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相关性研究
2011-08-15赵放辉
赵放辉,付 静
(1.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山东青岛 266555;2.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相关性研究
赵放辉1,付 静2
(1.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山东青岛 266555;2.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看,招生、培养和就业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随着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高校要准确定位,加强市场研究,做好人才需求预测,科学制订招生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招生、培养、就业并举,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
高校;招生;培养;就业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要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检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已成为高校办学、治学的突出问题。高校要把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动力,加强市场研究,加快内部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高校招生、培养、就业的关系
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这个大系统。基于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各组成部分应发挥它在系统中的功能,提高自身性能,积极与其他部分相互联系、协调配合,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健康有序发展。
高校招收、培养学生,目的是将学生输送到社会。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接受社会检验,获得社会的认可与评价。根据社会对高校的评价结果,人们对学校进行比较、选择,如此循环[1]306。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是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报到率是高考考生对高校声誉和影响力的反映,就业率是社会对高校办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反映,这些都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反映。
招生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即生源质量和生源数量。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教学、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长远利益,生源质量主要是通过学生入学成绩来体现。生源数量则直接关系到某些专业乃至整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学校培养质量好、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就高,报考人数就会增多;反之亦然。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获得理想的工作,人们会选择教育质量高、教育服务好、就业率高的学校。
学生入学以后,学校就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其中主要的就是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同时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内容、校风学风等均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大影响。培养是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受前一环节——招生的影响,同时,它又直接影响后一环节——就业。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后都要输送到社会,接受社会检验。就业工作在学校大系统中是一个输出端,是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使用人才的连结点,是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纽带。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效果、学生质量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都将通过就业状况来体现,就业状况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社会对高校的办学要求,可以通过就业反馈到学校,指导学校改进培养工作,调整招生布局和专业结构,增强适应经济建设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看,招生、培养和就业是互相关联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三步曲,招生是基础,培养是关键,就业是保障,三者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考生作为生源市场的供方必然要走向就业市场的供方,市场机制对生源市场、就业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招生生源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招生,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高校要想提升办学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需要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机制,使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1]307。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从计划分配机制转到市场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学校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各专业招生的人数及教育管理等都要受到就业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检验。高校作为培养毕业生的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高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产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取得先机。
二、高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求才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有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问题,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学科门类和专业结构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观念的问题。目前,就业市场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求才难”两难现象,充分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2]。
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招生和就业。在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不能全部进入就业岗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二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在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有其特定的转轨背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毕业生一直由政府主管部门分配就业,造成了大学没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情况在扩招后被放大,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具体体现为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随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进入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及结构的要求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调整滞后,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本身的素质、知识、能力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不适应,毕业生需要经过较长磨合期才能适应就业后的岗位要求,这是高校的教育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体现。
(二)部分高校的定位不明确
目前,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同时,又存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问题,部分高校片面追求高层次,办学理念趋同,人才培养规格雷同,低水平重复。高校自身束缚于传统的、封闭式的办学方式,主要依据自身的能力条件、学科特色和发展需要,习惯于以专业条件定规模,而不重视社会的需求,很少去主动研究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现了市场化,但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有的专业供不应求,有的专业供大于求,有的有市场需求但没有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应聘,人才短缺和人才饱和并存,说明高校的“产品”不对路或过时。
(四)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
长期以来,人们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要求所有学校的教育质量,致使不同类型的大学同质化严重,各层次人才之间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在众多高校里,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理论课多,实践教学少,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就业服务和思想教育不足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后,对高校的就业工作要求较高,各高校也比较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采取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但这一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许多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的办学思想,重视招生,不重视就业,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资金和人员投入不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生就业也必然大众化,旧有的就业观念和较高的期望值使不少学生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就业机遇,因此,学校需加强教育引导。
三、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告诉人们一条极为重要的真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高校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市场竞争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就业率将会得以提高,学校就会越办越好;而招生和就业通过改革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可以有力促进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高校要准确定位,找准市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是其发展过程中一对必然的孪生兄弟,高校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定位自己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向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3]。
(二)加强市场研究,做到招生、培养、就业并举
高校是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主体,应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研究、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高校应把招生、培养、就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指导思想[4],建立与就业相适应的招生、培养计划,制定招生、就业互为联系的政策导向,探索与招生、就业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评价,形成招生、专业、培养、经费、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并将这一机制贯穿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
(三)调整专业设置,形成“拳头产品”
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瞄准社会需求,盯紧市场变化,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原则,发挥办学的自主权,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强化办学特色,形成“拳头产品”。高校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一是与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相适应,考虑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二是与当地的经济结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三是与高校自身实力及发展潜力相适应[1]307。专业调整的主要任务一是拓宽专业面,二是更新专业内容,三是扩展学科门类,进一步提高专业的适应性,在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上下功夫,优化专业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尽快转变单纯地根据条件、师资开设专业的办学观念,及时准确地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四)做好人才需求预测,科学制订招生计划
要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必然要求高校树立市场意识,把握社会总体需求和发展趋势,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据此做好招生工作。在实际的运作中,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与人才市场的波动性的矛盾总是长期存在的。在两者关系的调和与冲突中,应根据实际国情与国家建设目标,首先在生源市场即“入口处”加以调控,继而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培养质量,最后才是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必须建立一套灵敏反映用人市场需求动态的市场调研机制,力求对教育产品实施动态化管理,这才是保证事业成功的关键。高校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不仅要掌握社会需求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数量等,还要了解对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为招生和培养提供依据,及时对招生的专业、招生计划以及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做到按需招生、按需培养。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要实行动态管理,追踪历年统计信息,主动按各省 (市、区)的生源质量差异和需求变化,提出分省招生计划,把好入学关。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也由高级专门人才的窄口径向“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广口径发展。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需求的变化中不断调整发展模式。各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结合特定的社会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系科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行专业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积极为学生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创造条件,改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在搞好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实践性教育环节;注重培养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从而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和择业适应性,培养既有扎实的基础、广阔的视野,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特色人才。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关键则是教师。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开阔视野,提高水平;加强对“备、讲、批、辅、考、研”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和研究,使教学常规管理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完善教师“学历达标深造、技能提高”的激励机制,引进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性人才作为师资,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步伐;做好政策上的导向工作,激发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目前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高校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培养不问“销路”的状况,要树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观念,要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要全面建立组织、工作、保障、反馈四大体系,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与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有机结合。高校应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协调二者的工作,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积极探索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就业的全过程,全面促进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1]李志刚,赵放辉.石油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研究[M]//高校毕业生就业改革研究优秀论文集.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赵放辉.应加强高校招生的宏观调控[J].教育与职业,2010(10):19.
[3]袁贵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9-11-23(1).
[4]叶取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开拓就业市场[J].中国高等教育,2002(9):23.
[责任编辑:赵 玲]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dmissio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ZHAO Fanghui1,FU Jing2
(1.Career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2.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recruitment,training and employment are interrelated, affect one another.With the employment marketiza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the problem that the talents trained by universities can’t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re gradually revealed and affect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Universities should be properly positioned to strengthen the market research,forecast the demand of talent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recruitment plans,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establish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establish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system,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grate enrollment,training and employment as a whole so as to cultivate graduate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admission;education;employment
G646
A
1673-5595(2011)01-0109-04
2010-06-26
赵放辉(1970-),男,满族,辽宁新宾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