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对美国民主的态度
2011-08-15刘永亮
刘永亮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试论毛泽东对美国民主的态度
刘永亮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抗战时期称赞美国民主,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却建立了不同于美国民主形式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并不说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背离了自己的立场,其原因在于国民党政府破坏了中国的民主进程,美国政府自己损害了美国民主的形象。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可以从历史经验和外国模式中获得教益,但不能照搬外国模式。
毛泽东;民主;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制度及政治体制。今天,我们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一些具体的政治体制还存在多方面的缺陷。由此,一些人认为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制衡体制及其宣扬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才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民主观念是高度肯定的。这些人因此认为,我们今天实行西方政治体制,倡导普世价值观念,是重新回归到党过去的正确立场上来。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透过历史的迷雾,厘清毛泽东对待西方民主的真实态度及其演变轨迹,并借以确定我们今天对于西方民主的态度。
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和美国同为反法西斯同盟国,而中国共产党也于西安事变后逐渐形成了“联蒋抗日”的方针,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同美国官方代表有了正式接触。这期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不乏对美国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溢美之词。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日》的社论,其中高度称赞了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主主义先驱的光辉业绩,并把美国与苏联并称为“民主世界的双璧”。
1944年夏,美国政府派遣赫尔利少将来华协商。经过谈判,赫尔利和毛泽东签订了五点协定,主旨在要求国共通力合作,以求得迅速击败日本法西斯。该协定有如下内容:“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的原则,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
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希望实现罗斯福总统有关国共和解的愿望。尽管国共全面和解未能实现,但最终促成了蒋介石同意美军观察组进驻华北。毛泽东在与美军观察组成员谢伟思等人的交谈中,希望到中国的美国官员向中国官员谈论民主,并称“中国人尊重你们美国人民主的理想”。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战后和平建国方略。在此期间,毛泽东接受英国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采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期望建立的“‘自由民主的中国’……将实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这篇讲话完全肯定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林肯和罗斯福的自由民主思想,并没有突出强调共产主义理论与这些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分歧。
1945年4月13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纪念杰斐逊先生》。社论指出,“人有天赋的人权,人的自由与尊严,不该为不公正的势力所侵犯和亵渎。人民是政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这从18世纪以来,应该早已经是全人类共知公认的常识”。这篇社论充分肯定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价值观念的进步性,也指出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必要性。
《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和毛泽东的谈话,代表了当时中共中央的统一态度,都赞颂了美国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及其政治体制。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却并没有选择西方的政治体制,甚至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使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受到批判。李凌先生在《毛泽东称赞美国的民主和天赋人权》一文中认为,“在抗战期间,毛主席曾大力倡导民主自由,但他在全国执政以后,就违反了自己正确的东西。现在我们应该重申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观……”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二
对抗战时期中共与美国关系深有研究的金先宏先生认为,“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美国的期望及对中美合作的憧憬不仅是形势的需要,也是长期的战略思考。”这种认识应该说是有根据的。因为从当时的时代条件来看,它既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道义、人力和物资上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国共两党关系,美国政府中一部分力量也希望实现国共和解共同抗日。毛泽东则希望美国士兵和官员积极宣传美国民主,或者至少在中国到处走走,这样就会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和反共、反人民的行动产生一种约束作用。另外,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之前,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某些指示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引起了毛泽东对共产国际的不满。因此,从较长一个时期来看,如果抗战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既能够得到苏联的指导和帮助,又能够得到美国推动国共合作的某种保证,在当时共产党处于不利态势的情况下,就能够使共产党在和平民主的环境中较为顺利地发展壮大,而尽量避免国共双方重演过去的武装对抗造成大的灾难。如果和平民主的局面能够长期维持,那么在以后的政治发展中,除非国民党彻底放弃政治独裁和经济掠夺的对内政策,否则它就会被人民淘汰,共产党也可能合法地取得政权。结果,中国革命的进程虽然可能会更加漫长,但共产党和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小,社会矛盾将更加缓和,不会导致国家分裂,同时在国际上将有一个更加友好的国际环境。由此看来,共产党和毛泽东并不会把颂扬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体制及观念仅仅当作一种实用主义的短期政策,而是衷心希望在中国能够真正实现。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并没有建立西方政治体制,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对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主张却极力批判。这是否说明共产党过去的主张是言不由衷呢?我们今天既然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那么是否又必须全盘回归抗战时期对美国民主的肯定立场上来呢?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放弃美国民主体制与否定“文化大革命”并不矛盾,两者的历史前提是不同的。抗战时期,中共和美国政府建立过良好的关系,这在当时是符合双方利益的。但是,双方的良好关系没有能够延续,其责任则不在于中国共产党,而是蒋介石政府和美国政府自己。这是由各自的利益和立场决定的,价值观的冲突终究只是利益冲突的一种表现而已。蒋介石政府虽然因为需要美国援助而在一定时期内接受美国调停,表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但它终究不能容忍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壮大。美国当时也确实希望国共和解,在抗战时期可以推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在战后可以建立一个由蒋介石集团领导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将是比较亲美的,国共双方都不得不有求于美国,国共双方相互牵制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并不希望共产党在和平民主的局面下日益强大,以致中国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因为共产党毕竟在与美国的交往中过于独立且追求自身利益,不如蒋介石集团虽然腐败但易于操纵,因此,美国的调解是缺乏诚意的,不可能不偏不倚。
美国的调解在当时虽然客观上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利益,但美国并不是出于对民主精神的坚持,而是出自对中国控制的需要。美国对外推广民主是服从美国支配世界战略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出于抽象的、普世的、高尚的道德原则。它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团结统一和强大,不管中国是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还是共产党控制之下。
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国共和解的失败表明,国民党政府不相信民主自由人权,而美国并不打算充分运用它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影响力,它放任了国民党的进攻。美国政府自己糟蹋了中国共产党对它的良好的信任关系,也使得美国人自己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显得黯然失色甚至虚伪透顶。所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指出:“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是中国老百姓所不能接受的。”那些简单地根据共产党和毛泽东不同时期对待美国民主自由人权的态度不同就加以指责的观点,是罔顾历史事实的。
三
抗战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批判和否定美国民主,这是历史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这种曲折发展是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和形式的尝试的失误,不意味着就应该因此膜拜美国民主,美国自己已经损害了美国民主的信誉。
不管美国对外宣称民主多么美好而美国又是多么民主,它所实行的国内外政策归根到底是为美国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是要借以加强美国统治集团对内对外的掠夺控制的。各国应该立足本国国情,从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自主渐进地探索建设民主的现实道路,也不排除在某种形式上吸收和借鉴西方民主实践和理论的某些方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1]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7-28.
[2][英]迪克·威尔逊.毛泽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50.
A8
A
1673-0046(2011)06-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