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
2011-08-15边秀兰
边秀兰
医院门诊工作是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与社会联系的窗口和反映医院综合服务水平的场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设施设备的完善,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服务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重视门诊管理运行中每一个细节问题,才能确保门诊服务质量的提高。当前门诊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才能不断提高运作效率。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之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切就迫使医院管理改变过去的门诊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的门诊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建立门诊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建立门诊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先导,以管理为基础,以技术为依托,以便民、提高医德医风和门诊运行效率为主线的发展思路。
2.1“以患者为中心”是时代的要求 现代化的门诊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能只满足“看上病、住上院”,而是要在少花钱的前提下“看好病、住好院”。如,有些医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新举措:开设便民门诊、专家门诊、无假日门诊等;提供专科和专病种服务等,在功能、环保、效能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门诊服务向社区延伸等均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2.2 门诊将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功能延伸 随着医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些过去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现在逐渐可以通过门诊治疗而解决问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慢性疾病长期可在门诊接受治疗。门诊医疗方便快捷的特点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终结,一些患者因为不符合住院条件而被迫接受门诊治疗。随着门诊功能逐步扩大,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康检查项目普遍展开,与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及周边地区医院广泛合作,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即在医院门诊开展工作,又走向社区开展工作,极大方便了患者,解决看病难问题,既为患者服务,也为健康人群服务。医院门诊逐步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多功能延伸。
2.3 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 在门诊入口处设前线服务部、门诊平面图、专家介绍、便民措施等。用电子屏幕播出医院门诊各类有关患者就诊信息。各诊室、收费处、药房和检验室、各功能检查室等各种标识和服务流程要醒目,患者待诊区卫生设施要齐全,可用不同的方式宣传疾病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用药常识。
2.4 不断追求品质改进 门诊出诊的医师须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主治医师以上的专科医生和专家组成,有效地保证诊疗质量。医院领导要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门诊工作的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为患者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5 门诊建立前线服务中心 前线服务中心可提供健康宣教资料、发放诊疗卡、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咨询解疑、检验单查询、投诉接待、助残扶弱等多项便民服务。建立前线服务中心的目的在于将医疗工作中的非医疗成份分离出来,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建立有效的服务流程,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3 门诊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是总的发展趋势
门诊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是门诊工作最重要的创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数字化门诊的道路。信息化是早投资早受益的事情,也是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门诊实施网络化管理,建立电子就诊卡,电子处方,检验单查询系统,电脑挂号,电脑缴费、取药,电子屏幕宣传等系统。诊疗工作信息化将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减少排队挂号和取药;简化就诊程序;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用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随时可以查询住院和门诊收费标准,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又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各项医疗服务设施整齐有致,管理信息化,设备现代化。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就诊环境。
4 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人们在呼唤健康,传统的观念认为医院只是治疗疾病的场所,现代观念则认为对于疾病的预防更加重要,今后门诊的职能将会拓展到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门诊工作可以渗透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将注重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将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
5 管理的完善和服务的改进是现代化门诊的主旋律
门诊工作必须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理念来运做,建立整套可行的管理体系。聘用专业有经验年青的管理者为医院管理注入新的管理理念,用健全的管理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引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手段来增加门诊生机与活力,用合理的布局、流程、齐全的设施、高科技的设备方便患者就医,用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医院的形象、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