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态动词探究

2011-08-15刘士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情态母语语料库

刘士闵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态动词探究

刘士闵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注重口语训练,而口语教学中很多情态动词should、will和can等过多使用义务情态而过少使用认识情态,情态动词与否定词not和人称代词搭配时倾向少用缩写形式以及情态序列多用于肯定句与疑问句中少用等等。文章通过比较情态序列,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

英语;口语教学;情态动词

该项研究采用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法(CIA,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比较以英语为母语的人(NS)的语料与非英语母语的人(NNS)的语言,可以发现学习者中介语中非本族语的特点。

口语体与书面语体是个相对概念,会话是典型的口语体。一般而言,独白在语体上接近会话,以说话者为交际的主体,交际目标一般为事先预设,交际内容相对独立,结构比较完整。在教学中,教师常将其作为口语训练的方法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方法

该研究使用的语料库工具是Wordsmith 5.0(Wsmith),主要利用了其词表和词丛分析功能。

为进行频率对比,利用Wsmith生成两个清洁语料库的词表,然后将两个词表进行对比,为便于提取数据,将对比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根据主题性(Keyness)确定过多或过少使用的情态动词,某情态动词主题性为正值,说明其存在超用现象;主题性为负值,说明其存在少用现象。此外,为了获取ought to,be going to等次要情态动词频率信息,也进行了词丛列表对比。

为进行情态序列的对比,利用Wsmith生成两个赋码语料库的索引文件,并分别创建2至8词的词丛列表,然后将词丛列表进行对比(词丛数量最高值设置为5000),同样将结果保存为excel文件,然后利用excel的查找功能,提取以情态动词赋码(MD)开头和结尾的词丛,这样不仅可以看到个体情态动词的词丛,(如PP WILL MD),而且可以观察到情态动词的整体表现,(如MD HAVE VH)。最后,根据主题性确定超用还是少用的情态序列。

二、口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探索

情态序列以情态动词为中心传达情态意义,考察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是为了明确学习者的情态序列中具体多用和少用哪些情态动词,以便进一步从总体上描述其情态序列的使用情况。

对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中所有情态动词的频数进行统计,并将频数换算为相对频率(按每100词计算),学习者口语中过多使用情态动词的趋势十分明显(1.34>0.87),但使用情态动词的面过窄,超用现象集中在should、will和can,其他词都少用,这说明情态动词语义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其对于学习者而言,较难掌握。正如Palmer指出,在所有的英语语法体系中,情态动词是最重要、最难的。习得的难度造成学习者内化的情态手段单一,不能准确灵活地运用其他手段,如:情态附加语、程度副词和投射结构等,特别是在测试的压力下,学习者往往选择较为有把握的情态表达方式,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五点:第一,should过多使用的趋势特别明显(0.73>0.10)。Hinkel认为,表示义务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与说话人所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紧密相关。由于汉语经常使用“应该”来提出建议,因此should超用说明由于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依赖而将母语的交际规则应用于英语交际中,或者说,学习者没有摆脱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使得相关表达较为武断甚至唐突。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情态的多量值使英语具有了一个十分丰富而复杂的情态系统,它为讲话者在交际中根据需要挑出最合适的情态形式提供了大量的选择,但对于学习者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语用意识,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加之情态动词意义的模糊性,在一定的上下文里must的意义成分与should已相差无几,因而两个情态助动词几乎可以相互替代,所以,不难理解学习者并未多用高量值词must,而超用了语气较为缓和的中量值词should。同时也说明学习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用意识,但与本族语者尚存在差距。第二,can的频率仅次于should,同样超用(0.69>0.32)。这首先由于can的多义性造成,它具有基本的责任型情态意义,可表“能力”、“许可”、“推测”、“惊讶”等。其次,can的习得顺序较早,学习者比较倾向于使用这一先习得的词汇。另外,必须注意到can在BNC中的频率居所有情态动词之首,也就是说,can常见于口语语体,Kennedy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此应该有所涉及。因此,can的过多使用,可视为学习者对目的语语义特征和语言规则过度概括的现象。第三,will出现超用(0.65>0.24)的原因与can相似,因为在英语口语中will的使用频率高于书面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所强调,只不过学习者情态表达中泛化了这一点。此外,will的功能是做出推断,表示意愿、必要性、将来、习惯和可能性,不仅是一种情态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构成将来时的助动词,双重用法客观上造成学习者使用will的频数增加。shall的频率较低,部分原因是学习者经常用will,而不用shall来表达意图,这也解释了will的高频率现象。第四,may过少使用(0.11>0.12),但频率相差不大。may用法较为复杂,既可以表示义务情态,又可以表示认识情态,它与can的意义有重叠之处,学习者在表达义务情态意义时过多依赖can。另外,may是正式文体的标志,学习者受口语、书面语的二分法的影响,多数认为凡是口语皆属于非正式文体,因此,为避免犯语体不符的错误少用may而多用can。

三、口语中情态序列分析

对基于两赋码语料库建立的2—8词的词丛列表比较后产生的主题词进行分析,得到了主题词词丛列表。其中,主题性为正值的情态序列共有14个,负值123个。

(1)学习者超用情态序列“PP(人称代词)+MD(should /can/will)”,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严重超用,使得论述者的立场显得较为主观,从而极大地破坏话语的逻辑性和可信性。这说明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学习者在情态表达时倾向于使用复数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即以包括自己在内的某个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为施事者来谈论责任和义务,把个人的观点以集体的口吻表达出来,从而增加其观点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以求达到更有说服力的目的。这反映了社交语用迁移的影响,即“外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套用母语文化中的语用规则及语用参数的判断”。

(2)情态序列“NN SHOULD MD”与“GOVERNMENT NN SHOULD MD”超用,主要是与话题有关,因为笔者将前者作为检索项运行Wsmith的检索(Concord)功能,其用词类型(Patterns)窗口显示,L1(左起第一个)位置上共10个词,即以NN为赋码的名词单数形式和集合名词,这些词包括committee、government、pet-breeding等,基本都在专八口试题的题目要求中出现,并与主题相关,这表明学习者口语中的用词选择主要依赖于主题表达,一定会使用与该话题密切相关的词语,杨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题材制约性(topic-dependency)。

(3)“NNS SHOULD MD”出现超用是否同样是与话题相关呢?笔者采取与上述同样的方法,结果发现在L1位置上共14个词,即以NNS为赋码的名词复数,其中13词与话题密切有关,如firecracks、fireworks、dogs等。值得注意的是,people与话题关系不大,排在第二位,这应该不是偶然,也就是说,学习者习惯于使用情态序列“People SHOULD MD”,这说明学习者受母语文化的影响,认为这一情态序列会对听者产生鼓动性功能。这同时也反映了学习者口语表达时,迫于时间压力,临场组织讲话内容,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调用意义更为贴切的词汇作主语,从而过多依赖交际策略——用一般泛化词people替代,people与should的搭配,使得句法与情态意义含混不清,缺乏针对性,很容易造成交际失败。

(4)上述三点的共性显示,学习者在情态动词前较多地使用人称代词作主语。人称代词是典型的有灵主语,Warnsby指出,当情态动词前的主语为有灵主语时,情态序列一般表达义务情态,所以认为学习者倾向于使用义务情态,这使得学生在口语中难以表达较为复杂的情态意义,并且使得其独白呈现较强的叙事性,进一步确认了梁茂成的推断:义务情态序列的使用频率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关。也可能因为学习者语料中有些话题呈叙事性特点,如:Describe one of the most unpleasant dreams you’ve ever had.

四、结论

在情态动词使用频率方面,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相比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总量过多、种类过少,主要使用了核心情态动词,其中should、will和can过多使用,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频数过低,即学习者过多使用含有should、will和can的情态序列,这使得口语表述较为生硬,同时说明文化差异会夸大或束缚他们对情态意义的表述。

情态序列的使用呈现三方面的特征,其一,学习者口语中过多使用义务情态而过少使用认识情态,这使得他们的语言无法展开客观的评价和符合逻辑的说理。其二,情态动词在与否定词not和人称代词的搭配时,学习者倾向少用缩写形式,反映了其语体意识薄弱的问题。其三,含情态序列的肯定句多用,疑问句少用,这使得情态表达句式单一,不够委婉。其四,情态动词之前多用有灵主语,之后普遍使用体、态都无标记的动词原形,结构简单,无法客观地传递较为复杂的情态意义。

[1]文秋芳.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口语—笔语词汇的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10-13.

[2]Bussmann,H.R 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308.

[3]刘华.我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情态动词用法[J].宁波大学学报,2004,(5):121-125.

[4]程晓堂,裘晶.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6):9-15.

F718.5

A

1673-0046(2011)09-0028-02

猜你喜欢

情态母语语料库
母语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母语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