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
2011-08-15赵国营
赵国营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发展
赵国营
(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式,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发展: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施绿色新政;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发展基层民主,激励社会公众环保深度参与,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公正协调环境利益冲突,保证生态公平,以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政治发展取得双进展。
生态危机;生态文明;绿色新政;生态公平;政治发展
工业社会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日益增强,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当生态恶化所带来的后果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而影响到社会成员之间因资源分配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环境问题仅靠技术上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要有政治关注,生态问题离开政治的参与,不被组织在政治框架内,问题本身是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的。因此,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从政治高度形成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机制,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文明到20世纪中叶达到它的成就的鼎盛时期,但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却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这说明地球再也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还很不成熟,甚至还处在构思阶段,不同的人对于生态文明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有不同的设想。概括说来,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旨,以人类未来的继续发展为根本着眼点,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虽然生态文明带上了“生态”一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生态系统自在的、与人无关、专指一种与生态相关的文明,它仍然是属人的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也一样。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在这一点上,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点,那就是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更加突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
具体来讲,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遵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组成的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因此,生态文明更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和要求,并将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中,这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的耦合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政治生活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生存、运行和发展的,政治生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通过依存性、互动性和互馈性表现出来。政治生活系统只有与外部自然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方面的变换,才能存在和发展。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联系起来。人与自然不和谐,尤其是当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超出一定界限的时候,就会打破政治生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状态,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问题。因此,人们又往往从天灾的背后解读出蕴藏着的人祸。
生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问题,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清楚地发现,生态问题同样是政治问题,其本质是政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是对人类在整个世界中地位的认识偏差而引起的政治思维和政治制度方面的缺陷,并导致人们在错误的政策导向下不适当地干预自然的实践结果。因此,只有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揭示出其产生的深刻根源,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
恩格斯曾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如何。”[1]不管是何种社会制度,自然环境都会按照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而对人类进行报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资源占有不同,破坏自然所得的收益也不同,而在自然报复人类时,人们却都要承担相同的灾难,这就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引起政治、社会动荡。正如诺曼·迈尔斯所指出的那样:“每一种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能引起经济崩溃、社会紧张和政治敌对。当然,有些联系在发挥作用时非常分散,因此难以察觉。但是,它们已经真实地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在数量上快速地积累,在范围上不断地扩大。虽然它们不能总是直接地导致冲突的爆发,但是,它们能够加剧这个世界的不稳定。”[2]因此,当前的生态危机虽然发韧于生态领域,但是它直接波及人类的政治领域,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生态利益要求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满足,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就会遭受严重打击,进而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从而导致人们对政府能力的否定,降低政治的权威性,使执政党和政府陷入政治上的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
长期以来,中国因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社会冲突并不少见。如1992年8月,兰州市的兰泉化工厂因生产硫酸和二硫化碳而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并直接排入黄河和空气中,严重污染了生活、生产用水及空气质量,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兰州污染械斗案。2008年11月,重庆开县高桥镇村民因高升煤矿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水源缺失及地质滑坡等原因与矿方发生流血冲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因生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基层民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冲突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规模也随之扩大。如2005年发生在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的“4.10事件”。2005年4月10日凌晨,东阳市政府出动百余台车辆和3000名警察及政府工作人员,前往画水镇,清除当地农民为抵制污染而搭建的占道竹棚,遭到当地民众两万多人的围堵,双方发生剧烈冲突,结果造成30多人受伤,69辆汽车被毁。据统计,2001—2005年全国发生污染纠纷分别为5.6万、7.1万、6.2万、5.1万和12.8万件,其中不乏数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的“群体性环境事件”。而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阎世辉近期的报告,“在过去的10年间,全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上升了11.6倍,年均递增28.8%。”[3]
“环境问题在中国已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很可能演化为有损社会和谐的社会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环境污染在中国造成的危害过大,很可能全面颠覆中国多年改革获得的小康成果,而成为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政治问题。”[4]“为了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社会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变革的起因在于生态,但变革本身在于社会和经济,而完成变革的过程则在于政治。”[5]从这一意义上说,现实中生态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从政治的角度综合考量和协调各种不同群体的利益,合理运用权力关系,这本身又属于以生态化为导向的政治文明建设。
总之,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日益密切,而且彼此的相互作用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方面,生态建设是政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必须从政治稳定的高度去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治建设的进程及成效也直接关系着生态建设的成败。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路径
生态环境问题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威胁国家政治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加快政治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权威主导力量,构建生态型政府,实施绿色新政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6]环境资源属于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屡屡上演了“公地的悲剧”。因此,政府作为人类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守护者”,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权威主导作用,将生态管理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实施人类同生态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
1.转变政府职能重心,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机制,开展绿色行政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GDP政治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地方政府受“经济指标”至上的政绩观的引导,只关注经济增长,甚至只关注 GDP指标的增长,难以形成对生态环境问题应有的关注,更无生态政治观念。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单项环境资源法也多以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作为调整对象,而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定非常有限,或规定过于宏观和笼统。要从根本上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机制,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引导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创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绿色发展为依托,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干部政绩和行政绩效,更多强调协调发展,更好关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发展。[7]其次,完善对地方政府及其负责人的环保问责制。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辖区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要依法追究责任,而且不受职务高低影响。再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对政府生态责任的刚性约束。通过制定和修改当前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生态环境责任的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有效规范和约束政府的生态行政行为,推行绿色新政。绿色新政就是要着力提高政府的“绿色领导力”,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通过“绿色投资”和“绿色政策改革”,以低碳绿色经济体现绿色发展,把发展与环境从对立与冲突的关系转变为共存共赢的关系,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政府的决策要遵循生态学原则
从表面上看,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与政治的关系不大,其实,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引起的。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当今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是与政府的政治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决策的科学与否,对环境影响极大。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曾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由于环境意识的缺失,没有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忽视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最终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与中国政府某些决策失误不无关系。
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不仅能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而且通过对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也能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要建立生态政治,必须从决策入手,在政府各项决策中遵循生态原则,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
3.建立健全有关生态环保的各项制度
生态环境问题虽然由人们的行为所造成,但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是一定的制度。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面向社会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督察制度、公众参与制度,面向企业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以及面向政府自身行政行为的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追究制度、政绩考核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等等,争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在完善细化相关环境保护法律的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在王芳进行的上海市民环境意识调查中显示,在回答“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时,32.0%的人选择了“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执法不严”,20.8%选择了“各种企业、组织、个人不守法”,20.4%选择了“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三项合计高达 73.2%。[8]这些数据表明,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加强执法力度:一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保证各项环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发挥法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作用;二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要加强执法监督,司法机关要依法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违法案件严加惩处,保障生态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发展基层民主,引导和鼓励公众深度参与,实现生态多元治理
生态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人是生态环境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践主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亿万公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1.重塑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人的灵魂问题。”[9]正是民众长期在“人定胜天”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态度,才会造成当下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转变人们以往对自然无知无畏的生态价值观念,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首要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民众的环境意识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8年1月7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对31个省(区、市)省会城市9011名普通居民的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1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17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低,环保参与度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10]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知识和环保政策的宣传,改变公众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缺乏的状况。
当前,要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必须通过教育。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公共课程,要在相关课程中充分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把生态伦理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其次,应充分发挥和大众联系密切的舆论工具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再次,应鼓励民众积极参加环保活动,通过实践来形成生态道德规范,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使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在生态经济活动中为自己的生态经济行为和生态经济生活设置一道牢固的道德防线,从而产生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力量和形成个人的自觉信念。
2.发展协商民主,畅通参与渠道,推动社会公众深度参与
丹尼尔·A·科尔曼曾言:“能否以民主的方式赋予公民实现变革的力量,这就决定了我们能否把对地球的爱护转化为实际的行动。”[11]为此,必须鼓励公民参与自治,即把“公共政策领域通常自上而下的方法反过来,让民众和社群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也让民众有权探寻一种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方式。”[12]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还很低。2006年,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显示:仅有6.3%的公众在最近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2007年发布的相关指数显示,公众的环保行为得分仅为55.17分。[13]因此,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引导社会公众深度参与社会环保工作。
首先,通过协商民主,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大政府对公众参与的支持力度。普通民众作为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接触者,对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深切的体验,因此,政府在制定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或作出某项重大的环境决策时,应充分尊重民意、倾听民声,鼓励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这既有利于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支持,也有利于协调解决不同利益方的环境利益冲突;而且在政府的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公众通过积极参与,还能对政府的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向政府表明态度并施加影响,使政策得以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实现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中,协商民主无疑是最佳选择。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中的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在对话、交流与沟通中批判性地审视各种政策建议,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中通过妥协与偏好转换趋向公共利益,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商民主也是一种包容性民主,它可以克服因为制度性障碍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和非正义,是一种既能包容冲突又能化解冲突的民主设计和制度安排。同时,协商民主也是一种权力下放,是一种基层民主的加强,是让民众有权参与决定自己的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有权探寻一种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其次,健全完善环保民间组织,提高其政治参与的能力与水平,实现生态多元治理。生态治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政府、个人、社会中介组织或民间组织,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通过多元参与,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共识,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的决策。这种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治理形式,就是生态治理。因此,生态治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这些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体以及企业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中国疆土广阔,自然生态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单靠政府是无法完成生态治理的,必须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
近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和社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民间组织3539家,它们在影响政府环境政策、监督政府更好地履行环保职责、组织环境保护宣传、开展舆论监督、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动员公众开展社区卫生、绿化环境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发展中这些组织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经费不足、专业性人才匮乏、参与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社会监督的能力不足、成效不高等等。因此,迫切需要为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方便更多的环保民间组织依法监督政府的环境执法、企业环境守法,允许环保民间组织以合法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以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状况的改变。只有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生态治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综合治理、从政府单一治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
(三)完善有利于生态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保证生态公平
从政治发展角度来看,生态公正与社会公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影响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正是在生态环境的利用、分配和享用等方面的不公正,才导致了社会不公正,而社会不公正又加剧了生态不公正。现在,愈演愈烈的生态不公正问题已经对社会公正进而对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直接和严重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财富占有等方面存在着的不平衡现象,都与生态不公正有着密切联系。中国的生态环境不公平主要表现在:
第一,地区之间。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在对生态资源的拥有以及实际享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公现象。中西部贫困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主要处于为发达地区提供矿产和原材料供应基地的地位。该地区的工业主要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大多属于耗水耗能大户和污染密集型产业,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河流和土壤污染、空气质量恶化、疾病高发乃至因生态破坏带来的地质自然灾害等等,而东部发达地区却没有给予其足够的生态补偿。因此,不同地区的居民在环境污染方面的受害影响问题上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正,由此引发的地区贫富差距拉大、生活质量悬殊等不公正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第二,城乡之间。中国的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在工业和城市,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为零,污染严重。
第三,社会阶层之间也存在着使用和分配生态资源的不公正。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并还可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医疗卫生保健,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害。贫困人群不仅人均资源占有小、受益少,而且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大和直接受害者,却无力通过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来弥补。[14]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会使一定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蒙受损害,但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因人们的社会地位、资源占有不同,在享受环境权益和承担环境责任方面,还是存在着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损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不公平的状况下,就可能会造成涉及环境方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为此,各级政府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化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对环境利益冲突加以有效的协调,保证生态环境公平,防止影响政治稳定的环境事件的发生。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综合、复杂、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发动与贯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推动;既需要强大的国家行动,发挥国家行动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特殊作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
[1]恩格斯.论权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42.
[2]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193.
[3]张玉林.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从三起“群体性事件”看“政经一体化”[EB/OL].(2008-05-22)[2009-08-20].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5/40414.html.
[4]思源.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J].炎黄春秋,2008(11):48.
[5]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5.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48.
[7]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联合课题组.实施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动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0(4):15.
[8]王芳.环境社会学新视野: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97.
[9]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20.
[10]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2.
[11]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33.
[12]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2):85.
[13]韦芳,胡迎利,万涛.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0):12.
[14]方世南.从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政治学研究,2005(2):45-46.
[责任编辑:陈可阔]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 en t
ZHAO Guoy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Shandong 257061,China)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new form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and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litical system in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ll not only endang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and can cause political conflict,and affect a country’s political stability.Therefore,our government should,from the political level,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o complete the governmental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and implement green new deal;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ystem,and increase environmental lawenforcement efforts;To develop democracy at the grass root level and motivate th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and carry out 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To harmoniz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ensure ecological fair,and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litics.
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civilization;green new deal;ecological fair;political development
D 616
A
1673-5595(2011)01-0045-06
2010-08-26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09BKSJ06)
赵国营(1981-),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