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2例老年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2011-08-15邓华钊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合并症老年性个体化

邓华钊 杨 飞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惠州516002

心力衰竭(CHF)是指由于各种病理因素减弱心肌收缩能力,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最终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本病的临床表现以体循环静脉淤血为主,最典型症状是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浮肿等。CHF多见于老年男性,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CHF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降低老年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临床医师的挑战。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12例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总结老年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整理112例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脏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66.5±4.8)岁。其中男62例,女50例。合并症主要有:高血压病108例;糖尿病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例;合并有两种及以上疾病的患者74例。根据NYHA分级标准[2]将以上患者分为四级:NYHAⅠ级16例;NYHAⅡ级46例;NYHAⅢ级44例;NYHAⅣ级6例。心衰部位:左心衰竭46例;右心衰竭44例;全心衰竭22例。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在笔者所在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②均符合Framingham的各项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②患有精神性疾病等影响实验进程的疾病;③患有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第6版《内科学》中的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为1级者;无效: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治疗方法

针对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原则为:一般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在治疗原发性疾病及合并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5]。患者住院后均以卧床休息为主,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吸氧,年龄较大、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使用呼吸机,个别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根据112例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如吸氧、补充电解质、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溶栓、常规利尿,病情严重者必要时可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或酚妥拉明。合并症的治疗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①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采取及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②心律失常者应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治疗;③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等治疗。同时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电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肾功能、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结果,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 结果

112例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个体化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显效46例(41.7%);有效43例(38.4%);无效22例(19.6%);死亡1例(0.9%)。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79.5%。

3 讨论

CHF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指心脏因各种疾病的损害使心肌收缩力降低或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排出量下降,机体组织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或者伴有静脉回流不畅导致淤血,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而出现的心脏病的严重阶段[6]。本病常见于老年患者,且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误诊。本病常见诱因有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患者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目前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性疾病、并发症,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所导致。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和(或)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节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原发性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病常见并发症[7]:①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主要由于心力衰竭时肺部瘀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②血栓形成和栓塞: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注意及时翻身按摩及作肢体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并根据病情进行抗栓治疗;③电解质紊乱: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其中低血钾和失盐性低钠综合征最为多见。因此必须及时补充钠盐、钾盐。

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112例老年性CHF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死亡率为0.9%。综上所述,针对老年CHF患者的特殊性,进行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在治疗原发性疾病及合并症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能提高本病疗效。

[1] 邢福艳.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1,4(23):1373-1374.

[2] 黄振峰,李庭樟.老年人心力衰竭46例治疗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05,3(8):36-37.

[3] 唐健秀.6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8):48-49.

[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9-175.

[5] 郝美云,郝榆霞.老年人心力衰竭88例诊治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6):1642-1643.

[6] 魏美秀,刘尚乔.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98-99.

[7] 李秋梅.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78-79.

猜你喜欢

合并症老年性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