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2011-08-15王庆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调压肺气肿液面

王庆香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急重症之一,须及时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尤应引起重视。本文分析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及胸腔排气测压证实,男28例,女8例,年龄42~82岁;单纯性气胸31例,交通性气胸3例,张力性气胸2例;右侧20例,左侧14例,双侧气胸2例。

1.2 治疗 确诊气胸后,20例立即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1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另有5例因临床症状较轻,肺被压缩<20%,给予卧床休息后恢复。同时给予抗感染、吸氧、积极治疗原发病、抗休克、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治疗。

2 结果

经规范治疗和有效护理,32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于入院4 d 死于呼吸衰竭,1例自动出院。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并给予以湿化,以预防气道干燥引起呛咳。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紫绀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3.2 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术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的目的和方法是留置胸导管经负压装置抽吸积液、积气,使肺脏尽快膨胀,保证气体在肺内交换正常进行,促使静脉向心回流[1]。其方法需3个引流瓶:A瓶为集液瓶,瓶盖的一根玻管与胸腔引流管相连,另一根玻管与B瓶(水封瓶)相连并置液面下1~2 cm,B瓶上的另一玻管与C瓶(调压瓶)相连。C瓶瓶盖上插入3根玻管,其长管为调压管,置于液面下12~20 cm,吸引负压的大小=调压瓶内调压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一水封瓶内玻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其中一根短玻管接负压装置。

负压吸引过程中的观察负压吸引过程中要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排出速度及排出量,引流管道是否通畅,不使管道受压、扭转、脱落,水封瓶要低于患者胸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人胸腔引起感染。若遇引流管阻塞时可冲洗或更换。可采用定时挤捏引流管的方法以明显减少阻塞的发生率,应帮助患者起坐及变换体位,使引流充分通畅。

患者的观察护理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有无胸闷、气促、气管是否居中,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及生命体征、发绀等情况[2]。

3.3 心理护理 由于COPD反复发作及并发气胸,使患者出现焦虑、性情急躁等心理行为障碍,我们采取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讲解有关该疾病的常识,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3.4 咳嗽咳痰时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常有咳嗽咳痰的表现,轻微的咳嗽动作能促进气体的排出,不必特殊处理,如果为剧烈咳嗽咳痰要及时给予护理,促进排痰:①遵医嘱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避免剧烈咳嗽,增加胸腔内压力。②鼓励患者多饮水:由于出大汗、张口呼吸使部分水分自气道和皮肤丢失,同时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对水的需求反应低,使水的摄入减少,因此我们鼓励患者多饮水。

3.5 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后需要进一步训练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屏气,继续练习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肺功能。

[1] 王一山.实用重症监护治疗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25.

[2] 张敦华.实用胸膜疾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12-315.

[3] 任玉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指导.全科护理,2008,6(12):3201-3202.

猜你喜欢

调压肺气肿液面
基于RFID技术的调压箱智能巡检系统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吸管“喝”水的秘密
基于DCS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面的改造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激光系统对液面信息的探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