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师知识权威之考察

2011-08-15高俊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权威信息教育

高俊霞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对教师知识权威之考察

高俊霞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在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权威产生了变化,但从实质上看并未消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要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考察来全面地看待。

教师;知识权威;知识权威的消解

在社会背景和教育语境的多元变化中,对于教师权威问题的多种谈论之声时有新出。教师权威“消解”或是“削弱”等一类说法认为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教师“知识上位者”的角色逐渐被消解,仅凭专业学识的相对优势,已经无法体现教师职业的个性特征,从而导致了教师整体权威的下降。本文将秉承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试图对当下教师知识权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教师知识权威削弱了吗?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既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知识权威,又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社会期待。但是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递迅速等特点,传播着各种知识、规范及行为方式,在如此庞大而有力的知识大潮冲击下,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日益丰富、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途径也不再是单一的,从获取的内容上、获取的途径上、获取的时间上等各个方面看,都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知识权威的影响表现何在?教师知识权威受到的影响程度如何,如何看待又该如何分析?

(一)“屈”尊

“屈尊”表明的是当今知识信息背景下教师固有知识权威角色的变化。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在课堂外学生也可以越来越多地获取到教师讲授外的知识或价值观等,而且由于自身兴趣等原因获取到自己认为比教师传授的更具吸引力或更有意义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时间上,教师原有的优势也不再存在。因此,“学生可接受知识资源”的构成可以说进一步向学校教育体系之外偏移[1]。在此发展背景下,教师“屈”尊的“屈”指的是在知识获取中采取的一种态度,而“尊”指的是知识权威之尊。教师要随时做好准备去汲取新的知识信息,同时,教师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来源也由于社会发展产生了变化,与此相应的是,学生可能在任何知识的获取中成为教师所不及的知识来源者,当学生知道的比教师还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就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元的知识信息渠道和更为广泛的以及更新更快的知识内容获取上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在面向几十个具有不同学习背景和兴趣的学生时,不再以绝对权威者自知,学生可能在某个方面比教师更加优秀,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屈尊”从学生那里得到信息的补充,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处于了一种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中,师生之间强调的是互动和交往,“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2]同时,教师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坦率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从学生那里学习,这种学习的态度,即对于新知的态度其本身也给学生起到了一个面对未知应对之策的榜样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者身份只是一种制度性身份,当学生可接受的知识资源产生变化,教师就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渠道,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特定意义之间产生一种角色的互变,这种变化对教师来讲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威胁,但在有压力感的同时,又是一种对自己提高的促进,教学过程中来自不同维度的信息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路。教师的知识权威形象在学生面前不再唯一,教师也可从学生那里学到一些东西,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这种教师和学生关系具有了前象征文化类型的特点,即明显的后喻文化,年长者那种“在未来重复过去”的单调文化传递形象被打破,经验逐渐丧失了在变幻多居的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年长者不得不向年轻一代学习其未曾有过的经验[3]。

(二)“重”尊

教师知识权威角色的分化使得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深入认识和师生平等对话成为当务之急。“重尊”指的是当下教育发展语境中教师全新学生观的构建,重视、尊重学生,而“重”之重点在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践行。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未来的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地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4]。

现代教育正实现向创新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性教育的转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对教材的依赖意味着教师的主动地位,但新的教学方式更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探讨等合作、平等的形式,教师由权威角色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由教学的权威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倾向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与教的方式的转变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教师经常慨叹,现在的学生不仅个性张扬,而且视野开阔,他们的想法时常超过教师的学识范围,因此不能再用以往的传统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在知识信息等各个方面对学生都应持有尊重、平等的态度。由此对于学生个人感受的尊重成为教育之重,很多教师都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学生的不同见解的新鲜感和冲击,也意识到了教育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感受和声音,在教学过程中不强求一致,注重学生的个性解读、个性思考,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也要注意到,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中,学生的自由自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育有一定的目标和方向,一切教育活动都可以说是为了直接或是间接地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展开的,教育的实际过程是基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学生只有真正在深层的思维、情感等方面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引领的作用。教师的权威在教学认识过程中的合理展现即是教师是教学认识的主导,而不是主宰或者放任。教师要控制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由此来传达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希望,把学生塑造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但教师的这种决定方式不应是径直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5,p126]。教师在发挥自己领导作用时必须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教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采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教师教的效果只能由学生的认识结果来体现,而不是课堂上的“井然有序”——学生不反驳或者教学形式的花哨。

二、教师知识权威角色的明确性

对教师权威的讨论关注较多的是认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等知识载体带来知识来源和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各种媒体的便利、公平、民主或亲切化的接触方式,在逐步分享着教师知识权威,从这种角度去看,教师的知识权威确实有分化或消解的意味,但这种分享只是一种部分的让渡,若以此全面否定教师的知识权威,这种否定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根基是不牢固的。

(一)对“教”的考察

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经过了专门的高师教育的训练,不仅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素养,而且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工具性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在日益丰富多样的信息面前更容易汲取新的有用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知识来源的丰富化不仅扩展了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使教师眼界拓宽,扩充和填补自身知识能力结构,教师在知识传授者和知识汲取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随着教育、心理等学科的发展,对于发展中的学生的认识和教育教学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代言人”正在由教师一个人的局面而发展为多元化的局面,新课程改革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倡导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变成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自主形式的结合。由此看来,教师知识权威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教师由一种“主导”性的地位而具有了“权威下放”的可能,这是教育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拥有和叙述、讲解权的下方,意味着教师作为唯一知识权威主体的权力被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而实质上,随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权威由表面上的“控制”转变为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引导,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获取知识。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个性化特点,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呈现的形象和方式并不相同,在教师和学生的这种权威主体和受体的相互关系中,权威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比如有的教师可能是以“绝对权威”的形象出现,有的则可能以“顾问”或“同伴”等的比较柔性的形象出现,但是,无论以何形象出现,教师总是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拥有“领导者”的身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也主要是由教师的角色行为来决定的[6]。由此,对教师知识权威在当前的社会和教育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变化,简单地提出“消解”或是“削弱”的说法,其推论未免是有些片面的。

(二)对“学”的分析

从认识和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有待发展的主体,其认识是一种组织化的认识活动,即在制度化的教育系统中展开,这是教学认识的一个基本点。学生的认识主要为间接性的认识,认识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并经过了系统选择和系统加工,这样可以“去沙留金”,同时这种教学认识由于教师的介入而形成独特的教师领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三体结构,具有高效性和系统性[7,p10-11]。在信息时代和知识大潮的背景下,丰富的知识来源途经和内容对学生敞开了大门,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获取知识,等等,由此而来的变化对教师权威影响甚重,但知识权威消解等说法,未从根本上意识到要从认识和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认识的间接性特点和教师的作用,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和认识发展若无教师的专业知识权威引领会陷于零散的、盲目无序的状态。

网络时代学生有更多机会和途径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网络等这样的媒介能传递知识,却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主动筛选,良莠并存的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潜在的消极影响,而且刻板的媒介也不能主动地把能力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更不用说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获得。而同时,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和本身知识能力基础的有限性,在庞杂多样的知识信息面前,多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获取,所获得的信息具有无序、庞杂的特点,因此更需要教师的引领作用,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从而将多样化的知识纳入教学轨道之中。

(三)应有的认识

所谓的知识权威的消解,其实指的是那种把学习建立在受动而非主动、依赖而非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单一讲授上的,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的学习中,教师在知识权威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未变,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时期和不同教学模式中,教师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和发挥作用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既有教师主宰一切的现象,也有教师知识间接进行引导或教学情境设计的现象。但不管怎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客观存在并发挥实际作用的,……为学生个体认识提供稳定支撑和有效保障”[7,p10]。教师权威“消解”或是“削弱”等论者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变化,教师知识权威的变化实质在于其知识载体的角色有所改变,是教师作用的体现方式的调整,知识权威角色的转变并未消泯教师的基本作用,而是“多样而变化不拘的领导形式”[5,p130]在当下教育发展背景中的体现。教师在实践中的权威角色看似被削弱了,实际其作用仍是主导性的,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前,教师应该是更加保持其知识权威的角色,对学生知识的获取等方面的学习和进步起更重要的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

[1] 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43-47.

[2]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3.

[3] 玛格利特·米德.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7.

[5]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郭华.师生关系的社会学探讨[J].教育科学,2006,22(3):55-57.

[7] 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On Teachers’ Expert Authority

GAO Jun-x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educ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re are some changes on teachers’expert authority. But it has not dispelled in essence, and teachers’ dominant function still exists in education practice. We should take it all round with integration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ers; expert authority; dispelling teachers’ authority

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C13)

2011-03-28

高俊霞(1971-),女,河北滦南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教学论。

G451

A

1009-9115(2011)04-0125-03

猜你喜欢

权威信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订阅信息
权威的影子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