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术后的康复护理
2011-08-15韩霞陈曙艳孟宪华
韩霞 陈曙艳 孟宪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虽然不是重症疾病,但很难彻底根治,还常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本文针对此病的手法复位术后的康复护理谈谈经验。
1 病因
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有外伤史,常因腰部活动过度,并且承受重力所致,使腰部椎间盘外层部分的纤维环破裂及内层部分的髓核向外突出,压迫椎管内的神经根,好发于下腰段。
2 临床表现
腰部偏于下部及椎旁部放射至坐骨神经区,由臀部经大腿后部,小腿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甚至翻身困难,伴有脊柱侧凸。平卧位,伸直膝关节时患肢不能充分抬高,患侧下肢感觉、肌力、跟腱反射减弱,重者有大小便失禁。
3 手法复位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护士应深入病房与患者交流谈心,了解患者所思所虑,给予正确疏导解除患者各种疑虑。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倾听舒缓的音乐,使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3.2 体位护理 手法复位术后患者应双腿平直,仰卧于硬板床上,腰部加一宽15~20 cm,厚5~7 cm的棉垫以维持生理曲度,6 h内躯干及双下肢绝对的制动。复位6 h后,在维持腰部背伸位的情况下可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应保持躯干上下动作一致,勿屈曲、扭转,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严格卧床3~7 d,可采取仰卧位和俯卧位交替,避免侧卧位与下肢抬高和屈曲动作。可在患者俯卧位时用滚法、摩法、拍打法等轻手法放松双下肢肌肉。
3.3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汤类。禁食辛辣油腻易产气的豆类食品及含糖较高食物,待大便通畅后可逐步增加肉类及营养丰富的食物。
3.4 尿潴留及便秘的护理 了解患者产生尿潴留的原因,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心理安慰,给患者创造良好排便的环境,让患者听流水声及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必要时用穴位按摩排尿或导尿解除尿潴留。指导患者掌握床上大便方法,术后3 d禁食辛辣及含糖较高的食物,多食富含纤维蔬菜、水果。顺结肠走向按摩腹部,每晨空腹饮淡盐水1杯。必要时用缓泻剂灌肠解除便秘。
4 康复教育
4.1 直腿抬高锻炼 手法复位术后2~3 d,指导患者做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每次抬高应超过40°,持续30 s~1 min,2~3次/d,15~30 min/次,高度逐渐增加,以能耐受为限。
4.2 腰背肌功能锻炼 手法复位术后应尽早锻炼以恢复腰背肌的功能,缩短康复过程。腰背肌功能锻炼时应严格掌握锻炼时间及强度,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具体锻炼方法为:五点支撑法,患者先仰卧位,屈肘伸肩,然后屈膝伸髋,同时收缩背伸肌,以双脚双肘及头部为支点,使腰部离开床面,每日坚持锻炼十次。1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患者双肘屈曲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三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每日坚持数十次,最少持续4周~6周。飞燕法:先俯卧位,颈部向后伸,稍用力抬起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再从床上抬起双腿,以腹部为支撑点,身体上下两头翘起,3~4次/d,20~30 min/次。还可做屈膝、仰胸,逐渐过度到仰卧屈膝、屈髋或拱桥式等锻炼方法,坚持3次/d,每次50遍,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坚持锻炼半年以上。
4.3 正确的姿势 说明正确的身体力学原理及规则,保持正确姿势的坐、走、站及举物的正确姿势运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站立时挺胸、脊背挺直,收缩小腹;坐位时髋、膝关节应处于同一水平,两脚平踏地面,背部平靠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背面;坐位过高,双足够不着地面,容易疲劳;坐位太低则需弯腰抵消一部分生理前凸,皆会引起腰肌不平衡,招致损伤;仰卧时,双膝下置一软枕;捡东西时,尽量保持腰背部平直,以下蹲弯曲膝部代替弯腰,物体尽量靠近身体;取高处物品时,用矮凳垫高,勿掂脚取物;起床时,先将身体沿轴线翻向一侧,用对侧上肢支撑床铺,使上半身保持平直起床;卧床1~2周后下地活动要佩戴腰围3个月,在注意保持正确姿势的情况下,可恢复一般轻体力工作,禁止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要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另外,半年内禁止脊柱弯曲、扭转、提重物等活动或劳动。
4.4 增强预防本病的意识 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要注意保证正常饮食,防止因饮食不当引起便秘,少吃或忌吃辛辣,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腰部及下肢的保暖、防寒、防潮。平时注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而增加腹压。不要做突然动作,用力不要过猛,要保持正常的标准体重,不要使自己过胖,会增加腰部负担,不要使腰部负重过多。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术后的康复护理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护士的耐心指导和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功能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