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

2011-08-15李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体育

李玮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高职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的比较探析

李玮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阐述了国外高职体育“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现状,以及国内高职体育“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建设的建议和策略思考,包括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观、体现学校特色以及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健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等途径。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劳动保护;策略思考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基本沿袭了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念,执行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布置课外练习这一整套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动负荷军事化,练习过程程序化。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特别重视以教师、课程、教材为中心,片面追求对体育知识系统与结构的培养,教学模式以掌握运动知识为目的,忽视了体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科学健身的方法指导。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有以下特点:重继承轻创新、重技术轻素质、重知识轻方法、重应试轻应用,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对体育兴趣的培养,这样势必造成各级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教师讲得多,学生练习少。不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时间不能保证,课时开设不足,又受到场地、器材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学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亟待改善。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规定进行,在体育课程培养的内容选择上更多地体现了“学科结构”基本思想,各教材课时时数比例规定严格,体育课程培养内容上追求面面俱到,课程公式化、程序化、单一化,缺乏必要的变动与创新;以跑、跳、投、体操项目和队形队列练习为主,基础项目、基础技术占很大比重;教学中缺少科学性和主动性,过分强调目的性;教材编排重复现象比较多,比较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一些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变成“什么都学过,什么都没学会”,甚至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等让人困惑的现象。

二、国外高职体育“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现状

对国外高职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各国的国情随各自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背景的不同存在相当的差异,但对我国而言,就高职体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架构,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在设计“体教结合”管理体系的诸多环节中有所启迪。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高职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可称之为“一条龙”,但与国内脱离体育课程培养宗旨的“一条龙”相比较,西方国家的体育课程培养“一条龙”体系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也就是通过按部就班的学习,或者通过俱乐部、竞技赛等形式来发掘优秀的体育运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体育课程培养进行训练,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

以美国为例,美国高职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中小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来完成,而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场所和基地。在面临的信息与机会方面,美国学生运动员基本上是平等的,美国高等学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情况对前途做出比较,准确地形估计并及时在学习与运动中调整自己的侧重点。

日本体育院系专业设置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后有八个专业:体育学、健康教育学、武道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和运动、运动科学和运动管理。现在一些专业进一步分化成新专业,如终身运动、余暇运动、运动管理和室外休闲等。大阪教育大学、福冈教育大学等高校发挥自己的综合学科优势,还设立了运动科学、运动健康和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综合型体育人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等为基本活动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娱乐、健身和体育竞赛。中学体育部和运动俱乐部负责校内外的比赛活动,按计划参加社区、城市或州的比赛,州立中学运动协会负责本州竞技运动的组织和管理。中学运动协会全国联盟主要负责全国性赛事的组织。大学校际运动会实行分级赛制,各成员大学按体协制定的分级标准划分为一一二级,条件相近的学校同组竞争。日本高校体育课程注重开放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规章制度的完善保证了校际运动竞赛的有序开展,频繁的高校体育竞赛对推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国内高职体育“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现状

在国内,体教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高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高职体育走“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俞继英在《21世纪我国高职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指出:我国高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绝大部分工作仍由国家负担;根据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备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为中心,经“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的环节培养优秀运动员,强调学校参与高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先生说:“我国教育的发展,切勿忽视体育,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失去教育的体育必将是走向歧途的体育”。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许多教育和体育的结合所带来的良好态势。在2006年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代表北京出战的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小组赛上过关斩将,二战全胜进入八强,被视为夺冠的大热门,就是这支学生军,成功地冲入中甲联赛,该队的队员全部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等普通中学。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冲甲成功不仅为中国足球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也为“教体结合”树立了一面新旗帜。此前,清华大学跳水队、射击队通过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体制,培养出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的“眼镜侠”胡凯勇夺百米飞人桂冠,一时成为人们赛后的谈论焦点。

上海高职院校自2000年以来已形成了“教体结合”的业余训练网络,从此彻底改变了过去只依靠业余体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单一模式。同时,上海也率先迈出“市队校办”的步子,即把优秀运动队办到学校去。从既有效果来看,上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建设的建议和策略思考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观

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强调以人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根本。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性质上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并与中职教育有本质的区别。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发挥本校优势,自主构建和设置符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建立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体育课程观。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给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与借鉴。

(二)体现学校特色、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

高职体育课程开设应注重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落实动作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从而降低劳动损伤。因为现代社会的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化过分依赖身体的某一部分,分工的细化更加深了这种状况,这就造成了劳动者身体某种畸形发展的潜在趋势。高职体育课程只为提高学生一般健康水平还远远不够,定位应体现学校特色、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围绕劳动过程对劳动者身体的要求和影响,担负起两项任务:一是发展形成劳动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二是掌握预防在劳动中积累的、可能造成身体损害的职业病的方法。

(三)健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培养模式评价机制

建立与终身体育思想相适应的评价办法,将课外健身俱乐部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建立课内系统、课外系统均占体育成绩一定比例的评价方法。这样突破了原来教什么考什么,学生没有选择余地的做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任一个专项技术进行考核。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采用“四结合”,即体质测试、专项技术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学习态度、参加健身俱乐部活动记录等四个方面。学生最终评价成绩由教师、同学和本人三方共同组成,即三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达到学生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目的。总之,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在课内以体育选项课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下,建立适合于学生个体的考核评价方法与标准。对教师教学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自评打分、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等方式。每学期在网上进行一次学生评价打分,学校根据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对排名靠后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关的批评和指导教育。另外,学校还要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公开课检查。

(四)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选项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全面建立健身俱乐部,实行会员制;将课外体育活动(包含早操)纳入到课程管理当中,变单纯的体育教学为综合的体育教育行为。在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下,我国高职体育课程应彻底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能、轻理论”的培养模式,从整体上提高高职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的质量。

当然,因为不同的国情,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我国的高职体育课程培养模式照搬国外的已有模板,而应该根据国情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只要秉承科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措施得当,我国的高职体育课程培养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加光明的康庄大道。

[1]何爱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3).

[2]刘方.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的认识和技巧[J].科技与教育,2009,(5).

[3]杜国如,董莉萍等.改革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4]姚峰.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

G718.5

A

1673-0046(2011)11-0039-02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体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