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

2011-08-15梅洪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气肿闭式自发性

梅洪宝

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其治疗根据自发性气胸的病因、积气量的多少及自发性气胸的种类等有所不同,如果气胸量大于20%,或虽然气胸量不到20%,但患者症状明显,或经观察气胸延迟吸收,均应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传统的外科胸腔闭式引流存在创伤大及操作较复杂等缺点,需要相关的手术器械,且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而疗效佳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对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并与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作比较,该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42.6岁,其中原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12例。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7~76岁,平均43.5岁,其中原发性气胸39例,继发性气胸11例。

1.2 临床表现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及自发性气胸体征。两组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摄胸片或胸部CT检查确诊为单侧自发性气胸,患侧肺组织被压缩20% ~95%,发病时间30 min~5 d。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 102例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吸氧、抗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1.3.2 操作方法 术前对患者作好解释及心理护理等准备工作。患者取端坐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为穿刺点,如为局限性气胸,可根据X线胸片或在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为穿刺点。治疗组: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用穿刺套管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回抽注射器,见有气体后将导引钢丝插入胸腔,退出套管针,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穿刺通路,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置入胸腔约8~10 cm后抽出导引钢丝,用透明粘贴固定导管,并将导管与水封瓶连接,调压瓶与负压装置连接(压力-10~-20 cmH2O),见水封瓶内有气泡逸出表明置管成功。对照组:常规清毒、铺巾、局麻后在穿刺点处作1.5~2.0 cm长皮肤切口,经钝性分离肋间组织达胸膜,再穿破胸膜将外科胸腔引流管置入胸膜腔,缝扎固定外科胸腔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并将外科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

1.4 疗效标准 治愈:自发性气胸消失,肺完全复张;无效:自发性气胸较治疗前加重或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48例,无效4例,治愈率92.3%。对照组治愈46例,无效4例,治愈率92%。两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治疗组有2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经调整导管位置及应用导引钢丝后再通,4例无效者中1例改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肺复张良好,全组患者无皮下气肿发生,无脓胸及血胸,无明显胸痛,未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愈合后未见穿刺点瘢痕形成。对照组有1例因外科胸腔引流管堵塞而更换胸管,4例无效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肺复张良好,有皮下气肿7例,1例皮下气肿严重者延及颈部及侧胸腹部,未经治疗自行吸收,有继发性脓胸2例,继发性血胸3例,不同程度胸痛32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3例,该组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壁瘢痕形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常需立即处理,传统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治疗或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优点为导管直径大,引流效果好,但其操作复杂,对组织损伤大,易发生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护理难度大,痛苦多,术后活动明显受限,特别是老年人及体弱者难以耐受。

本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替代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治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何晓茵等[2]报道结果相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有如下优点:①操作简单,所用器械少,可单人操作,一次穿刺便可成功置入,不需切开缝合固定,尤其适用于紧急情况,可迅速缓解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②创伤小,痛苦轻,明显减少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和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③中心静脉导管管体柔软,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好,对胸膜刺激小,对肺脏无损伤,长时间放置不良反应少见。④留置后接负压吸引加速肺复张,体表部分易于固定,术后护理简单,拔管后伤口愈合快,更适合气胸多次复发的患者。⑤胸部活动不受限制,携带方便,可以变换体位和下床活动,患者易于接受,尤其老年人及体弱者能较好耐受。⑥无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后的瘢疤形成,符合年轻人的美容要求。当然本方法亦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管腔小,气体引流慢,不宜用于胸膜裂口较大有大量气体排出者及张力性气胸[3],若气胸合并胸腔积液,管腔易被渗出物堵塞,必要时改换外科胸腔引流管或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快捷、并发症少、护理简单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又宁.气胸,实用临床呼吸病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47.

[2] 何晓茵,应文军.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医生,2003,31(3):30.

[3] 李绍修,项秀雯,陈绍奉,等.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3例.中国医师杂志,2004,9(6):1225-1226.

猜你喜欢

气肿闭式自发性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疗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