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护理

2011-08-15张翠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前路体位颈椎

张翠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导致颈椎患者和各种交通性等损伤致颈椎骨折的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较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积极到位的手术护理配合对保证颈椎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1]。为了对临床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为今后临床为该类患者进行更加周到的护理,使患者的手术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使患者预后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22例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颈椎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措施和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2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且临床确诊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年龄21~63岁,平均(39.6±4.2)岁;其中男16例,女6例;病程1~15年,平均(6.4±1.7)年。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22例患者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措施和相关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2 护理

2.1 术前

2.1.1 常规准备 ① 在手术实施之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和营养状况,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三高饮食指导, 即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使患者的体质得到增强,使患者机体的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提高。② 协助临床医生完成各种必要的术前检查,对患者的各种检查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2.1.2 心理护理 在治疗方案开始实施之前,由护士就治疗的整个过程、开展方式、注意事项等问题向患者进行详细而又系统的介绍。22例患者对于对治疗缺乏信心的患者,护士以诚挚

的态度与其进行交谈,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的方式和最终效果,帮助这22例患者有效的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2]。

2.1.3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在进行手术之前的3~5 d指导患者自己用一手的2~4指插入切口一侧的颈内脏鞘与血管鞘之间, 向非手术侧进行持续性牵拉,另一手进行协助推移。牵拉的程度要使气管和食管越过中线。在刚开始的时候, 每次持续20 min左右,每天进行6~8次,以后推移持续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到每次40 min左右, 每天进行3~5次。

2.1.4 体位训练 颈椎病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需卧床。因此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进行以下锻炼:对患者进行仰卧位训练[3]。实施颈前路手术的22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仰卧位训练。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肩下垫薄枕,使肩部充分后伸, 暴露颈部[3]。每天训练2次,训练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以掌握。

2.1.5 佩戴颈托 在手术之前选择大小, 松紧都比较合适的颈托, 并在最短时间内教会患者或患者家属正确使用颈托的方法。正确佩戴方法: 佩戴时患者先取侧卧位, 操作者用双手牵拉头部, 将颈托后半部置于颈后, 再取平卧位, 将颈托前半部置于颈部, 使颈托前后边缘重叠, 固定颈托。在手术后立即进行佩戴。本次研究中发现2例患者颈部明显肿胀, 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时, 报告医生并协助敞开伤口,剪开缝线,清除血肿。

2.2 术中

2.2.1 常规监测 ①在手术结束后的24 h内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每半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一次测量,直至平稳为止,采取心电监护措施。②注意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观察。颈椎术后要对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浅度进行密切观察, 采取常规低流量吸氧,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防止由于术后血肿、喉头水肿、 脊髓水肿而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现象。③在手术后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声音嘶哑、 进食呛咳等现象, 以防术中由于牵拉而对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造成损伤[4]。

2.2.2 体位护理 患者在术后必须保证绝对卧床, 使颈部活动的几率降到最低,患者的身体要始终保持在直线水平状态,在变换体位的时候, 采用轴线滚动式方法进行翻身。

2.2.3 饮食护理 患者在术后的6 h之内,要保证绝对禁食,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适当延长禁食时间[5]。

2.2.4 切口护理 术后应对切口敷料渗出及局部肿胀情况进行观察, 使引流管保持通畅, 对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进行记录。术后2 d可将引流管拔除, 在换药时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本次研究中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现象。

2.2.5 康复锻炼 患者在麻醉清醒之后,可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手足活动, 术后当天就可以做手指、腕部关节活动, 足趾及踝关节活动。在进行离床活动时, 应戴好颈托, 在床上坐起, 在床边站立, 自行行走。护士或家属要在旁协助, 防止发生意外[6]。

3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准备、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体位训练、佩戴颈托等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切口护理、康复锻炼等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

对接受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在患者的围手术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确保手术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迅速恢复,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1] 王英伟,赵璇,沈赛娥,等.择期颈椎手术患者困难气道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12(3):428-429.

[2] 孙利云.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13(1):527-528.

[3] 金荷娣,蒋俐.护理程序在颈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2(14):197-198.

[4] 尤祥妹.320例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7(24):683-684.

[5] 何玉珍. 110例颈椎疾病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273-274.

[6] 李苗.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6):684-685.

猜你喜欢

前路体位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