进入了比较核心的学校,与一般学生相比在也更容易受到忽视。这样,在进入学校时和进入学校后,社会资本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了教育不公。

3.在均衡教育资本的环境下

这一教育中的困境更加体现在国家在改变学校资源分配时的困境中。

虽国家一再提出要改变这一农村和城市之间、城市中核心学校和非核心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现象,但改变起来困难重重。社会关系网络已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与政府组织、企业、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对于学校的生存以及获取各种稀缺资源至关重要。而组织资源的分布不均又引起了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除了与权贵阶层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疏远外,弱势学校的这种组织资源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下层和底层子女带来的,是一种双向的恶性循环。弱势群体子女很多选择半路辍学退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极少,因此没有办法使得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增多,因此,一旦国家想要平衡学校之间地生源,被分配到这些学校的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地逃离,而剩下来的往往又是弱势群体。学校因此没有办法进一步获得家庭社会资本和物质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以及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扩张学校社会资本的结点。在这一循环下,核心学校越来越倾向于拥有高质量的生源和高设施高水平的教师,而本来处于边缘的学校会更加边缘化。

4.在优势阶层主导的文化水平测验下

问题的产生还出现在社会资本不同导致的认知不同上,在认知层面,语言、编码、默会知识等认知社会资本常常被看作是显而易见的东西。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或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因此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积累了不同的默会知识,使用不同的语言编码。如果他们的语言编码与主流语言或者学校通用的语言是一致的,这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否则,将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不利。因此,这些认知社会资本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就。但教育总是站在优势阶层的层面进行的,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子女来说,这种优势阶层的默会知识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很困难的。认知社会资本在再生产不平等方面往往更为隐蔽。一个来自生活中处处存在这种主流编码家庭的中上层社会的学生和一个并未融入主流群体的弱势群体学生在认知上会产生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无疑是一种难以察觉的却又有重大影响的不公因素。

在现代中国,没有高等教育的凭证他们就基本失去了谋求高收入职位和掌握公共权力的机会,失去了流入中上层社会的机会。在教育日益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最重要的敲门砖之一时,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中国,弱势群体在实现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弱势群体子女在面对教育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他们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道路困难重重。

[1]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J].社会,2007,(2).

[2]李友梅等.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D6

A

1673-0046(2011)09-0060-02

猜你喜欢

阶层流动子女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流动的光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